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新陳代謝, 糖尿病 ... | 新版血脂治療指引

... 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聯合推出「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下修血中膽固醇控制標準。

Skiptocontent案例:45歲陳先生,本身沒有高血壓跟糖尿病,有抽菸習慣,一天一包,抽了20幾年;事業有成,台灣、中國兩邊都有工廠,一周內有兩三天都要交際應酬,唯一的運動習慣主要是打高爾夫。

今年暖冬,但日夜溫差有時略大,某一晚聚餐場合,突然急性胸痛,就像石頭整個壓在胸口上面,伴隨著呼吸急促、冒冷汗、眩暈。

現場目擊朋友看到,趕緊叫救護車,迅速送到台南OO醫學中心。

在急診科陳醫師跟全人醫療科葉醫師的合作下,聯絡了心臟科黃醫師,緊急安排心導管。

心導管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都有狹窄的情況,其中左主冠狀動脈疾病嚴重阻塞;醫師們與家屬溝通後,替陳先生進行了支架置放手術。

而後,陳先生的抽血報告顯示,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高達220mg/dL,超出正常值許多。

經過這次心肌梗塞事件,陳先生戒了菸,同時也在醫師的指示下,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

高血脂、高血糖跟高血壓,可說是難兄難弟;這三個疾病,造就了心臟跟腦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十大死因排行榜前段班。

根據統計,台灣的高血脂患者高達400萬人,遠比糖尿病患還要多!若沒有特別抽血檢查,大部分的患者幾乎無法得知血液中的血脂指數(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更不可能進一步積極控制。

即便有服用藥物,全台的血脂達標率仍差強人意。

201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七大醫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聯合推出「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下修血中膽固醇控制標準。

血中膽固醇的控制原則,健康成人男性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應控制在240mg/dL以下,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在160mg/dL以下。

若合併其他風險因子,則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目標。

1.「糖尿病」: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

2.「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部缺氧」: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

3.「急性冠心症候群&穩定冠狀動脈疾病」:低密度膽固醇<70mg/dL。

4.「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膽固醇<70mg/dL。

5.「糖尿病+急性冠心症」:低密度膽固醇<55mg/dL,可以考慮。

6.「慢性腎臟病(Stage3a-5,腎絲球過濾率<60mL/min/1.73m2)」: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時,開始治療。

7.「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1)小孩:<135mg/dL(2)成人:<100mg/dL(3)有心血管疾病:<70mg/dL。

總結中膽固醇的控制,需根據不同風險因子,設定不同的目標。

按時服用藥物,對一些患者或許有難度,為什麼呢?因為「吃藥」並不是他(她)的剛性需求。

身為醫療人員,或許可以教育患者以下的概念:「把身體當作本金,每天按時吃藥,就能夠讓健康生利息;本金加上每日的複利累積,許多年之後,重視自己健康的人,將比不在乎的人更為富有」。

*參考資料: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有任何想法歡迎《發表迴響》⬇️相關文章導覽←Previous文章Next文章→發表迴響取消回覆關於我葉峻榳醫師,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專攻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熱愛運動,朝著整合「醫學」與「運動」的目標,幫助人們變得更強壯。

FacebookYoutube訂閱電子報Pleaseleavethisfieldempty姓名(暱稱)Email*檢查您的收件箱或垃圾郵件文件夾以確認您的訂閱。

醫學網站戴大為醫師–骨科魂魏君卉醫師–微創女醫楊智鈞醫師–開心俠醫侯鐘堡醫師–痠痛堡健室夢娜:運動/學習/探索人生蔡蕙羽–物理治療師選單戴大為醫師–骨科魂魏君卉醫師–微創女醫楊智鈞醫師–開心俠醫侯鐘堡醫師–痠痛堡健室夢娜:運動/學習/探索人生蔡蕙羽–物理治療師推薦網站葉峻榳醫師蔡昆洲律師D-U設計工作室選單葉峻榳醫師蔡昆洲律師D-U設計工作室聯繫我讓我了解您的身體狀況,幫助您變得更健康!開始行動©Copyright 2020葉峻榳診所AllRightsReserved|網頁設計:網站帶路姬工作室|設計師:SandyChen|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