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父母的教養 | 過動 兒 教育

許多過動兒的父母提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常令自己感到困擾、難以管教,因此也時常 ... 應該趁孩子不在場時共同討論或一起接受親職訓練與教育,藉以獲致教養孩子的共識。

     讓「跳躍」的音符彈奏出動人的樂曲~~談過動兒父母的教養方法趙心暐、陳信昭許多過動兒的父母提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常令自己感到困擾、難以管教,因此也時常造成自己情緒起伏,引發親子及夫妻之間的衝突。

的確,養育一個過動兒,對任何父母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這群孩子由於生理因素,導致他們缺乏自我控制力、衝動、過動及分心,父母為了達管教目的,也多用負面批評、嚴格的管教態度、責備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無功而返,親子關係惡化,過程中更有許多的無能感、沮喪、憂鬱。

所以,父母如何與過動兒過招?學習有效的教戰守則實在有其必要。

本文首先從教養過動兒該有的態度、言語和行為談起,第二部分則是介紹簡單的行為管理,第三部分則談關於父母的心理調適,以幫助父母在教養孩子時能全身而退。

 壹、父母的態度、言語與行為一、雙贏的態度                   (一)   避免威嚇式的管教:由於生理關係過動兒有困難遵從規則或限制,管教方式若過於強制、威嚇,日後恐導致更多對立及反抗。

                   (二)   適度調整對孩子的期許性質與程度:根據孩子的發展,漸漸設定成長目標,而且交代子女的工作要配合其的能力,如:幫忙排桌椅、擦桌子等簡易家事。

別把自己的快樂和價值感建立在孩子的身上,而逼迫孩子參與其能力所不及的活動,如此可能造成孩子以積極或消極的方式反抗、放棄,甚至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種苦差事。

                   (三)   給予結構式、可預期的生活或學習環境:事先告訴孩子家中的規定,如:吃飯時不可以看電視,插頭、火不可以玩等。

要更動時間表之前也要預先告知,並做具體明確的說明。

                   (四)   預防勝過事後處罰:教孩子如何處理困難,而非等孩子做錯了,再處罰他,如:孩子愛打人,父母須用行為制約,或是教導孩子如何控制打人的衝動,而非等待事情發生了再責備他或處理。

                   (五)   強化孩子的自尊和勝任感:盡量避免不斷對孩子嘮叨、責罵,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允許孩子處理能力範圍之事,適當允許孩子給您意見,時常邀請他與你共同完成家中的某些事或計畫,不僅可以滿足其自主的需要,增加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藉此讓他們學習成為家庭中負責、有用的一份子。

                   (六)  不斷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優點要具備高度敏銳的觀察力,不要只在孩子「做錯事」時才「逮到」他們,施予懲罰,而是要「做對事」時「抓到」他們,給予獎勵,而對於孩子的缺點,可以日後再漸漸有計畫的校正。

二、有效的遣辭用字                   (一)     給予指令1.       使用肯定句代替否定句:少用「不要…」,而改用「要做…」,如:「不要亂跑」,改用「在大賣場時,跟在爸爸身旁走好,以免走丟」。

2.       使用具體、簡易、明確的字眼:少用「要乖」、「要聽話」、「要規矩」,改用「在桌子前坐五分鐘」等等。

3.       一次只用一個指令,避免給太多指令或隔空喊話:冗長的話會減低指令的威嚴,簡明的指示才能使孩子服從,如:做家事時,不要一直喊著「小力,不要看電視了,趕快寫功課、洗澡,待會兒要吃飯了」,可以親自到孩子面前,用溫和且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已經五點了,趕緊寫功課」。

同時要確定孩子有視線上的接觸,必要時把孩子的臉轉向你或要求孩子複誦,尤其對注意力短暫的孩子來說,複誦指令可以增加執行的可能性。

4.       說話算話:無論你要求孩子做什麼,一定要給予適當的後果(包括獎賞或懲罰),而且確實執行,切勿忘記或隨時改變主意。

5.       給指令前先減少會引起分心的事物:不要在電視機或電腦開著時給予指示,因為當身旁有更好玩的事時,孩子通常無法注意到你所說的話,所以關掉之後再下指令。

                   (二)     正向的回饋與讚許1.       把喜歡孩子出現的行為講清楚:如:「我喜歡你幫媽媽倒垃圾」、「當吃飯時你能安靜在椅子上坐好,我真的好開心」、「今天你自己穿好衣服,做得真好,我一定要告訴媽媽」。

而且讚美須誠實,勿過度諂媚。

2.       讚許要立即給予,不要遲疑: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