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人口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淺談尿失禁

Skiptomaincontent×AboutUsNewsServiceDepartmentRelatedLinks分享中榮首頁SwitchBranchPulibranchChiayiBranchWanqiaobranch:::MenuOnlineRegistrationOutpatientServicesWhat'sNewClinicScheduleServiceInformationRegistryInformationOrganizationPrefaceInternationalMedicalServiceCenter:::首頁>便民服務>衛教園地>外科衛教淺談尿失禁Cited(23)Print2019/9/1010:45:3617290尿失禁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尤其是在老年女性,但因傳統封閉的思想及過去錯誤的醫療觀念,它常常被以「羞於啟齒」及「老化的正常生理現象」等理由所忽視,往往要等到影響日常社交、睡眠或晚輩發現時才會尋求醫療的協助,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因排尿的機轉非常複雜,牽連從大腦和脊椎的中樞系統、周邊神經系統到肌肉組織的功能及彼此間的協調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造成尿失禁,因此本篇先對尿失禁做一粗略的介紹。

根據2008年AUA的定義,所謂『尿失禁』是指「非自主性尿液滲漏的量或頻次至足以造成個人社交或健康上之危害者」,而臨床上的嚴重程度可能從輕者輕微滲漏到嚴重者持續性的漏尿都包括在內。

尿失禁的盛行率一般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且女性遠高於男性。

例如有統計顯示於15至64歲的人口中,女性尿失禁的比率約30%,遠高於男性的1.5-5%;而女性患者中有6-11%屬於重度尿失禁。

常見造成尿失禁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懷孕(約有31-60%的孕婦會發生,但多數是可逆性的,於生產後會恢復)、陰道生產、阻礙性生產、停經。

由於排尿機轉牽涉身體的多項系統組織,所以造成尿失禁的原因也非常多,一般分暫時性(急性、可逆性)及永久性兩大類。

暫時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有:精神疾患、感染、孩童時期、萎縮性尿道炎或陰道炎、精神錯亂、內分泌疾患、行動受限、大便阻塞、藥物等。

而常見引發暫時性尿失禁的藥物有利尿劑、副交感拮抗劑、鎮靜劑、酒精、交感促進或拮抗劑、鈣離子阻斷劑、麻醉劑等。

永久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則有生產損傷、膀胱肌肉衰弱、尿道阻塞、中樞或周邊神經病變、骨盆肌肉衰弱、陰道脫垂等。

診斷的重點在病史,包括會漏尿的姿勢(坐姿、站姿或臥姿)、需採用何種防護措施及程度、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等,輔以其它檢查如Valsalvamaneuver、Bonney’stest、Q-tiptest、神經學檢查和尿動力檢查。

依照上述病人的症狀與檢查的依據,尿失禁可粗略分為下面五種:應力性尿失禁、單純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

其中又以前三種尿失禁型態較常見,而這三種類型中又以應力性尿失禁為最常見,約佔49%,其次為混合性尿失禁,約佔29%,而單純急迫性尿失禁則最少見,約佔21%,其治療原則亦有所不同。

以下分別予以概述:一、應力性尿失禁定義:病人於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搬運重物、大笑、運動或擤鼻涕‚便會造成尿液不受意識控制的流出謂之。

當膀胱很脹時症狀更明顯。

所以可以請病人於脹尿時用力咳嗽,如果有漏尿的情況即可診斷之。

好發族群為經產婦及老年婦女,前者是因陰道生產可能造成骨盆底的肌肉傷害所致,而後者是因更年期後荷爾蒙降低,造成陰道和尿道黏膜萎縮老化及骨盆肌肉的變化所致,約有50%的病患會有陰道前壁及尿道脫垂的情況。

在男性則多數發生於曾經骨盆受傷過或接受過攝護腺全切除的病人。

症狀上除了尿失禁的現象外,通常也可能會合併頻尿及急尿的症狀。

致病機轉可能有三個部份,即「內括約肌缺損」、「外在禁尿機轉缺損,包括archustendineusfasciapelvis的附著支撐缺損、levatorani(提肛肌)的附著支撐缺損、endopelvicfascia(內骨盆筋膜)的缺損或破壞、骨盆底肌肉鬆弛、anococcygealligaments缺損等」和「。



治療可以分為保守療法、非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

保守療法包括減重、治療慢性咳嗽、戒煙、治療便秘及任何會使腹部壓力增加的疾病、治療女性荷爾蒙之缺乏、減少咖啡攝取、減少水份攝取、減少搬重物或劇烈運動。

非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則包括骨盆肌肉



2. 台灣首份泌尿健康大調查出爐85%民眾對尿失禁認知不足早安 ...

... 高齡族群,每4個就有1個曾經歷漏尿的困擾,全球約有4億以上的人口受到影響。

...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為響應世界尿失禁週World Continence ...RSS登入註冊醫療新聞美體美膚銀髮養生樂活飲食心靈男女親子天空科技新知疾病知識健康專題醫藥包打聽當前位置:首頁>銀髮養生>台灣首份泌尿健康大調查出爐85%民眾對尿失禁認知不足台灣首份泌尿健康大調查出爐85%民眾對尿失禁認知不足2019年06月24日早安健康採訪編輯陳正昇9成民眾誤以為漏尿就是「膀胱無力」7成女性錯把衛生棉當漏尿墊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每4個就有1個曾經歷漏尿的困擾,全球約有4億以上的人口受到影響。

尿尿上廁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是當有頻尿、急尿、夜尿或漏尿時,小心鬱卒造成心理負擔或影響生活品質!近期剛出爐的「2019泌尿健康大調查」,發現民眾有高達八成五對於尿失禁認知嚴重不足,九成以上民眾誤以為漏尿就是「膀胱無力」,更有七成女性錯把衛生棉當漏尿墊。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為響應世界尿失禁週WorldContinenceWeek(WCW),今年首度舉辦中高齡尿失禁防治與健康促進論壇。

國健署、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與台灣助產學會等代表共同出席簽署「大齡人生不失勁」行動宣言,高聲呼籲民眾關注尿失禁的議題。

認知不足 膀胱拉警報迷思一:漏尿=膀胱無力??為了喚起大眾對尿失禁議題的重視,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首次與成人失禁照護品牌添寧及康健雜誌整合傳播部合作發起「2019泌尿健康大調查」,從回收的1,253份有效問卷當中,一窺受訪民眾的泌尿健康狀況、對尿失禁的認知程度、態度、因應行為及需求等概況。

調查發現八成五民眾普遍對尿失禁認知不足,九成民眾誤以為漏尿就是「膀胱無力」,凸顯欠缺正確的健康觀念。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民眾對尿失禁仍有許多模糊的認知,比如大家通常會把漏尿跟「膀胱無力」畫上等號,但在醫學上其實並無此說法,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十分複雜,不應該把它都當成「膀胱無力」來解釋,膀胱功能的異常、年齡增長造成的生理變化、肥胖、便祕、懷孕生產及攝護腺肥大還有很多疾病跟藥物都有可能會增加尿失禁發生的風險。

而尿失禁的類型、治療原則會因為尿失禁成因的不同有所差異。

建議如果有發生漏尿或尿失禁的情況,要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後再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改善!迷思二:漏尿是老人才有的小毛病–尿失禁可能發生在各年齡,患者更可能罹患憂鬱症–國民社交癌 92.8%受訪民眾擔心漏尿會被異樣眼光看待本調查中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漏尿是老化正常現象,但調查同時也發現35-54歲中堅世代有高達50%的人曾經歷過漏尿問題,顯見尿失禁可能困擾各年齡層。

尿失禁因為對患者的生命沒有立即危害較不受大眾重視,但本次調查中發現,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民眾都認為一旦發生漏尿,最大的困擾會是憂鬱、焦慮、害怕與喪失自信等心理上的困擾。

研究指出,尿失禁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倍!此外,不僅是患者本身會因為尿失禁有沉重的心理壓力,照顧者也會因為照顧的對象有尿失禁而產生心理負擔,足可見尿失禁對患者及其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皆有重大的影響。

而尿失禁除了造成心理困擾外,也被稱作國民社交癌。

調查顯示,受訪民眾認為漏尿後的社交生活與人際互動會是一大困擾,92.8%受訪民眾都認為漏尿會被他人用異樣眼光看待。

很多長輩一旦有漏尿問題後,因為害怕出門在外發生漏尿、擔心漏尿被別人發現,開始減少與他人的互動、放棄原有的社交生活,甚至足不出戶,生活與人際關係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迷思三:衛生棉=漏尿墊??尿失禁攸關生活品質,用對方法就能找回自信的自己調查中還發現,有7成女性錯把衛生棉當漏尿墊,凸顯民眾對失禁產品認知不足,衛生棉及漏尿墊傻傻分不清楚的現象。

月經與漏尿有很大的差異,錯用護墊或衛生棉容易造成許多問題,包括:胯下悶濕搔癢、容易被他人聞到自己的尿味,進而影響人際關係與社交活動;正確使用漏尿專用產品,可以幫助漏尿婦女提升生活品質還有恢復自信。

添寧TENA北亞(台灣)銷售總監劉全益指出,漏尿專用護墊具有大量高分子吸收體,吸收能力高於一般衛生棉的八倍,瞬吸鎖水可避免外漏,也能減少悶濕、胯下搔癢等問題;添寧護妳墊所採用的高分子吸收體有獨特弱酸性設計,可有效抑制細菌滋生並中和尿液中的阿摩尼亞,減少異味。

若是漏尿的情況較為嚴重,添寧的敢動褲以其瞬吸無痕的特色,像內褲一樣服貼好穿脫,讓



3. 您有「尿失禁」的困擾嗎?

尿失禁是種症狀,是在不想、不要解尿的情況下,無法避免的發生滲尿的情形,而女性發生尿失禁又比男性多出一倍有餘。

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高齡人口增加,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