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惡性腦瘤的手術治療 | 腦瘤切片

切片手術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首先,將立體定位頭架置於病患頭上,接著利用電腦斷層或核磁造影計算方位,然後在頭骨上鑽一小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徵信錄篩檢場次贊助捐款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醫療顧問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淺談惡性腦瘤的手術治療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陳品元醫師2015元月08癌症,高居十大死因之首,惡性腦瘤也是其中之一。

惡性腦瘤可分為原發性(primary)和轉移來的(metastasis)。

原發性惡性腦瘤的發生率,約十萬分之3.5,其中以膠質瘤(glioma)居多,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死亡率排名在所有癌症中,男性為第13位、女性為第11位。

至於轉移的腦瘤,隨著其他癌症治療進步,病人存活越久,轉移到腦部就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又以肺癌,乳癌轉移最為常見。

腦瘤的成因,目前仍然未明,症狀在初期也不明顯,一旦發現,常常就有一定大小,因此,手術是惡性腦瘤治療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治療的第一步。

手術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診斷,以及切除腫瘤以減緩壓迫及控制疾病。

手術後,再配合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甚至是標靶藥物治療,控制疾病的效果就更加良好。

目前大眾對於腦瘤相關治療仍有許多疑問,本文以民眾常問的問題為依據,提供現行惡性腦瘤之手術治療相關說明。

什麼是腦部切片手術腦瘤手術大體可分為切片手術及開顱手術兩種。

由於腦瘤有分良惡性,原發或轉移,後續的治療大不相同。

因此,正確的診斷十分重要。

在某些情況下,若病灶是在影像上的判定有疑慮;病灶的位置位於腦部深處,開顱手術風險極高;或是病患有其他疾病,身體狀況無法承受長時間麻醉,可以用切片手術,先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化驗。

切片手術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首先,將立體定位頭架置於病患頭上,接著利用電腦斷層或核磁造影計算方位,然後在頭骨上鑽一小洞以便置入切片針。

病患可視情況接受局部麻醉或是全身麻醉。

若病灶位於腦室中或腦室旁,則可利用腦內鏡輔助取樣。

切片手術相對侵入性小,風險小,但只能建立診斷,無法移除腫瘤,達到減壓的治療效果,所以如果腫瘤有一定大小,有壓迫神經,開顱手術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開顱手術的傷口的大小由於腦由頭骨保護,要移除病灶,一定要打開頭骨,故稱開顱手術。

理論上,開顱範圍可以越小越好,甚至用十元硬幣大小的“匙孔”手術即可。

但惡性腦瘤發現時多半已有一定體積,或者不是位於腦的表面,需要一些空間才能清楚看到邊界;有時則是需要露出正常腦部,進行術中神經功能監測;所以針對惡性腦瘤的手術治療,多半還是要打開適當大小的頭骨,以利手術的進行。

目前此步驟都使用高速氣鋸,十分安全;移除腫瘤後一般也會用細的小骨釘骨板將骨片蓋回去,維持良好的外形。

手術中如何知道腫瘤的正確位置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於病灶的位置,以及與正常神經束的相對關係,目前可以用術前的核磁共振影像,清楚地描繪出。

但如何在開刀時對應到病人腦中,就要靠導航系統。

就像車用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一樣,開顱手術時會先將術前影像上傳至導航系統中,並與病患頭架上的參考定位裝置進行註冊,如此病灶與正常腦組織的位置就可與影像連結,讓醫師知道手術的真正方位。

由於腦部手術極為精密,目前導航系統已可以與顯微鏡以及手術器械連動,讓醫師直接在顯微鏡下就可以知道方向,越來越方便。

另外,愈來愈多的術中影像系統,如術中超音波,術中電腦斷層,甚至是術中核磁共振,都可以提供及時地校正,讓導航系統更精準。

由於惡性膠質瘤與正常腦組織的邊界常不易區分,就連在顯微鏡下也是,近年來,五胺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cid;5-ALA)被利用於癌細胞的螢光標定。

5-ALA是一種自然的血鐵前驅物質,在術前病患服用後,癌細胞會將其代謝成具有光感應性的原紫質環IX(ProtoporphyrinIX;PPIX)。

PPIX就會在特殊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