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癌@ 河畔小築:: 痞客邦:: | 膽道癌存活

膽道癌是較少見的惡性腫瘤,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即使順利切除,術後5年存活率僅20%;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電燒技術也運用於膽道腫瘤疾病,若 ...河畔小築跳到主文1.國內外旅遊記事2.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相思河畔,情愛小築。

豐盈幸福,毓秀人生。

)http://fonghu0217.pixnet.net/blog/post/35351737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ug26Fri201615:46膽道癌   近期上腹部悶痛且食不下嚥,小便呈現鮮黃色,體重3個月掉了5、6公斤,才發現罹患膽道癌。

 膽道癌又稱膽管癌,也就是腫瘤生長在膽管上,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包括膽囊癌、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

 肝內膽管癌佔35%,但是預後較差,5年存活率僅2.8%,肝外膽管癌佔65%,5年存活率為17%。

 通常我們可把膽管癌分為兩型:肝門型及週邊型兩種 前者即使腫瘤很小也可能造成阻塞性黃疸,後者往往像肝癌一樣在肝臟內形成一個病灶佔住部分肝臟,直到末期才會有黃疸之症狀。

唯一有效的治療是把腫瘤全部切除,但這種機會不大。

決定治療方法的因素在腫瘤的擴散程度。

若腫瘤無法完全切除,則治療的目標應放在症狀的解除,包括膽汁引流及疼痛控制。

 大部份的膽管惡性腫瘤為腺癌,來自膽道的上皮細胞。

其他尚有鱗狀上皮細胞癌,肉瘤等。

 膽囊癌主要病因是膽囊受到結石等因素影響,膽道阻塞,無法讓肝臟製造的膽汁輸入到膽囊中,反覆發炎而出現腫瘤;肝內膽管癌則是肝臟內膽管長腫瘤,發生阻塞,同樣使膽汁無法輸入到膽囊,由於肝內膽管長在肝臟組織內,開刀切除的風險大;肝外膽管癌則是阻塞問題而出現在肝外,通常比較合適手術。

 罹患膽道癌的患者,感覺不舒服時,9成患者都會上腹部悶痛感、沒胃口、體重迅速下降等症狀;若合併有膽結石,腹部則會感到嚴重疼痛。

 造成膽管癌的主要病因,研究多認為是病毒感染或膽道結石,反覆發炎,以致產生癌變。

 部分膽結石與飲食習慣有關,經常吃高油、高熱量食物,或常抽菸、喝酒,本身有三高疾病、代謝症候群,都是膽道癌的高危險群。

 臨床上發現,好發膽結石有「4F」的高危險群,包括女性(Female)、肥胖(Fat)、多產(Fertility)、40歲以上(Forty)。

 研究顯示,膽管發炎與女性荷爾蒙有關,臨床上女性膽道疾病發生率確實比男性高。

 不過,出現膽管結石,不用過度擔心。

根據統計,罹患膽道癌的患者,雖然九成都有膽道結石;但有膽結石的民眾,只有5%會演變成膽囊癌或膽道癌。

保持正常作息、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就能預防膽道問題發生。

 電燒除膽道腫瘤只限早期患者 膽道癌是較少見的惡性腫瘤,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即使順利切除,術後5年存活率僅20%;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電燒技術也運用於膽道腫瘤疾病,若燒除順利,有機會把殺死腫瘤細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高偉育表示,膽管癌若發生難言肝內膽管,通常會出現併發症,必須先解決併發症,再能考慮開刀,不得已只能採取「姑息式」手術,也就是栓塞療法,讓供應腫瘤的血管無法流通,使腫瘤無法生長;但癌細胞會轉移,血管也會增生,姑息式手術無法完全殺死腫瘤。

 若是肝內膽管癌,手術通常考慮把病變部位直接切除,但腫瘤位於右肝,難以完全切除,以免影響肝功能。

 不過,由於電燒技術純熟,若腫瘤直徑小於3公分,總數在2到3顆以下,透過超音波得知腫瘤位置,即可進行電燒,盡快治療減少癌細胞轉移機會。

 但電燒適用早期膽管癌患者,民眾不要等到身體喊救命才就診,一定要健檢,防範未然才是上策。

 病因:1.可能與感染慢性中華肝吸蟲者。

在東南亞很多,大都因為吃了生的或醃的淡水魚而被感染。

2.有慢性潰瘍性大腸炎者。

較易產生良性的硬化性膽管炎及惡性的膽管癌。

 3.有先天性膽管構造異常者,如總膽管囊腫,也較易產生膽管癌。

4.肝內結石症,臺灣地區約有50一60%的膽管細胞癌伴隨有肝內結石;而約有4-11%的肝內結石會合併有膽管細胞癌。

許多文獻報告肝內結石症合併膽管癌,可能是因為肝內結石造成膽道長期的干擾破壞,引起膽管炎及膽管細胞異常生長,最後導致癌症發生。

許多學者主張對於局限於左葉之肝內結石症,應儘可能切除左葉,以預防發生膽管癌或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