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疾病會不會影響胎兒心臟的發育? | 胎兒心律不整

這項檢查通常是在懷孕第18-22週之間施行。

胎兒心臟超音波同時也可以檢測出胎兒的心律不整。

那麼甚於懷孕期間媽媽的疾病對胎兒的心臟會有什麼的影響呢?首頁>>兒童心臟科>>衛教資訊【孕婦疾病會不會影響胎兒心臟的發育?】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陳銘仁3.8.2016AA懷孕期間母體的飲食、疾病或接觸到特殊物質都可能嚴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

因此在懷孕期間施行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對於胎兒心臟血管、構造及功能方面可以得到充份瞭解。

這項檢查通常是在懷孕第18-22週之間施行。

胎兒心臟超音波同時也可以檢測出胎兒的心律不整。

那麼甚於懷孕期間媽媽的疾病對胎兒的心臟會有什麼的影響呢?以下簡單討論幾種疾病:一、糖尿病所有孕婦當中大約有4%有糖尿病或血糖過高的情況。

這些媽媽所生的寶寶大約有5-10%會罹患先天性異常,而其先天性異常的機率大約是一般非糖尿病媽媽的3-5倍,其中有半數有先天性心臟病。

究其原因由於是懷孕期間母體的血糖過高,糖份經過胎盤到達胎兒而引起胎兒的血糖過高及胰島素過高。

而胎兒的心肌含有許多胰島素的接受體,因而導致懷孕後期胎兒心臟的成長過大過快。

新生兒的糖尿病心肌症通常是沒有症狀的,可是有些較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新生兒死亡、呼吸窘迫或心臟衰竭,這大約佔糖尿病心肌症的5-10%。

通常我們建議所有的糖尿病孕婦在懷孕18-24週之間都必須接受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以評估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其它異常。

二、甲狀腺高能症(機能亢進)孕婦大約有0.2%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情況,它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子癲、嘔吐、生出低體重兒、早產兒或子宮內發育不良的寶寶,甚至週產期的死亡。

其中大約有1%新生兒會發生甲狀腺毒症,其死亡率可能高達30%,通常是死於心臟衰竭。

因此在懷孕28週之後如果胎兒出現心跳過快的情況,尤其是大於每分鐘160下時都必需懷疑是否有胎兒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三、癲癇所有孕婦中大約有0.5-1%患有癲癇,她所生的子女有患先天性異常的機率大約是正常人的2-3倍。

其中最常見的包括:神經系統方面的異常、唇顎裂以及先天性心臟病。

至於癲癇的媽媽所產生的子女較容易有先天性異常的其原因可能是多重因素所引起的,包括: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媽媽抽筋對胎兒的影響、基因異常的因素、癲癇發作時腹部的受傷以及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

不過根據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雜誌的論文,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可能是最主要的肇因。

因此懷孕期間只使用單一種的抗癲癇藥物可能較為安全。

四、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媽媽患有紅斑性狼瘡時她所生的胎兒可能會發生新生兒紅斑性狼瘡,包括先天性的心房心室完全性傳導阻滯、皮膚上的徵狀、白血球過少、貧血以及血小板減少等問題。

而其中先天性的心房心室完全性傳導阻滯是永久的併發症,通常無法恢復。

其他的症狀通常會在6-8個月之內隨著嬰幼兒體內母體抗體的減少而恢復正常。

大約有一半的新生兒紅斑性狼瘡的病人會發生心臟傳導方面的問題,這通常是母體的抗體經過胎盤到胎兒破壞胎兒的心臟傳導系統。

有些媽媽本身沒有發病但她體內含有抗體,這種情況對寶寶發生心臟傳導阻滯的機會大概是0.2-2%,雖然媽媽本身並沒有症狀或心臟傳導方面的問題,可是對胎兒卻是有嚴重的影響。

這種抗體所致的心臟完全性傳導阻滯死亡率超過20%。

目前醫學界多認為這種完全性的心臟傳導阻滯是無法恢復的,也就是說許多病兒都必須在一歲之內裝置心跳節律器。

五、孕婦的先天性心臟病大約有1%的懷孕媽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當然其寶寶患同類先天性心臟病的機會也較其他人會高。

媽媽有先天性心臟病其子女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較爸爸有先天性心臟病而其子女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大,通常是3-5%。

六、懷孕期間藥物的使用身心內科的病人所常用的鋰鹽可能會導致胎兒發生心臟的艾伯斯坦氏異常,有的研究甚至顯示高達正常人400倍的機率,當然這可能是高估了。

但懷孕期間孕婦使用鋰鹽導致胎兒先天性異常的機率增加是無庸置疑的。

懷孕期間最好絕對禁酒,即使是小酌。

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寶寶當中有30-50%有心臟方面的異常。

其他的異常包括:生長發育的遲緩、顏面及顱部方面的異常或其他器官的缺陷。

在心臟方面最常見的問題是心房中膈缺損。

而孕婦飲酒量的多寡對胎兒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