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寡樹突膠質細胞瘤 | 寡樹突膠質瘤
退行性寡樹突膠質細胞瘤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定義. WHO: "a well-differentiated, diffusely infiltrating tumor of adults, typically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首頁臨床案例心血管肝膽腸胃胸腔婦產泌尿耳鼻喉癌症分期外傷嚴重度分數正常構造指引正常X光解剖位置頭部脊椎胸部腹部上肢下肢正常CT解剖位置指引頭部胸部AXIAL胸部CORONAL頸部腹部AXIAL腹部CORONAL正常MRI解剖位置指引頭部頸部脊椎SAGGITAL脊椎AXIAL肩部SAGGITAL肩部CORONAL肩部AXIAL醫學影像工具電腦斷層攝影(CT)簡介磁振造影(MRI)簡介乳房攝影及BIRADS診斷網站資訊留言板常見問題與討論區相關連結網頁製作團隊退行性寡樹突膠質細胞瘤AnaplasticOligodendroglioma定義WHO:"awell-differentiated,diffuselyinfiltratingtumorofadults,typicallylocatedinthecerebralhemispheresandcomposedpredominantlyofcellsmorphologicallyresemblingoligodendroglia"流行病學Oligodendroglioma和mixedoligoastrocytoma佔所有膠質細胞瘤約5%~20%,主要好發於40~60歲成人。
小孩子比較少見。
平均存活時間約為十多年,是一種惡性的腫瘤。
不過,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平均存活時間約只有4.5年。
而且手術後也常復發。
病理生理學分析大多數的樹突膠質細胞瘤起源於大腦白質,尤以額葉為主,其次是顳葉、頂葉和枕葉。
不過也有一些是長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例如小腦和脊髓。
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轉移則非常少見,如果有的話大多也是發生在癌症的晚期。
而癌症沿著軟腦膜轉移散佈的情況非常少見,通常發生在疾病二度再復發以後。
這種腫瘤大小不一,影像上常可見到額葉有一個含有鈣化的大腫塊。
臨床上有高達70%的機率可發現鈣化。
在病理學上可見低惡性的腫瘤外型為圓~橢圓的細胞且具有圓的細胞核和休眠的染色質,細胞的密度為低~中等,這類高度分化的腫瘤外型就像煎蛋一樣,而附近的血管分布則像細鐵絲網子一樣密集。
另外,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則有退行性的特徵包括癌細胞的密度很高、細胞核不典型、細胞分裂旺盛、微血管大量增生和腫瘤內出現壞死組織等。
臨床上樹突膠質細胞瘤並沒有特別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可以應用。
樹突膠質細胞瘤在基因學上常伴有1p/19q染色體同時缺乏,其比例約佔60%~70%。
1p/19q染色體缺乏的病人,在統計學上發現其平均存活時間會比較長(>7years:2.8years)。
另外,樹突膠質細胞瘤的病人體內MGMT(Methyl-guaninemethyltransferase)表現的程度會影響化療的效果,所以MGMT過度旺盛的腫瘤對化療的表現通常較差。
不過一般來說,大部份樹突膠質細胞瘤的病人,腫瘤的MGMT被甲基化而不表現的比例比較多,所以化療效果通常不錯。
以下情況的病人預後會比較好:1.年齡小於五十歲。
2.Karnofskyperformancescore90~1003.腫瘤小於四公分。
4.手術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
症狀症狀通常不具有特異性,端看腫瘤發生的位置及腫瘤的惡化程度而定。
或許會觀察到癲癇、認知功能障礙、頭痛等症狀,或者是局部的症狀如失語症、感覺異常、全身虛弱。
低惡性樹突膠質細胞瘤較常出現癲癇的症狀,而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則較常出現局部神經學的症狀。
診斷影像可以輔助診斷,但最終還是得靠病理切片。
MRI可見腫瘤是實質的(solid),且周圍會有水腫的情形。
在T1下可能是isoorhypointense.在T2下則為isoorhyperintense.顯影劑不一定能夠有效的把腫瘤顯現出來。
CT:MRI:治療仍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
對於手術無法切除乾淨或是復發的病人可以併用化療(PCVorTemozolomide)及電療(60~65Gyin30~35fractions)。
臨床案例Thi
小孩子比較少見。
平均存活時間約為十多年,是一種惡性的腫瘤。
不過,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平均存活時間約只有4.5年。
而且手術後也常復發。
病理生理學分析大多數的樹突膠質細胞瘤起源於大腦白質,尤以額葉為主,其次是顳葉、頂葉和枕葉。
不過也有一些是長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例如小腦和脊髓。
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轉移則非常少見,如果有的話大多也是發生在癌症的晚期。
而癌症沿著軟腦膜轉移散佈的情況非常少見,通常發生在疾病二度再復發以後。
這種腫瘤大小不一,影像上常可見到額葉有一個含有鈣化的大腫塊。
臨床上有高達70%的機率可發現鈣化。
在病理學上可見低惡性的腫瘤外型為圓~橢圓的細胞且具有圓的細胞核和休眠的染色質,細胞的密度為低~中等,這類高度分化的腫瘤外型就像煎蛋一樣,而附近的血管分布則像細鐵絲網子一樣密集。
另外,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則有退行性的特徵包括癌細胞的密度很高、細胞核不典型、細胞分裂旺盛、微血管大量增生和腫瘤內出現壞死組織等。
臨床上樹突膠質細胞瘤並沒有特別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可以應用。
樹突膠質細胞瘤在基因學上常伴有1p/19q染色體同時缺乏,其比例約佔60%~70%。
1p/19q染色體缺乏的病人,在統計學上發現其平均存活時間會比較長(>7years:2.8years)。
另外,樹突膠質細胞瘤的病人體內MGMT(Methyl-guaninemethyltransferase)表現的程度會影響化療的效果,所以MGMT過度旺盛的腫瘤對化療的表現通常較差。
不過一般來說,大部份樹突膠質細胞瘤的病人,腫瘤的MGMT被甲基化而不表現的比例比較多,所以化療效果通常不錯。
以下情況的病人預後會比較好:1.年齡小於五十歲。
2.Karnofskyperformancescore90~1003.腫瘤小於四公分。
4.手術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
症狀症狀通常不具有特異性,端看腫瘤發生的位置及腫瘤的惡化程度而定。
或許會觀察到癲癇、認知功能障礙、頭痛等症狀,或者是局部的症狀如失語症、感覺異常、全身虛弱。
低惡性樹突膠質細胞瘤較常出現癲癇的症狀,而高惡性的樹突膠質細胞瘤則較常出現局部神經學的症狀。
診斷影像可以輔助診斷,但最終還是得靠病理切片。
MRI可見腫瘤是實質的(solid),且周圍會有水腫的情形。
在T1下可能是isoorhypointense.在T2下則為isoorhyperintense.顯影劑不一定能夠有效的把腫瘤顯現出來。
CT:MRI:治療仍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
對於手術無法切除乾淨或是復發的病人可以併用化療(PCVorTemozolomide)及電療(60~65Gyin30~35fractions)。
臨床案例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