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板腺癌 | 瞼 板 腺 癌症 狀

瞼板腺癌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瞼板腺癌瞼板腺癌(meibomianglandcarcinoma)又稱麥氏腺癌,在國外是一種罕見的眼瞼腫瘤,是一種起源於皮脂腺的惡性腫瘤。

發病率很高,眼瞼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在性別方面,女多於男。

在發病部位上,下瞼多於上瞼。

它的惡性程度,根據分型不同而差異很大。

惡性程度低的歷時多年,緩慢增大,惡性程度高的則發展快,造成早期轉移。

故凡在40歲以上,而有反覆發作的霰粒腫樣病變時應引起重視。

(麥氏腺癌)在國外是一種罕見的眼瞼腫瘤,是所有眼瞼上皮癌中最惡性的腫瘤之一目錄1病因2臨床表現3檢查4診斷4.1霰粒腫4.2鱗狀細胞癌4.3基底細胞癌5診斷方法6治療措施7預後8驗方偏方8.1驗方8.2偏方9誤診9.1病歷摘要9.2討論10警惕11參看病因由於瞼板出口阻塞腺體的分泌物瀦留在瞼板內對周圍組織產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臨床表現早期很少有自覺症状局部表現為皮下結節質硬與皮膚不粘連頗似霰粒腫有的誤認為霰粒腫手術切除術又複發腫塊繼續增大後可在結膜面上透見黃色結節表面不平繼而形成潰瘍出現菜花樣腫塊觸之易出血分化程度較低者通過淋巴管可以較早的向耳前淋巴結和頜下淋巴結轉移  檢查無特殊檢查方法肉眼觀察即可  診斷此癌在臨床上主要和下列三種病變相鑒別:  霰粒腫⑴霰粒腫大多離瞼緣較遠,完全位於瞼緣的霰粒腫比瞼板腺癌鑒別較少見。

反之,癌期組織容易沿著瞼板腺導管蔓延,故瞼緣受累者多見。

⑵形態上這二者在早期階段是十分相象的,不過在癌瘤,其病變表面的結膜往往比較粗糙,並且有時見到黃色的斑點。

在霰粒腫病變處結膜一般呈青灰色或稍充血,表面一般是光滑的。

⑶霰粒腫切開時,裡面可見含一種膠質樣內容物,如有繼發性感染和液化,就會有灰黃色液體從切口處溢出。

在癌瘤則是質地硬而脆的黃白色腫瘤組織。

霰粒腫自動穿破後,可形成息肉樣肉芽組織,不象在癌瘤中所見到的那樣表面粗糙的菜花樣腫物。

⑷青年時期腺體機能分泌旺盛,容易發生霰粒腫。

人到老年,腺體趨向萎縮,分泌功能減少,所以在老年人霰粒腫比較罕見。

因此在老年人有反覆發作的霰粒腫出現時,必須警惕瞼板腺癌發生的可能性,最好將切出的病變組織進行切片檢查,明確病變性質,以免誤診。

  鱗狀細胞癌瞼板腺癌在病理上和鱗狀細胞癌十分相似,但在臨床上這兩者卻有顯著區別。

⑴瞼板腺癌好發在上瞼;鱗狀細胞癌多發生在下瞼。

瞼板腺癌位置較深,在瞼板當中或在眼瞼皮下深層,而鱗狀細胞癌因為起於皮膚表皮,位置一般較淺。

⑵早期的瞼板腺癌非常像霰粒腫,早期鱗狀細胞癌在皮膚表面似痣或乳頭狀瘤。

晚期的瞼板腺癌的年齡比鱗癌還要大些。

⑶瞼板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而鱗癌的患者則男性遠多於女性。

年齡都比較大,但瞼板腺癌的年齡比鱗癌還要大些。

⑷兩者都可以發生轉移,但鱗狀細胞型瞼板腺癌的轉移率60%)比鱗狀細胞癌的轉移率(10%)更高些。

  基底細胞癌瞼板腺癌單純根據病理,非常容易誤診為基底細胞癌,因此應當結合臨床方面的表現進行鑒別。

⑴瞼板腺癌病變位置較深,在皮膚和結膜之間,基底細胞癌一般多起源於皮膚表皮,病變位置較淺,病變部位多位於下瞼近內眥處。

⑵早期的瞼板腺癌似霰粒腫,晚期在皮下形成核桃狀分葉的瞼板腺癌治療硬塊,潰破後,有黃白色癌組織暴露,形似菜花狀。

基底細胞癌早期似痣,晚期則形成硬底潛行卷邊的典型蠶食性潰瘍。

⑶瞼板腺癌患者女性比男性多;在基底細胞癌,則男女約略相近。

⑷基底細胞型瞼板腺癌的轉移率約為40%,而皮膚基底細胞癌則基本不發生轉移。

  診斷方法1.老年女性多見。

2.好發於上瞼,早期腫瘤局限於瞼板內,與瞼板腺囊腫相似,呈小結節狀隆起,邊界清楚,質地較硬,無疼痛,與皮膚不粘連,相應部位的瞼結膜面充血。

3.腫瘤生長緩慢,晚期於皮膚面或結膜面可見黃色結節,破潰後呈黃白色分葉或菜花樣,易出血。

4.有的可向眶內發展,導致眼球突出和運動障礙;還可轉移到局部淋巴結及內臟。

5.早期應與瞼板腺囊腫鑒別,尤其是老年人複發性者。

晚期要與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肋癌鑒別。

確診需依靠病理檢查。

  治療措施不治可因潰瘍出血,感染或衰竭致死。

放療對此類癌腫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