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系統為何與你為敵? | 免疫系統異常

當身體的防疫軍在反叛,造就七十幾種自體免疫疾病。

而它們,無法治癒。

自體免疫疾病,已然成為最兇猛的健康威脅。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病症知識自體免疫系統 為何與你為敵?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自體免疫系統 為何與你為敵?2879人瀏覽2020/10/23作者天下雜誌當身體的防疫軍在反叛,造就七十幾種自體免疫疾病。

而它們,無法治癒。

自體免疫疾病,已然成為最兇猛的健康威脅。

 文/林怡廷  過敏免疫風濕科外,等候的病人愈來愈多。

從烏黑髮色的國中生到白髮蒼蒼的老年人,他們病歷上的病名、症狀不同,卻都另有相同的通關密碼──自體免疫疾病。

 「它像一場場身體的內戰,」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林孝義說。

 台灣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許秉寧解釋,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是身體的防衛軍,偵測到細菌、病毒等外來物質入侵,會產生抗體、攻打病菌,但當免疫系統失調,這支防衛軍卻反過頭來攻擊自己。

 依攻擊部位的不同,產生不同病症,目前醫學上已有超過七十種自體免疫疾病。

 從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讓作家劉俠飽受煎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音樂才子周杰倫罹患的僵直性脊椎炎,甚至是硬皮症、發炎性大腸炎,以及第一型糖尿病等,都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

(見表1)  ▍侵擾現代人的身體內戰 國際期刊《JournalofAuto-immunity》於二○一○年的研究指出,工業化國家約有五%到一○%的民眾,正受自體免疫疾病威脅。

在台灣,根據健保署統計,近十年台灣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數年年增加(見表2)。

   例如,好發於中年女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健保申報人數○六年至一五年成長近五七%;常見於年輕女性的紅斑性狼瘡,十年人數增加近四九%。

 更遺憾的是,一旦罹患這類疾病,多數完全無法治癒,只能好好控制。

 而且,自體免疫疾病發病之初,往往因病症表現複雜、多變,病人常輾轉於不同科別才發現病因,容易錯失治療良機。

 八十一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林素桃(化名),五十歲時關節開始腫痛,「站也站不起、坐也坐不住,還沒法走路,」她回憶。

她一開始以為只是痠痛問題,但看遍跌打損傷、各大科別都沒改善,最後確診時,雙手和膝蓋已逐漸變形。

 五十九歲的紅斑性狼瘡病友,也是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理事長龔麗娟還算幸運,在二十四歲發病後,三個月內及早發現。

但她也沒想到,皮膚紅疹、關節痠痛,竟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係。

因此,她也曾在皮膚科、血液科、內科都輪流奔走一番,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他人的偏見,更令人難受 更困擾自體免疫患者的,是發病後的不適、疼痛,甚至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龔麗娟形容,「那是椎心刺骨的痛,全身都使不上力。

」甚至痛到睡覺時也無力翻身,因此「躺下去前要先想好怎麼躺,每天早上還得叫我爸爸扶我起床。

」 工作上也可能受影響。

例如,有些自體免疫患者易感疲倦,卻因此受職場同事排擠,「以為我們是懶骨頭,絕對不是,」龔麗娟分享其他病友經驗時,無奈地說。

 有些人甚至還會引發嚴重併發症。

例如,有些紅斑性狼瘡病友在症狀穩定後,擅自停藥或減量,卻讓組織或器官無形受破壞,「如同大地震結束後,還有餘震、無感地震,沒感覺但疾病仍在,」許秉寧說。

 其中,腎臟病變很常見,一旦發作,往往腎臟功能已缺損、需住院洗腎;有的併發症則是影響心臟、肺臟,甚至造成腦部出血或死亡。

 更讓他們難受的是,有些親友的不理解,或外界亂貼標籤。

龔麗娟分享,曾有病友聽外界說,「又是紅斑、又是狼瘡,你有皮膚病、會傳染嗎?」這些曾發生過的社會反應,都讓病友公開疾病前百般猶豫,或寧願選擇獨自一人抗病。

  ▍適時紓壓、減少環境有害物質 這個讓病患長期飽受折磨的疾病,為什麼在近年來得快又猛? 許秉寧分析,診斷技術進步,能檢驗出早期病人,讓罹病數字增加,是一個原因。

不過,環境污染、生活型態改變也是可能因素。

因此,特別是在工業化國家,自體免疫疾病的威脅,這幾年成長得特別明顯。

 雖然目前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原因未有定論,但醫界和學界普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