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出爐 | 新版血脂治療指引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 ... 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等七大醫學會聯合製訂出「2017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並 ...第2017期106/5.29~6.4 2017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出爐 ◎文╱彰化縣記者王奕山 在台灣由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高脂血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腎臟醫學等七大醫學會聯合製訂出「2017新版血脂治療指引」並取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共識,發表於臺灣醫誌。

不同於美國國家脂質協會(NationalLipidAssociation,NLA)和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只依據病患風險給藥後就不用追蹤,國內目前仍採較嚴謹的作法,強調首要控制目標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再依疾病風險訂定各自的血脂目標來治療,以降低心、腦血管的併發症。

血脂控制的第一步是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限鹽、酒、減重、戒菸、運動、得舒飲食)。

經過12周後仍無法達標者,可考慮降血脂用藥(六大類)。

指引中提到依病患疾病風險訂定相對應的治療目標。

(右表)有新版血脂指引,經實證醫學挑選出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血脂,一定可造福更多病患,降低心血管併發症,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回首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