足底筋膜炎的預防及治療-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 足 底 筋 膜 炎 工作

此病常常於老年族群中發生,是由於筋膜退化,當中之水份減少而導致彈性下降。

也好發於長時間久站的工作者,例如餐廳服務業者、老師、軍人、或是一些田徑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支持研究講座場次篩檢場次贊助捐款醫療顧問公開資訊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工作報告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監察報告書接受補助、捐贈名單清冊及支付獎助、捐贈名單清冊徵信錄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圖書借閱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近期活動專款、義乳及胸衣補助New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足底筋膜炎的預防及治療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本文出自癌症新探83期1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蔣恩榮醫師30歲的陳先生每天早上起床,腳剛放到地上,足底就出現撕裂般的刺痛感,忍痛走了幾分鐘後才逐漸好一點。

最近他辦公室坐久了,一站起來腳又痛。

醫生說,他得了「足底筋膜炎」。

他心想,我只要有假日都會慢跑訓練,也常常參加馬拉松比賽,運動量應該很夠,怎麼會得足底筋膜炎呢?何謂足底筋膜?我們的腳是由26塊骨頭所組成,而這26塊骨頭,在我們行走時,必須緊密且和諧的合作,因此在每塊骨頭之間有著強韌的韌帶來維持他們相對的位置及受力。

而腳掌的蹠骨與趾骨,以及腳踝處的距骨、舟狀骨、骰骨、楔狀骨、跟骨等,共同形成了腳底的“足弓”。

足弓的形狀像一個拱橋一樣,在每踏一步時,可以吸收在正常步態週期中著地期所產生之力量,而要維持此足弓的形狀,就要靠足底的筋膜了!它是一個從跟骨延伸到五個腳趾,強韌的結締纖維組織。

因此這片足底筋膜就像是人體的天然吸震器。

將行走時足部的震動能量吸收。

致病原因及流行病學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原因多是因為足底筋膜反復性的拉扯所致,造成微小的撕裂傷(microtears),其他常見的原因包括創傷以及足部本身的結構異常,包括扁平足,空凹足(即足弓較高)也會較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有研究顯示,較緊繃的大小腿後肌腱也會讓病人踝關節的活動度下降,進而造成下肢行走時之力量不平衡而導致足底筋膜炎。

大約有50%的病患足底會有贅骨(即俗稱之骨刺)生成,但這並不是此病的原因。

此病常常於老年族群中發生,是由於筋膜退化,當中之水份減少而導致彈性下降。

也好發於長時間久站的工作者,例如餐廳服務業者、老師、軍人、或是一些田徑運動員等。

根據文獻顯示,足底筋膜炎的盛行率,約為人口的10%,而且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為兩側發生。

症狀病患最常見的症狀為足部剛踏地時,足底內側劇烈的疼痛,尤其是早晨下床後、久坐或久站後開始行走的前幾步。

而在行走,運動或站立一段時間後,疼痛會稍稍減輕。

但如果持續久站或運動過多,疼痛又會再漸漸加劇。

評估一般而言,足底筋膜炎只需根據臨床症狀即可診斷,並不需要使用影像學檢查,觸診檢查時可沿著足跟的內側向遠端探測,即可發現壓痛點。

壓到壓痛點時,痛可能會沿著足底而延長。

此外,也可以試著施力於腳的大拇趾,將其上翹,可以產生跟平常一樣的疼痛症狀,(此稱為Jack’stest),即可更確立診斷足底筋膜炎。

此外,若是有懷疑其他的病變,也可使用X光及超音波檢查。

X光檢查是用來排除骨骼及踝關節方面的問題,例如跟骨壓迫性骨折,肌腱鈣化,或踝關節內的病變。

超音波可直接檢查足底筋膜的厚度或是其內部的纖維排列、及可能的裂縫,並可以作為治療後的追蹤工具。

此外,若是病患長期在接受了各種治療仍不見效,則有可能需要接受磁振造影(MRI)檢查,以排除一些其他更為少見的疾病,例如跟骨疲勞性骨折,骨腫瘤,踝關節骨軟骨缺損等疾病。

治療足底筋膜炎大多以保守治療來處理。

經由保守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可達到明顯的改善。

1.首先要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動,例如劇烈的跳耀,慢跑等運動。

以及避免久站,若工作上實在需要負重及久站,則可以穿著氣墊鞋或運動鞋,一雙具有吸震及好的足弓支撐的鞋子,這樣可減少足底筋膜的拉扯,也因此能減少疼痛的症狀。

平時少穿拖鞋及高跟鞋或是鞋底較硬的鞋子來保護雙腳。<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