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量血壓,避免「假性高血壓」一場誤會 | 緊張型高血壓

有各種因素會影響老年人血壓的測量,例如:緊張時或接觸醫護人員所造成的「白袍性高血壓」,而老年人的血管過硬也會使得血壓計誤判,造成「假性高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聰明量血壓,避免「假性高血壓」一場誤會收藏瀏覽數74,4202014/09/09·作者/詹鼎正·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高血壓易導致心臟血管的疾病,卻有大約二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即使知道自己血壓偏高,每兩個人中也只有一人得到適當的控制。

絕大多數的高血壓病人是沒有症狀的,頭暈、頭痛、脖子僵硬與高血壓之間,並沒有很高的相關性。

要發現自己有沒有高血壓,只有靠重複測量才行。

大部分的人早上起床時血壓最高,所以我常建議長者準備一台血壓計,每天早上一醒來時就量量血壓,如果早晚都能各量一次,那是更好的。

現在科技發達,電子式的血壓計大部分都通過認證,相當可靠。

手臂式的血壓計比手腕式的血壓計穩定,重複測量的數據間變異較小,相對較準確。

如果沒有血壓計的長者,至少每次去醫院看診時量量血壓,如果一年就診小於一次的長者,至少每年應該量一次血壓。

由於老年人血壓變動性較大,專家建議每次門診時多測幾次血壓取平均值,比較可靠。

而且要兩次不同的時間測到血壓高,才能下診斷。

有各種因素會影響老年人血壓的測量,例如:緊張時或接觸醫護人員所造成的「白袍性高血壓」,而老年人的血管過硬也會使得血壓計誤判,造成「假性高血壓」。

有時為了確定病人在家中的血壓是不是真的都是正常的,可以請病人攜帶24小時血壓監測器,以便得到客觀的數據,有助確立高血壓的診斷。

有些老人血管太硬,血壓計打到200毫米汞柱都不一定能把血管壓扁,一直都測得搏動,而被誤認為血壓很高,導致醫生不斷加藥想降低血壓,而病人常常一站起來就血壓過低而頭暈甚至昏倒。

如果使用動脈血壓監測,說不定有可能原本血壓是正常的。

所以醫師如果發現病人對降壓藥物反應不好,或用藥常頭暈時,要考慮到這類「假性高血壓」的可能性,這種人平常不需要使用降壓藥,而應保持正常生活起居,適當的飲食、適當的體重、不抽煙、不喝過量的酒,保持身心平衡,偶爾量一下血壓,在休息狀況下,血壓保持在140/90mmHg以下即可。

不過對於65歲以上銀髮族,醫界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其他病變,可以容許150/90才治療。

請跟你的醫生再確認。

延伸閱讀:8招自然降血壓你可能有低血壓!看更多文章關鍵字高血壓詹鼎正台大老人醫學部主任更多文章分享收藏訂閱重點分享加入康健Line好友看下一篇文章乳癌精準治療與智慧照護大趨勢|2021康健癌症線上影音論壇熱門文章1.Delta病毒入侵社區一棟樓6人確診!侯友宜:新北強化二級警戒、禁內用4.做對3件事,不知不覺老化慢下來2.一早就灌咖啡提神? 研究:恐血糖飆高造成內分泌問題5.7大日式養生食材 在餐桌上來趟日本美食自由行3.疫苗認證年輕人?副作用愈強疫苗效果愈好?使用止痛退燒藥6點注意6.BNT先打學生?疫苗策略被質疑,醫籲高端上場救援幼兒防護力推薦文章活動看板推薦閱讀新冠肺炎台灣若封城會怎麼封? 第三、四級警戒差在哪?最新專題【聽。

康健Podcast】Fun心生活2021《康健》城市急救力大調查|哪個城市急救最給力?【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迎接酷老生活|認識未來的自己|安心熟齡流感疫苗認知大調查啟動自癒力 10個走向不生病的生活解方打造陽台療癒花園 都市裡的花草派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