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惜“發”如命,他們拔頭髮上癮 | 拔 頭髮 舒服

拔頭髮,直到拔禿為止 ... 在拔毛癖患者中,有極少數的人會吃掉他們拔下來的頭髮。

時間久 ... 當我走出家門時,我總是覺得衣服又緊又不舒服。

微文庫科技果殼網正文搜索你惜“發”如命,他們拔頭髮上癮果殼網2018-11-2823:16:06在這個全民注重髮際線和髮量的世界,幾乎每個人都視“發”如命。

但有一群人並不以為意,他們沒事就喜歡揪自己頭髮,直到頭頂變禿……拔禿的例子|wikimediacommons拔頭髮,直到拔禿為止克里斯蒂娜·皮爾森(ChristinaPearson)在14歲的時候開始拔自己的頭髮,拔到頭上出現一塊塊禿斑時,她的家人帶她去看了精神科醫生,但醫生也束手無策。

要知道在1970年,這一障礙甚至沒有個名字,更不用提治療方法了。

雖然醫生沒有具體的治療手段,但還是開了精神科處方,讓皮爾森從高中退學。

在那一刻,皮爾森如釋重負,她覺得任何方法都好過繼續上學。

因為上學時會有人摘掉她的帽子,發現她禿頭的情況。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皮爾森就像個怪物一樣躲在家裡,拔著自己的頭髮。

恐懼和對解脫的渴望讓她決心離開家,像沙漠裡的仙人掌一樣過著邊緣生活:14歲,她搭便車穿越了墨西哥;15歲,她開始摳自己的面板,身上常常是各種瘡口;20歲,她開始酗酒和嗑藥。

直到30歲,皮爾森終於清醒了,她和朋友聖克魯斯一起在加州做起了電信業務小生意。

1989年的時候,皮爾森的母親從電臺得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拔毛癖,於是將這個訊息告訴了皮爾森。

但她母親不知道,皮爾森過去深受其苦,現在依舊被其折磨。

母親的訊息讓皮爾森觸動不已,在這麼多年的羞愧和孤獨之後,她感受到了希望。

瞭解到還有許多人和她一樣後,她開始組建互助小組。

一家西雅圖新聞電臺邀請了皮爾森,她得以述說她的故事,宣傳她的拔毛癖幫助熱線。

當她從電臺回來的時候,她收到了600多條訊息。

“人們哭訴著尋求幫助。

”皮爾森說道(她花了一週時間回覆每一個訊息),“這是我接受過的最好的治療,因為他們的講述中有我自己的影子。

”在某個夜晚,皮爾森認為她在床上經歷了“高峰體驗”,或者說靈視。

隨後,她決定放棄她的生意,轉而投身於提高公眾對拔毛癖的認識。

“我害怕極了!我是個癮君子,我是個小企業創業者,我還在戒酒期,我只上過初中,我卻要選擇去改變世界和這奇怪的病。

”皮爾森說道,“我嚇得要死!”給它一個名字,BFRB走進任何一間教室或者咖啡館,你至少能碰到一個人有BFRB(聚焦於身體的重複性行為),比如拔毛癖或摳皮症(也叫表皮脫落症或瘡症)。

WilliamBunceandLisaJahovic有BFRB的人會重複做出揪頭髮、摳面板和咬指甲等自我梳理行為。

雖然人們會因此感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嚴重的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但卻無法停止這種行為。

在拔毛癖患者中,有極少數的人會吃掉他們拔下來的頭髮。

時間久了,這些頭髮會堵塞腸道,必須依靠手術才能去除;摳皮症患者則會容易發生感染,需要依靠靜脈注射抗生素和植皮手術才能治癒。

通常,有BFRB的人需要承受情感和社交雙重摺磨。

而這些行為又常常發生於兒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增加了他們遭受霸凌的風險。

一位近30歲的男性回憶他的中學像地獄一樣,同學們都認為他是沒有睫毛的怪孩;一位30歲的女性回憶她的同學搶了她的假髮傳來傳去不還給她。

更嚴重的是,這一疾病常常成為親子矛盾的誘因,加劇了孩子們的羞恥感和孤獨感。

同時,患有該疾病的成年人會恐懼親密關係,失去面試機會,浪費時間在揪頭髮和摳面板等重複行為中。

圖|nathalle-martin有BFRB的人常通過化妝、假髮和一層層的衣服來掩蓋身上的症狀。

圖|stevepomeranzBFRB是強迫症嗎?普通人很難了解到這種疾病有多麼的普遍。

有些專家估計有2%-5%的人患有拔毛癖,5%的人患有摳皮症。

然而,由於缺乏大規模的全球性研究,該類疾病的精確患病率不得而知。

儘管拔毛癖在一個世紀前就出現在醫學文獻中,但它直到1987年才被正式收錄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

2013年,收錄了摳皮症。

“得知這一疾病終於有了專門的診斷標籤時,我們開心極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