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错乱 | 佛列哥利症候群

精神错乱(英语:Psychosis),香港译作思觉失调,台湾译作精神症,是心智的 ... 患者相信亲友被人冒名顶替,外表一模一样但是内在却不同;佛列哥利症候群( ...精神错乱-WikiwandForfasternavigation,thisIframeispreloadingtheWikiwandpagefor精神错乱.精神错乱Connectedto:{{::readMoreArticle.title}}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1月4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精神症症状妄想、幻觉并发症自我伤害、自杀肇因精神疾患、身体疾病、药物、物质滥用、睡眠剥夺治疗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社会支持预后依病因而异盛行率3%分类和外部资源医学专科精神医学ICD-10F20、F21、F22、F23、F24、F25、F26、F27、F28、F29ICD-9-CM298.8、298.9OMIM603342MedlinePlus001553[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精神错乱(英语:Psychosis),香港译作思觉失调,台湾译作精神症,是心智的异常状态,特征为无法区分何者为真实[1]。

主要病征包含错误的信念(妄想)以及觉知不存在的东西(幻觉)[1],其他病征还有语无伦次及不合时宜的行为举止。

发作期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忧郁、焦虑、物质使用疾患、睡眠障碍、社交退缩、缺乏动机以及无法正常生活[1]。

精神症有许多可能的病因,包含精神疾患、某些身体疾病、某些药物、物质滥用、睡眠剥夺等情况[1][2]。

要诊断精神疾患,应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1][3],尤其如果出现不典型的症状[4]。

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据信扮演重要角色[2]。

治疗包含抗精神病药、心理谘商、以及社会支持等[1][5]。

定义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早期版本中,定义精神症为“现实感丧失”或“自我界限消失”[6],导致日常生活功能下降。

在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九版中,则使用当时传统的二分法,区分精神症与精神官能症,并且刻意没有给予详细定义。

而在这两本手册的现今版本中,则使用狭义的定义,指须有妄想、幻觉或两者兼具的症状,并视思考障碍为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

当精神症的原因是精神疾患时,称为原发性精神症,当原因是其他医学情况时,称为次发性精神症[7]。

流行病学任何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水准或学历的人士都有机会患病。

在美国,精神症的终生盛行率约为3%[7],其中约0.21%是由一般医学情况所引起的[8]。

思觉失调症及第一型躁郁症的终生盛行率则各约1%[9]。

病征妄想主条目:妄想自古以来,疯狂的核心特征就是妄想。

——卡尔·雅斯佩斯,1963,p.93[10]妄想是坚信不疑的错误信念,纵使有强烈相反证据也无法动摇,并且不在所属文化中流行[4]。

要将无法合理确认的信念视为妄想时,应特别谨慎,例如文化与宗教的领域[11]。

一群人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不是妄想,例如相信幽浮的存在[11]。

妄想在思觉失调症中的盛行率至少90%,在躁郁症中则有50%。

在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定异怪异妄想为全然不可能的信念,不被所处文化的同侪所理解,也不是日常生活经验所导出的体悟[12],例如相信自己的器官已被换成别人的,还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妄想可依内容主题分为被害妄想、爱恋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身体妄想等。

其中最常见的被害妄想,牵涉到个人相信本身被人谋害、欺骗、监视、跟踪、下毒、恶意毁谤、骚扰或是阻碍其追随长远目标的情况[12]。

嫉妒妄想主题是伴侣不贞。

妄想性错认症候群(英语:Delusionalmisidentificationsyndrome)患者的妄想主题都与人事物的身份被改变有关,例如卡普格拉症候群则是患者相信亲友被人冒名顶替,外表一模一样但是内在却不同[6];佛列哥利症候群(英语:Fregolisyndrome)的患者认为不同的人皆是同一人所装扮而成的[6]。

与妄想相对比,超价观念(英语:Overvaluedidea)则是不合理的执著信念,可被理解且未达坚信的程度[6],例如在身体臆形症患者所认为自身外观缺陷的念头[13],或者当怀疑伴侣不贞的念头可以被相反证据所说服时,不应视为妄想[14]。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