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原蟲 | 伯氏瘧原蟲

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可以變大、變形,顏色變淺,常有明顯的紅色薛氏點(Schuffner』s dots);被惡性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點(Maurer』s dots) ...瘧原蟲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瘧原蟲  目錄1分類學地位及亞種2形態3生活史4營養代謝5致病6免疫7實驗診斷8流行病學9防治10參看分類學地位及亞種瘧原蟲屬於真球蟲目(Eucoccidiida)、瘧原蟲科(Plasmodidae)、瘧原蟲屬(Plasmodium),是瘧疾(malaria)的病原體。

瘧原蟲種類繁多,寄生於人類的瘧原蟲有4種,即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vivax(GrassiandFelletti,1890)Labbe,1899]、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falciparum(Welch,1897)Schaudinn,1902]、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malariae(Laveran,1881)GrassiandFelletti,1890]和卵形瘧原蟲[PlasmodiumovaleStephens,1922],分別引起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

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少見,卵形瘧原蟲罕見。

  形態瘧原蟲的基本結構包括核、胞質和胞膜,環狀體以後各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紅蛋白後的最終產物—瘧色素。

血片經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後,核呈紫紅色,胞質為天藍至深藍色,瘧色素呈棕黃色、棕褐色或黑褐色。

四種人體瘧原蟲的基本結構相同,但發育各期的形態又各有不同,可資鑒別。

除了瘧原蟲本身的形態特徵不同之外,被寄生的紅細胞在形態上也可發生變化。

被寄生紅細胞的形態有無變化以及變化的特點,對鑒別瘧原蟲種類很有幫助。

1.瘧原蟲在紅細胞內發育各期的形態瘧原蟲在紅細胞內生長、發育、繁殖,形態變化很大。

一般分為三個主要發育期。

(1)滋養體(trophozoite):為瘧原蟲在紅細胞內攝食和生長、發育的階段。

按發育先後,滋養體有早、晚期之分。

早期滋養體胞核小,胞質少,中間有空泡,蟲體多呈環狀,故又稱之為環狀體(ringform)。

以後蟲體長大,胞核亦增大,胞質增多,有時伸出偽足,胞質中開始出現瘧色素(malarialpigment)。

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可以變大、變形,顏色變淺,常有明顯的紅色薛氏點(Schuffner』sdots);被惡性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點(Maurer』sdots);被三日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可有齊氏點(Ziemann』sdots)。

此時稱為晚期滋養體,亦稱大滋養體。

(2)裂殖體(schizont):晚期滋養體發育成熟,核開始分裂後即稱為裂殖體。

核經反覆分裂,最後胞質隨之分裂,每一個核都被部分胞質包裹,成為裂殖子(merozoite),早期的裂殖體稱為未成熟裂殖體,晚期含有一定數量的裂殖子且瘧色素已經集中成團的裂殖體稱為成熟裂殖體。

(3)配子體(gametocyte):瘧原蟲經過數次裂體增殖後,部分裂殖子侵入紅細胞中發育長大,核增大而不再分裂,胞質增多而無偽足,最後發育成為圓形、卵圓形或新月形的個體,稱為配子體;配子體有雌、雄(或大小)之分:雌(大)配子體蟲體較大,胞質緻密,瘧色素多而粗大,核緻密而偏於蟲體一側或居中;雄(小)配子體蟲體較小,胞質稀薄,瘧色素少而細小,核質疏鬆、較大、位於蟲體中央。

2.超微結構(1)裂殖子:紅細胞顯微鏡下的瘧原蟲內期裂殖子呈卵圓形,有表膜複合膜(pellicularcomplex)包繞。

大小隨蟲種略有不同,平均長1.5µm,平均直徑1µm。

表膜(pellicle)由一質膜和兩層緊貼的內膜組成。

質膜厚約7.5µm,內膜厚約15µm,有膜孔。

緊靠內膜的下面是一排起於頂端極環(polarring)並向後部放散的表膜下微管(subpellicularmicrotubule)。

內膜和表膜下微管可能起細胞骨架作用,使裂殖子有硬度。

游離的裂殖子的外膜有一厚約20µm表被(surfacecoat)覆蓋。

此表被是電子緻密、堅實的纖絲,在性質上似是蛋白質,可能在對宿主免疫反應的應答中起作用。

在裂殖子側面表膜有一胞口(cytostome),紅細胞內期各期原蟲通過胞口攝取宿主細胞漿。

裂殖子頂端是一截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