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血脂治療指引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宗旨為提升血脂異常及動脈硬化之基礎與臨床研究,加強動脈硬化之預防與治療,為提升及鼓勵國內血脂與動脈硬化等臨床、基礎相關 ...最新消息2017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全文下載)宣導影片會員登入SignIn登入會員忘記密碼?入會申請辦法年度活動行事曆Scheduler2021-01-05【競賽】_109年度「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獲獎公告2020-12-25【競賽】_109年度「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及「戒菸衛教師」頒獎典禮暨「對抗動脈粥狀硬化大集合」研討會2020-10-15【國民健康署計畫】_心血管疾病照護品質訓練_線上課程More國際學術資料Events2021-02-19APCMS20212020-11-28APSAVD-Webinar2019-10-22APSAVD2019Congress媒體報導More



2. ::消防電子報資料庫::衛生保健::新版血脂治療指引告訴你注意 ...

新版血脂治療指引告訴你注意血脂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血脂控制第一步是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如果長期下來血脂仍偏高,醫師即會考慮加上降血脂藥物 ...消防電子報資料庫::衛生保健列印|放大字體|關閉視窗新版血脂治療指引告訴你注意血脂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血脂控制第一步是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如果長期下來血脂仍偏高,醫師即會考慮加上降血脂藥物控制。

文/郭冠億攝影/郭冠億問:我本身有糖尿病,平時有按時就醫並服用控制血糖藥物,最近的抽血檢查中,血糖及血壓在標準值內,而低密度膽固醇報告為110mg/dl,醫師告訴我因為糖尿病的關係,LDL-C數值最好控制在小於100mg/dl比較好,請問血脂控制會因為有沒有疾病而有不同標準嗎?答:在每年政府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之中,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皆長年位居第2、3位,這些疾病其實都與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很大的關連性。

在201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7大醫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聯合推出了「新版血脂治療指引」,希望藉由這份指引調整對於高風險族群治療血脂的目標值,有效降低心血管的併發症,減少因心臟及腦血管疾病所導致的生命危險。

血脂--俗稱血油,指的是血液中流通的脂肪。

血脂在維持人體機能是必要的物質,但過多的血脂就有可能堆積在血管壁,容易造成血管硬化、狹窄,阻礙血液流通,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心絞痛、周邊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等急症發生!血液中的血脂指數包含有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低密度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脂,其中以低密度膽固醇LDL要特別注意,LDL又被稱為壞的膽固醇,為體內血管硬化、阻塞的元兇,數值應降得愈低愈好,因此,新版的血脂治療指引特別針對低密度膽固醇LDL訂定控制目標,乃依疾病風險訂定各自的血脂目標來治療,以期降低心血管及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部缺氧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LDL應控制低於100mg/dL;急性冠心症候群、穩定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併心血管疾病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LDL應控制低於70mg/dL;糖尿病併急性冠心症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LDL應考慮控制低於55mg/dL。

除了有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家族性疾病需嚴謹控制壞膽固醇外,一般健康族群的壞膽固醇LDL最好也不要超過100mg/dl。

高血脂雖然不會對人體產生立即性的傷害,但長期血脂過高就有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民眾不可輕忽。

平時的血脂控制第一步是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如控制體重、戒菸、採取得舒DASH飲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等飽和性脂肪及總脂肪含量低的食物為主),如果長期下來血脂仍偏高的話,醫師即會考慮加上降血脂藥物控制。

現在的降血脂藥物安全性高也具有不錯的療效,只要配合醫師指示,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的數值,就能有效避免血脂過高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筆者現為醫學中心藥劑部急診藥師)(106年7月7日)..............................消防影音新聞台著作權均屬「內政部消防署」,若對消防影音新聞台的內容有任何疑問,請email至[email protected]

內政部消防署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3段200號8樓電話:(02)8911-4119,免付費電話:0800-033119政風檢舉信箱:新店郵政10542號信箱政風檢舉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3. 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新陳代謝, 糖尿病 ...

... 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聯合推出「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下修血中膽固醇控制標準。

Skiptocontent案例:45歲陳先生,本身沒有高血壓跟糖尿病,有抽菸習慣,一天一包,抽了20幾年;事業有成,台灣、中國兩邊都有工廠,一周內有兩三天都要交際應酬,唯一的運動習慣主要是打高爾夫。

今年暖冬,但日夜溫差有時略大,某一晚聚餐場合,突然急性胸痛,就像石頭整個壓在胸口上面,伴隨著呼吸急促、冒冷汗、眩暈。

現場目擊朋友看到,趕緊叫救護車,迅速送到台南OO醫學中心。

在急診科陳醫師跟全人醫療科葉醫師的合作下,聯絡了心臟科黃醫師,緊急安排心導管。

心導管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都有狹窄的情況,其中左主冠狀動脈疾病嚴重阻塞;醫師們與家屬溝通後,替陳先生進行了支架置放手術。

而後,陳先生的抽血報告顯示,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高達220mg/dL,超出正常值許多。

經過這次心肌梗塞事件,陳先生戒了菸,同時也在醫師的指示下,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

高血脂、高血糖跟高血壓,可說是難兄難弟;這三個疾病,造就了心臟跟腦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十大死因排行榜前段班。

根據統計,台灣的高血脂患者高達400萬人,遠比糖尿病患還要多!若沒有特別抽血檢查,大部分的患者幾乎無法得知血液中的血脂指數(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更不可能進一步積極控制。

即便有服用藥物,全台的血脂達標率仍差強人意。

201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七大醫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聯合推出「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下修血中膽固醇控制標準。

血中膽固醇的控制原則,健康成人男性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應控制在240mg/dL以下,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在160mg/dL以下。

若合併其他風險因子,則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目標。

1.「糖尿病」: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

2.「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部缺氧」: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

3.「急性冠心症候群&穩定冠狀動脈疾病」:低密度膽固醇<70mg/dL。

4.「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膽固醇<70mg/dL。

5.「糖尿病+急性冠心症」:低密度膽固醇<55mg/dL,可以考慮。

6.「慢性腎臟病(Stage3a-5,腎絲球過濾率<60mL/min/1.73m2)」: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時,開始治療。

7.「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1)小孩:<135mg/dL(2)成人:<100mg/dL(3)有心血管疾病:<70mg/dL。

總結中膽固醇的控制,需根據不同風險因子,設定不同的目標。

按時服用藥物,對一些患者或許有難度,為什麼呢?因為「吃藥」並不是他(她)的剛性需求。

身為醫療人員,或許可以教育患者以下的概念:「把身體當作本金,每天按時吃藥,就能夠讓健康生利息;本金加上每日的複利累積,許多年之後,重視自己健康的人,將比不在乎的人更為富有」。

*參考資料: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有任何想法歡迎《發表迴響》⬇️相關文章導覽←Previous文章Next文章→發表迴響取消回覆關於我葉峻榳醫師,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專攻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熱愛運動,朝著整合「醫學」與「運動」的目標,幫助人們變得更強壯。

FacebookYoutube訂閱電子報Pleaseleavethisfieldempty姓名(暱稱)Email*檢查您的收件箱或垃圾郵件文件夾以確認您的訂閱。

醫學網站戴大為醫師–骨科魂魏君卉醫師–微創女醫楊智鈞醫師–開心俠醫侯鐘堡醫師–痠痛堡健室夢娜:運動/學習/探索人生蔡蕙羽–物理治療師選單戴大為醫師–骨科魂魏君卉醫師–微創女醫楊智鈞醫師–開心俠醫侯鐘堡醫師–痠痛堡健室夢娜:運動/學習/探索人生蔡蕙羽–物理治療師推薦網站葉峻榳醫師蔡昆洲律師D-U設計工作室選單葉峻榳醫師蔡昆洲律師D-U設計工作室聯繫我讓我了解您的身體狀況,幫助您變得更健康!開始行動©Copyright 2020葉峻榳診所AllRightsReserved|網頁設計:網站帶路姬工作室|設計師:SandyChen|法



4. 2018年AHA/ACC血脂治療指引– 糖尿病筆記

在上週於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上,發表了新版的血脂治療指引。

這份指引是由包括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內的許多醫學會所 ...SkiptocontentPostauthor:黃峻偉醫師Postpublished:18/11/16Postcategory:心血管疾病/治療指引/血脂管理在上週於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上,發表了新版的血脂治療指引。

這份指引是由包括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內的許多醫學會所共同討論。

距離上一次2013年的治療指引,已經有5年的時間。

這份指引根據新的資料,又有所調整。

在2013年的治療中,將病患分成四個不同的風險族群做不同用藥建議。

在2018年中,則加入了更明確的治療目標。

這篇指引內容非常多,在這邊我僅擷取開頭的「10個重點整理」(10Take-HomemessagetoReduceRiskof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ThroughCholesterolManagement),JACC期刊所整理的流程圖,以及statin強度等三個部分,其餘章節請參考文末所附的指引原文。

10個重點整理1.對於所有人來說,終身強調對心臟健康有幫忙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減少所有年齡層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

在較年輕的族群,健康生活習慣能預防ASCVD的因子產生,進而減少ASCVD產生。

在20到39歲之間的年輕人,評估終生的風險能加強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風險討論,進而強調積極的生活習慣改變。

在所有年齡層,生活習慣治療是代謝症候群治療的首要介入項目。

2.已罹患ASCVD的病患,使用高強度的statin或是最高忍受量的statin來減少LDL。

使用statin下降越多的LDL,能減少越多的風險。

使用最高忍受量的statin來下降LDL至少50%以上。

3.非常高風險的ASCVD患者,在LDL目標低於70mg/dL以下,除了statin外,可以加上其他非statin類的降血脂用藥。

非常高風險族群包括了發生過多次ASCVD事件病史者,或是發生過一次ASCVD事件同時伴隨有多個高風險狀態。

在非常高風險族群,當使用了最高劑量的statin後,LDL仍然大於70mg/dL者,可以加上ezetimibe來達到目標。

如果使用了這兩者治療仍然未讓LDL達到小於70mg/dL目標,可以加上PCSK9抑制劑,雖然長期(>3年)的效果還不確定,而且效價比低。

4.如果病患有原發性高血脂症(LDL>=190mg/dL)而沒有計算過10年的ASCVD風險,可以在不計算10年ASCVD風險下,直接給高強度statin。

如果治療後LDL仍然大於等於100mg/dL,可給予ezetimibe。

如果在兩者治療後,病患LDL仍然大於等於100mg/dL而且伴隨多個ASCVD風險因子,可考慮加上PCSK9抑制劑,雖然長期(>3年)的效果還不確定,而且效價比低。

5.40到75歲之間的糖尿病患者,LDL大於等於70mg/dL以上者,可以在不計算10年ASCVD風險下,給予中強度statin。

然而,高危險群的糖尿病病患,特別是50到75歲之間,有多重ASCVD風險因子者,可以考慮給高強度statin讓LDL下降50%以上。

6.40到75歲的一般患者,作為初級預防,需要醫病風險討論來決定是否給藥。

風險討論包括了病患的主要風險因子(抽煙,血壓增加,LDL數值,糖化血色素,以及計算的10年ASCVD風險)以及是否有風險強化者,使用statin治療以及生活習慣調整的好處,使用藥物的缺點以及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statin使用的花費以及病患價值觀等等,以共享決策方式做討論。

7.40到75歲,沒有糖尿病,LDL大於等於70mg/dL且10年ASCVD風險在7.5%以上,在與病患討論後,可考慮使用中強度statin。

如果伴隨有風險強化者,偏向statin治療。

如果風險狀態不確定,可計算冠狀動脈硬化評估(CAC)。

如果statin開始使用,減少LDL30%以上,如果10年ASCVD風險大於20%,減少LDL50%以上。

8.40到75歲,沒有糖尿病,LDL大於等於70mg/dL且10年ASCVD風險在7.5%到19.9%



5. 2018 年美國心臟學會發表新版血脂治療指引

在2013 年的血脂治療指引中,特別強調高血脂患者的治療應依據其治療目標選擇適當強度的Statin 藥物,並將病患分為四個不同的風險族群做不同用藥建議:(1) 患有 ...2018年美國心臟學會發表新版血脂治療指引第一手醫學  時隔5年,美國心臟學會(AHA/ACC)於2018年11月釋出了新版的血脂治療指引。

在2013年的血脂治療指引中,特別強調高血脂患者的治療應依據其治療目標選擇適當強度的Statin藥物,並將病患分為四個不同的風險族群做不同用藥建議:(1)患有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a的病患,包含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及周邊血管疾病(2)LDL>190mg/dL(3)40-75歲,LDL介於70-189mg/dL的糖尿病病患(4)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b高於7.5%的病患。

在2018年血脂治療指引中,則加入了更明確的治療目標,依據Statin的藥效強度分為強效、中效和弱效三大類,分別對應的藥物及適用的族群如下表:備註:a.ASCVD全名為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

b.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依據「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量表」。

c.風險強化者包括家族史有早發的ASCVD、持續LDL≧160mg/dL、代謝症候群、慢性腎病變、子癲前症病史、提早停經、慢性發炎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慢性HIV感染、高風險族裔、持續三酸甘油脂≧175mg/dL…等。

回文章列表首頁永信藥訊2018年美國心臟學會發表新版血脂治療指引



6. 2017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出爐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 ... 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等七大醫學會聯合製訂出「2017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並 ...第2017期106/5.29~6.4 2017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出爐 ◎文╱彰化縣記者王奕山 在台灣由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高脂血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等七大醫學會聯合製訂出「2017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並取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共識,發表於臺灣醫誌。

不同於美國國家脂質協會(NationalLipidAssociation,NLA)和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只依據病患風險給藥後就不用追蹤,國內目前仍採較嚴謹的作法,強調首要控制目標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再依疾病風險訂定各自的血脂目標來治療,以降低心、腦血管的併發症。

血脂控制的第一步是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限鹽、酒、減重、戒菸、運動、得舒飲食)。

經過12周後仍無法達標者,可考慮降血脂用藥(六大類)。

指引中提到依病患疾病風險訂定相對應的治療目標。

(右表)有新版血脂指引,經實證醫學挑選出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血脂,一定可造福更多病患,降低心血管併發症,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回首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