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病患治療後的營養照顧-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 ... | 大腸癌飲食衛教

1.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消耗動物性脂肪愈多、膽固醇攝取高者,其罹患大腸癌機率較高。

高脂肪食物部份特別著重於動物性脂肪,如肥肉、五花肉、蹄膀、豬腳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支持研究講座場次篩檢場次贊助捐款醫療顧問公開資訊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工作報告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監察報告書接受補助、捐贈名單清冊及支付獎助、捐贈名單清冊徵信錄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圖書借閱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近期活動專款、義乳及胸衣補助New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大腸癌病患治療後的營養照顧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本文出自癌症新探61期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舒宜芳營養師1前言曾幾何時,大腸癌已在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排行榜上。

除了遺傳之外,飲食因素被認為是罹患大腸癌的重要影響因子,一般認為與台灣近年來飲食西化關係密切,本文針對大腸癌病患治療後的營養照顧部分,依據不同階段營養需求,提供適當的飲食建議。

大腸癌預防飲食原則1.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消耗動物性脂肪愈多、膽固醇攝取高者,其罹患大腸癌機率較高。

高脂肪食物部份特別著重於動物性脂肪,如肥肉、五花肉、蹄膀、豬腳、肉皮、牛腩、雞鴨皮、香腸、火腿、培根、奶油、沙拉醬等,宜避免過量食用。

2.充足纖維質:纖維質攝取不足者罹患率較高,一般建議量為每日攝取20~30公克。

蔬果含大量纖維質,可增加糞便的體積,達到稀釋致癌物的效果,又可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與致癌物接觸的機會。

每日至少5份蔬菜、水果(成年男性若能攝取9份,女性攝取7份則更佳),一份蔬菜為100公克重,而一份水果大約為女性拳頭大小,如一個中型橘子、蘋果、奇異果等。

3.適量飲酒:飲酒愈多者罹患機率愈高,特別是啤酒被認為會增加直腸癌的危險性。

所謂適度飲酒是建議酒精類飲料攝取,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日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酒類飲料約含90大卡熱量,相當於啤酒360cc,紅酒150cc,蒸餾酒45cc。

4.適當鈣質:鈣質可與腸道中的膽酸結合,因此認為可降低罹癌機率。

鈣質豐富的食物則包括牛奶及乳製品、小魚、魚乾、蝦類、蛤、牡蠣、豆類、豆製品及深色蔬菜等,其中以奶類與乳製品,包括優酪乳、起司等,為鈣質的最佳來源,其吸收與利用率均較高。

但是多吃奶類亦可能增加動物性脂肪的攝取,故建議選擇低脂奶、脫脂奶及其乳製品較合適。

5.抗氧化維生素: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因為有抗氧化的作用,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減少化學物質誘發大腸癌。

β-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為黃紅色的蔬菜與水果,如胡蘿蔔、蕃茄、黃或紅心番薯、木瓜、菠菜等。

維生素C同樣富含於黃紅色蔬菜與水果中,如番石榴、柑橘類、檸檬、奇異果、青辣椒等。

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則包括了全榖類、小麥胚芽、蛋黃、堅果類、綠色蔬菜等。

腸道術後飲食原則腸道手術後爲使腸道傷口儘速癒合及避免刺激,飲食的進展需視腸道恢復狀況來調整,一般在排氣後使用1~2天清流質飲食,若適應良好,接著採用流質或直接食用「低渣飲食」,所謂低渣飲食(lowresiduediet)是減少食物經消化、吸收和發酵後在腸胃道留下殘渣的飲食。

當病人腸道功能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亦應逐步進展至一般飲食,日後長期採用的飲食,建議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順暢,維護腸道健康。

極少數病患可能因手術造成腸道沾黏、狹窄、易脹氣等,則須長期使用低渣飲食,以減少腹脹或腸子阻塞的情形發生。

因此,特別提醒病友,飲食建議雖有通則,仍須視患者個別狀況加以調整,才能符合個人需求。

清流質飲食是腸道手術後的第一階段飲食,以試探腸道是否能進食,因此清流質飲食需為完全無渣,不含產氣或刺激腸道蠕動的食物,才能幫助腸道功能的恢復,使病患儘早使用正常飲食。

一般可選用的食物如:米湯、去油清湯、過濾果汁、稀藕粉、蜂蜜水等,此種飲食因為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故不建議使用超過48小時(2天)以上。

  接下來進展至低渣飲食,低渣飲食為一過渡時期飲食,可減少排便的頻率與體積,使腸胃道獲得充分的休息,以促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