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走路一跛一跛,小心將來長短腳 | 幼 童 走路異常

但是新生嬰兒的爸媽如何發現孩子髖關節異常呢?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以下現象,就是要提高警覺的時候:. 1.換尿布時,孩子的大腿不容易被往外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幼兒走路一跛一跛,小心將來長短腳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27,6672018/12/25·作者/林千琳·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媽媽帶著3歲2個月大的女兒,到兒童復健科門診。

媽媽問:「醫師,請看看孩子走路有問題嗎?」我請小女孩在診間來回走幾次,發現她走路有輕微跛行,右邊肩膀往下掉,右腳有踮腳尖的動作,是長短腳,而且有明顯的脊柱側彎。

再仔細問孩子的動作發展史,媽媽回答:「孩子1歲8個多月才開始會行走,且常常跌倒。

2歲時,帶她到感覺統合訓練中心,被當成感覺統合障礙、前庭覺不良,整整訓練了1年,情況不見好轉。

」X光片檢查發現小女孩右邊髖關節發育不良,並且脫臼了。

「脫臼!但是從來沒有聽她說痛啊?」媽媽很驚訝。

(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

圖片來源:林千琳醫師提供)是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孩子並不會有疼痛,所以常常被忽略了。

髖關節是一個像碗的構造,股骨頭是像一個球的構造。

如果髖關節的發展「太淺」,球放不進去碗裡面,容易掉落。

所以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會偏離原來的位置,嚴重的還會脫臼。

(髖關節是一個像碗的構造,股骨頭是一個像球的構造。

圖片來源:林千琳醫師提供)兒童的髖關節脫臼和成人不一樣,是漸漸發展而成,所以孩子並不會有疼痛的感覺。

以前舊的名詞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congenitaldislocation/dysplasiaofhip,CDH)」,現在觀念改變了,醫界發現,有些孩子剛出生時有髖關節發育不良,但是因為「擺位的姿勢正確」,髖關節就有很正常的發展;相反的,照顧者的錯誤概念也會使髖關節發育發生異常,所以現在的名詞叫「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dysplasiaofhip,DDH)」。

 (圖片來源:林千琳醫師提供)女生發生髖關節不良風險 比男生高8倍在門診聽到醫生說自己的寶貝有髖關節異常,父母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容易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因子,包括:1.第一胎因為媽媽的子宮肌肉比較緊,容易造成擠壓,所以髖關節脫臼的機會就增加了。

2.臀位產的嬰兒因為胎兒是坐在媽媽的子宮內,髖關節遭受比較多的壓力。

3.羊水過少、多胞胎胎兒的活動空間小,髖關節遭受壓力大、關節活動也受限,所以股骨頭容易偏離原來的位置。

4.女性因為荷爾蒙的影響,女嬰的關節比較鬆,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會是男嬰的8倍。

5.家族史有研究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與某些特別的基因有關係,所以三分之一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個案有家族史。

6.腦性麻痺、脊椎損傷、神經肌肉病變的孩子因為肌肉張力的異常,造成股骨頭容易偏離髖臼,所以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高危險群。

7.孩子有斜頸症斜頸症與髖關節發育不良,都與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擠壓有關。

孩子有斜頸症,父母要注意,他們比一般孩子容易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

能夠越早發現髖關節異常這個問題,及早治療,越不會留下後遺症。

但是新生嬰兒的爸媽如何發現孩子髖關節異常呢?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以下現象,就是要提高警覺的時候:1.換尿布時,孩子的大腿不容易被往外展。

硬把他的腳往外展了,可能會疼痛,這是因為股骨頭偏離髖臼,造成關節活動「卡卡」的,通常是父母警覺異常的第一個發現。

2.換尿布時,髖關節有聲音。

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脫臼,在動孩子的髖關節時,股骨頭很容易進出髖關節,所以會造成一些聲音。

3.孩子躺下來的姿勢,兩隻腳彎曲併攏,發現膝蓋的高度一高一低,這表示孩子有「長短腳」了,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下肢會顯得比較短;並不是兩側下肢長短不一,而是大腿骨(股骨)離開原來位置,所以顯得比較短。

(兩隻腳彎曲併攏,膝蓋的高度一高一低。

圖片來源:林千琳醫師提供)4.大腿的皮膚皺摺,左右不對稱。

因為股骨頭偏離髖臼,所以孩子大腿上皮膚皺摺會不對稱,但是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是屬於正常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