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關節就疼痛中醫提四個解方 | 髖關節痛看中醫

中醫觀點看關節炎,認為原因多為痰瘀互結、氣血不行,古稱「痺證」。

中醫師董崇敏指出,痺證可分為「風痺」、「寒痺」、「濕痺」,台灣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養生保健中醫養生天冷關節就疼痛中醫提四個解方收藏圖片來源/陳德信瀏覽數38,5742012/02/01·作者/林慧淳·出處/康健雜誌第159期放大字體吳媽媽最近老喊腰痠背痛,疑心是做家事時閃了腰;每天慢跑健身的建華,突然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不知道還該不該繼續跑步;隔壁的楊老爹和朋友聚餐時多喝了幾杯,隔天雙腳腫脹,痛到下不了床……。

老祖先有四種方法,抒解關節炎造成的紅腫熱痛。

關節炎是常見的慢性疾病,舉凡關節軟骨退化、結締組織發炎,導致關節疼痛,甚至影響到關節的正常活動,都可以稱為關節炎,好發於背部、頸椎、膝蓋、肩關節、手、髖關節,足踝等位置,許多關節炎和老化有關,不過由於飲食不當或肥胖致使關節負荷加重,因此愈來愈多人早在步入中年時就已深受關節發炎腫痛之苦。

西醫治療關節炎,大多給予消炎止痛藥物或注射玻尿酸提供關節潤滑,磨損太嚴重甚至必須動刀置換關節,讓人苦不堪言,因此,許多患者轉而尋求中醫,以藥物、針灸等方式緩解關節炎不適,並從日常生活中慢慢調理,以恢復正常活動。

風寒濕邪入侵痺證好發中醫觀點看關節炎,認為原因多為痰瘀互結、氣血不行,古稱「痺證」。

中醫師董崇敏指出,痺證可分為「風痺」、「寒痺」、「濕痺」,台灣由於氣候潮濕、溫度變化大,往往一到冬天,風寒濕邪就乘機入侵,於是三種痺證相伴而生,因此臨床上,寒冬及季節交替時節,關節不適的患者特別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浩瑞則指出,三類痺證恰與現代醫學病症相符:風痺:又稱「行痺」,疼痛位置不固定,手腳可能同時出現關節痠痛的症狀,且痛感來得快去得也快,符合「風濕性關節炎」的特色。

寒痺:又稱「痛痺」,寒氣凝滯後,立即阻礙氣血運行,以致疼痛難耐和腫脹,發病時症狀非常顯著,正和現代醫學的「痛風」相符。

更且這類關節炎經過治療後,疼痛雖然消失,但局部氣血運行仍不流暢,肢體活動受限,常須熱敷改善循環,可加速代謝體內廢物,這也正符合痛痺「通則不痛」的概念,黃浩瑞補充。

濕痺:濕氣較盛,肌膚和關節容易麻木、沉重、無力,疼痛部位固定,因此又稱「著痺」。

而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經長期磨損,可能造成肌肉萎縮或關節活動受限,好發位置為膝蓋,和濕痺的症狀較符合。

風、寒、濕是關節炎發病的外在因素,不過黃浩瑞指出,中醫認為「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關節炎是肝脾腎發生內傷所致,加上外邪入侵,在體內導致痰濁瘀血,時間一長,病邪慢慢由表入裡、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因此,總結來說,人體陰陽不平衡、正氣不足,才是關節炎發作的內在關鍵。

急性期宣熱解毒藥物、針灸效果快中醫治療關節炎,依患者關節疼痛的發作期或緩解期,分階段採用藥物和針灸治療。

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重點是緩解疼痛,近似現代醫學「消炎」的概念,以宣熱解毒、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

黃浩瑞表示,可依照個人體質不同而給予當歸捻痛湯、白虎桂枝湯或宣痺湯等方子。

針灸也能溫通經絡,達到祛風散寒、宣痺止痛的功效,董崇敏指出,針對膝關節退化的患者,她會在關節周邊的血海、梁丘、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下針,配合溫灸,1~2天針灸一次,約2週為一療程,配合服用藥物,通常能有不錯的舒緩功效。

急性腰椎疼痛患者則可從手臂入針,取養老透內關穴位針灸,可增加血流量、疏筋活絡,以緩解疼痛,董崇敏說。

至於有些患者尋求放血、拔罐等民俗療法治關節炎,風險較高。

「關節急性發炎期,患者自己能做的實在太少,」黃浩瑞舉例,刺絡放血治療雖然是中醫師在診間用以釋放熱邪的選擇之一,但由於必須顧慮許多條件,應由合格中醫師評估並施行,否則一旦早已發炎的關節再受感染,後果更糟。

董崇敏也遇過膝蓋發炎的病人,由家人自行為他拔罐,結果關節整個腫起來,疼痛加倍,「拍打、拔罐這類民俗療法頂多只能當作日常保養,若施行在已經發炎的部位,紅腫熱痛更嚴重,甚至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非常危險,」她搖頭說。

關節炎緩解期穴位按摩強筋骨相對於發作期的疼痛難耐,緩解期較沒有明顯症狀,正因如此,許多人常忽略持續調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