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衞生防護中心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可影響哺乳類動物,例如狗、貓、狐類、蝙蝠和人類。

傳播途徑. 當人類被受感染 ...Skiptocontent狂犬病狂犬病2019年12月3日病原體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可影響哺乳類動物,例如狗、貓、狐類、蝙蝠和人類。

傳播途徑當人類被受感染動物咬傷或抓傷,或傷口被舐後,動物唾液內的病毒經傷口侵入人體,沿神經傳播到腦部,造成腦炎。

狂犬病也可以通過吸入含病毒的霧氣或通過移植受感染的器官傳播,但情況相當罕見。

潛伏期潛伏期通常是2至3個月,但亦有可能是1星期以內至超過1年。

病徵狂犬病初期的病徵並沒特異性,與流感病徵相似,包括疲倦、發燒或頭痛,可能持續數天,受傷部位附近可能有麻痺或刺痛。

數天後患者會出現焦慮、神志不清、咽喉肌肉痙攣、癱瘓、昏迷和死亡。

治理方法當病徵出現後,狂犬病一般會致命,醫生會對患者施以支援性治療。

預防方法狗主必須替其狗隻領取牌照及接種狂犬病預防疫苗。

避免與不明來歷的動物接觸,包括狗、貓、猴子等。

傷前或傷後接種預防疫苗和徹底清洗傷口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被動物咬傷後,盡速用梘液和清水清洗傷口,然後前往附近的急症室接受治療。

如有需要,醫生會為傷者提供傷後疫苗注射。

傷前接種預防疫苗宜用於到訪高風險地區並長期逗留的旅客,短期到訪偏遠和缺乏醫療設施的鄉村地方的旅客,或從事大量戶外活動或高風險活動(例如遠足、長途步行、踩單車、處理動物及參觀蝙蝠洞穴)的旅客。

如要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衞生署旅遊健康服務網頁。

 



2. 10 項不可不知的狂犬病資訊

身為全球全方位狂犬病疫苗生產商,我們也深感自己有責任積極地提高這類人畜共通疾病的認識與預防。

1. 何謂狂犬病?



3. 防疫專區/狂犬病防疫專區–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認識疾病》. *狂犬病介紹(第一類傳染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高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 ...防疫專區公會簡介台灣醫界雜誌會員服務醫師繼續教育團體保險台灣醫療典範廳影片專區會議紀錄首頁防疫專區狂犬病防疫專區《認識疾病》*狂犬病介紹(第一類傳染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高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

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幼童。

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的病例,2002年及2012年各發生一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2013年發生一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

1961年後不再有動物病例,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3年公布國內野生鼬獾與錢鼠檢出狂犬病毒,並將將南投縣魚池鄉、水里鄉、鹿谷鄉、國姓鄉、仁愛鄉、信義鄉、竹山鎮、草屯鎮、埔里鎮與中寮鄉、雲林縣古坑鄉、臺東縣東河鄉、臺東市、成功鎮、海瑞鄉、延平鄉、關山鎮、池上鄉與卑南鄉、臺中市新社區、霧峰區、大里區、東勢區、太平區與和平區、臺南市南化區、楠西區、六甲區、大內區、龍崎區與東山區、高雄市田寮區、旗山區、美濃區、燕巢區、六龜區、阿蓮區與甲仙區、嘉義縣番路鄉、竹崎鄉、阿里山鄉與中埔鄉、花蓮縣卓溪鄉、池上鄉與玉里鎮、屏東縣瑪家鄉與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各縣市山地鄉清單)。

(2013/8/28更新)*疾病總覽致病原狂犬病毒(rabiesvirus)是一種桿狀病毒,Lyssavirus屬。

所有這一屬的病毒抗原皆相近,但使用單株抗體或核酸排序,可以區別源自不同地區或動物的病毒。

流行病學本病之發生屬全球性,主要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小孩。

狂犬病原屬動物的疾病。

目前無動物狂犬病病例之地區為西太平洋地區、大部分的澳洲、西歐許多國家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國家。

臺灣狂犬病疫情:1947年該病從上海傳入臺灣,在1948年4月15日由林宗義醫師在臺北市臺大醫院發現第一個狂犬病病例,其後陸續有病例發生,其中以1951年發生238例,及1952年發生102例為最多,透過家犬接種、捕殺野狗等控制動物傳染窩的措施,自1959年起臺灣地區即不再有人的病例,1961年1月後即未再出現動物的病例,2002年曾有一例來自中國大陸之境外移入病例,2013年於南投及雲林縣部分鄉鎮發現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毒之情形。

傳染方式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即從已感染動物的唾液中隨著抓、咬而進入人體(偶而經由皮膚的傷口、黏膜)。

故被感染狂犬病的動物的爪子抓傷也是危險的,其原因是動物會舔牠們的腳。

人類患者之唾液也有病毒,理論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是有可能的,但至今尚無病例報告。

亦曾發生死於中樞神經疾病病患,經角膜捐贈,傳染狂犬病至受贈者。

蝙蝠群居的山洞或實驗室有可能經空氣傳染。

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

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對本病都有感受性,但與病毒株別有關。

預防方法(一)動物咬傷後預防措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於1992年的狂犬病專家委員會第8次報告,及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第一步必須:立即清潔及沖洗傷口(急救):就是立即及徹底地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鐘,然後以70%酒精或優碘消毒。

除非萬不得已,不要縫合傷口。

縫合傷口前,以免疫血清浸潤局部傷口;縫合儘可能地寬鬆,不可影響血液或其他分泌物順暢地流出。

(二)特殊免疫措施:被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咬傷後,儘快地將人類免疫球蛋白(HRIG)浸潤於傷口(傷口嚴重者),以中和病毒,並於另一不同部位,接種疫苗,引發其自動免疫力。

被動免疫: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只可單劑使用,使用劑量20IU/kg,儘可能地以浸潤傷口為主,剩餘之免疫球蛋白注射部位應盡量遠離疫苗施打處。

若兒童多處咬傷,可以無菌鹽水2~3倍稀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浸潤量足夠。

主動免疫:疫苗最好於三角肌部位以肌肉注射方式接種五劑;第一劑



4. 緊急!遠離狂犬病, 你不可不知

疾病管制署目前將發現疫情的魚池鄉、鹿谷鄉、古坑鄉、東河鄉及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加強犬貓的狂犬病疫苗注射,同時也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緊急!遠離狂犬病,你不可不知收藏圖片來源/康健雜誌瀏覽數48,7572013/08/01·作者/曾沛瑜·出處/康健雜誌第177期放大字體狂犬病發病後的致死率高達百分之百。

如何遠離?不慎被動物抓咬傷後又該如何處置才能遠離風險?告別狂犬病半世紀後的今天,台灣再度淪為疫區。

​今年6月,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龐飛檢出三隻去年死掉的鼬獾感染狂犬病,證實台灣出現疫情,今年7月底,台東一名男子在家被鼬獾攻擊,將動物屍體送驗後也發現帶有狂犬病病毒,正式敲響警鐘。

自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分別在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台東縣東河鄉發現感染狂犬病的鼬獾,是否意味著疫情大量擴散?「這有待更多疫情及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彙集,才能研判證實,」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暨附設動物醫院院長劉振軒態度保留。

劉振軒提到,30餘年來中華民國獸醫病理學會每個月都有全省病理人員蒐集各地區病例來討論,至今尚未遇過狂犬病的案例,「若過去真有疫情或案例發生,應該在每月例行討論會中有獸醫病理醫師提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趙磐華說明,台灣自1999年開始針對犬貓做狂犬病監控,2008年開始監控蝙蝠,直至2013年,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呼籲下開始監控野生動物,因而發現一隻染病鼬獾,龐飛進一步針對先前死亡的鼬獾檢體做回溯性調查,才發現另外兩隻。

疾病管制署目前將發現疫情的魚池鄉、鹿谷鄉、古坑鄉、東河鄉及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加強犬貓的狂犬病疫苗注射,同時也請巡山員遇到像鼬獾這種食肉目小動物就需循通報管道,送到淡水的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試圖堵成一條防疫線。

人畜共通疾病,致死率百分百狂犬病是人畜共通的疾病,所有溫血動物都有可能感染,它之所以駭人,在於發病後高達百分之百的死亡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5萬5千個死亡病例。

狂犬病病毒一般經由唾液傳染,若遭感染動物咬傷,便有可能染病,而病毒進入傷口後,會先在肌肉繁殖,進而由周邊神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再進一步擴散到腦、唾液腺、眼角膜等其他部位,劉振軒解釋。

人類一旦染病,潛伏期從1至3個月不等,偶爾短於7天,最長可達7年以上,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布的多寡、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等因素而定。

發病後,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等,持續數天後,病患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到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痙攣,出現恐水症狀(所以狂犬病又稱為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如果是動物遭到感染,前兩三天的前驅期會開始出現跟過去不同的行為,進入興奮期後會變得焦躁、有攻擊性,最後才進入麻痺期,昏睡死亡,這也是為什麼台東那隻染病的鼬獾會闖入民宅、攻擊人,之後又突然死掉。

三大原則,遠離狂犬病狂犬病致死率雖高,卻有許多有效方法能夠免於威脅。

「大家不必慌成一團,」劉振軒呼籲。

以美國本土監控的狂犬病疫情為例,在2010年送檢的十幾萬件個案中,發現有6154隻動物、2個人感染狂犬病,其中感染狂犬病的動物有92%來自野生動物(歷年來平均都在90%以上),最常見的分別是浣熊、臭鼬、蝙蝠,至於感染的2個人則是被蝙蝠攻擊。

為什麼這麼多動物罹患狂犬病,傳染給人的卻不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狂犬病幾乎都由動物傳染給人,只要人類經常接觸的動物沒有狂犬病,罹病的機率就會降到很低,所以想遠離狂犬病其實是有方法的:1.與人親近的動物要打狂犬病疫苗。

一般寵物出生3~6個月就需施打狂犬病疫苗,之後每年要再補強一次才能維持效力。

目前6個月大的寵物施打率約有七~八成,一歲半後的施打率則不到四成。

劉振軒呼籲,不要忽略疫苗的重要性,一針只要200元,卻是最有效預防狂犬病的方法,一般動物醫院皆可接種。

而目前市面約有30萬劑動物用疫苗流通,政府為控制疫情握有10萬劑疫苗,預計8月底會再進口20萬劑。


5.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會經由周圍神經系統侵犯腦部。

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

WHO的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計畫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 ...showmt-UNREGISTEREDVERSIONGotocontentMainmenu最新消息TAF證書醫事檢驗師介紹醫檢團隊現狀組織架構業務職掌諮詢服務服務窗口壁報論文2015年度2014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專業文章文章目錄醫檢師廣播電台FM99.1檢驗手冊各類檢體容器檢體採集須知衛教園地衛教影片衛教海報網站連結網站連結活動剪影醫檢師節醫檢師公會研習會大山牧場聯歡會狂犬病-黃群翔一.前言: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高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

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幼童。

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的病例,2002年及2012年各發生一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2013年發生一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

1961年後不再有動物病例,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3年公布國內野生鼬獾、錢鼠與狗檢出狂犬病毒,並將檢出狂犬病陽性動物之鄉鎮市區與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風險地區。

二.介紹及流行病學:  狂犬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傳染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部發炎。

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腦-脊髓)被病毒破壞,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和體液中,絕大部份通過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狂犬病亦可以以麻痺方式出現,令患者顯得沉默內向。

亦有未經確認的實例表明病毒可經飛沫由黏膜或呼吸道傳染,在探索有狂犬病蝙蝠的洞穴時被含有蝙蝠糞便的飛沫感染。

最終死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的臟器衰竭、呼吸衰竭。

但是只要及時的接種疫苗,一般都能誘發機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消滅病毒。

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

  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一至三個月,但因人而異的程度相當大:長可長至一年,短可短到一週內,一旦症狀出現,狂犬病的致命率幾乎百分之百。

狂犬病症狀出現所花的時間主要受病毒侵犯至中樞神經系統的時間所影響。

  狂犬病通常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都可能感染,染病動物的唾液在與其他動物或人類的黏膜接觸時也具有傳染力。

哺乳動物中,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都可能染病,如人、貓、狗、雪貂、鼬獾、貉、浣熊、臭鼬、狐狸、狼、熊、蝙蝠還有馬。

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案例都是被染病犬隻咬傷(>99%),在美國,蝙蝠則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狗造成的案例<5%)。

齧齒目動物如松鼠、花栗鼠及天竺鼠等極少感染狂犬病(除海狸外),故被齧齒動物如鼠咬傷後應尋求專業建議,適當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要注射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病毒會經由周圍神經系統侵犯腦部。

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

  WHO的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計畫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

對於感染狂犬病高風險者,一般建議在暴露於危險前施打疫苗。

高風險者包括工作需要與蝙蝠接觸者與長期在狂犬病盛行的國家工作者。

針對已經暴露狂犬病的患者,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都能在症狀出現前阻止疾病的繼續惡化。

被動物咬傷後以清水、肥皂、優碘、或人體用清潔劑清洗傷處十五分鐘或許可殺死病毒,並在某種程度上有效防止病毒傳播。

狂犬病患者發病後存活率不高,僅有少數狂犬病發病者能在接受密集的密爾沃基療法後存活。

  狂犬病每年在全世界造成二萬六千到五萬五千人死亡,當中有多於95%發生在亞洲與非洲,死亡病例絕大多數(97%)由狗引起。

除了南極洲外,狂犬病遍布世界其他六大洲中的一百五十餘個國家。

有三十億人居住在仍有狂犬病的國家中。

狂犬病從一個人



6. 被狗咬到,會得狂犬病死翹翹嗎?

「醫師,我剛在公園散步時,被路旁的野狗咬傷!我需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被狗咬到,會得狂犬病死翹翹嗎?外傷科   林聰穎主治醫師(101年6月)一早就開始忙碌的急診外傷區,不約而同有兩名被狗咬傷的病患來就醫。

病患甲:「醫師,我剛在公園散步時,被路旁的野狗咬傷!我需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病患乙:「我是被鄰居養的雪瑞納咬傷,雖然他說每年都有帶狗接種狂犬病疫苗,但我還是很擔心!」狂犬病屬於第一類法定傳染病,是一種Lyssavirus屬的桿狀病毒,哺乳類動物,如犬、貓、猴子、蝙蝠、浣熊、狐狸等,都是傳染媒介。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每全球約有55,000名狂犬病死亡病例,且其中95%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印度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數超過三萬人,中國大陸則居亞洲國家中第二名。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管制局,共同發起9月28日為「世界狂犬病日」,希望全球重視狂犬病的預防與控制,使其成為歷史。

台灣透過家犬疫苗接種與野狗捕殺等措施,早自1959年起,就未再有人的病例發生,1961年起,亦未再發現動物病例。

依據98年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公告,台灣與日本、澳洲、紐西蘭、夏威夷、英國、瑞典、冰島、挪威(Svalbard群島除外),同列為非疫區,但其餘國家仍屬於狂犬病疫區。

犬、貓等動物,在狂犬病發病前3至7天,以及整個病程都具有傳染力。

遭受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時,狂犬病病毒會經由其唾液傳染至人類。

潛伏期多為3至8週,初期症狀包括非特異性的發熱、頭痛、喉嚨痛、咳嗽、厭食、嘔吐、呼吸不適、虛弱、焦慮等,同時傷口處會有異樣感;持續數天後,出現麻痺、吞嚥困難、咽喉肌肉痙攣、抽搐等症狀。

患者在2∼6天內,可能會因呼吸麻痺而致死。

臨床表現為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致死率幾乎達100%。

出國工作、旅遊時,應避免與狗、貓或野生動物接觸。

如不慎在疫區遭到動物咬傷,傷口應以清水沖洗15分鐘,再以優碘或酒精消毒。

就醫進一步治療時,由醫師評估,除施打破傷風類毒素,必要時考慮注射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umanRabiesImmunoglobulin,HRIG)和狂犬病疫苗。

如果確定遭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咬傷,應立即給予HRIG0.5cc直接浸潤傷口以中和病毒,如有多餘的HRIG,再依照體重(20IU/Kg)做肌肉注射,此為被動免疫。

同時於另一側肢體,注射狂犬病疫苗,於7-10天內產生主動免疫。

狂犬病疫苗共需接種五次,咬傷後隨即注射,並於第3、7、14、28天各注射一劑。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定期自國外專案進口儲備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提供在國外疫區被狗或其他哺乳類動物咬傷者施打。

回國入境時,應主動通知機場檢疫官(主動咬傷通報),轉介至疾管局國際預防接種委辦醫院就醫,完成五劑狂犬病疫苗注射。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犬、貓應施打狂犬病疫苗,且疫苗注射率達到百分之七十,才能實際發揮防疫的圍堵效果,並不是積極推廣人類狂犬病疫苗接種。

最後建議國人至疫區,不要與當地犬、貓、野生動物接觸,才是上上之策。

【回本期目錄】



7.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 ...狂犬病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1.中華民國72年1月19日總統令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條例」,茲將「狂犬病」列為法定傳染病。

2.中華民國88年6月23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142740號令修正公布原名稱「傳染病防治條例」為「傳染病防治法」,茲將「狂犬病」修正為第一類傳染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

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幼童。

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的病例,2002年及2012年各發生一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2013年發生一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

1961年後不再有動物病例,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3年7月起確認國內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毒,目前國內疫情侷限於鼬獾、白鼻心等野生動物,並將檢出狂犬病陽性動物之鄉鎮市區(狂犬病陽性動物分佈圖)與其他鄉鎮,列為狂犬病風險地區(陽性鼬獾分布鄉鎮)。

疑似狂犬病暴露後免疫球蛋白與疫苗接種對象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全臺儲備HRIG之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疑似狂犬病動物咬傷傷口處理等實務 疾病資訊疾病介紹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新聞稿致醫界通函統計資料查詢國際重要疫情鼬獾陽性案例分布鄉鎮資料地方動物防疫機關通報資訊行政院農委會狂犬病監測結果更多...重要指引及教材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狂犬病防治工作手冊狂犬病核心教材醫療(事)機構照護狂犬病例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國際狂犬病非疫區國家狂犬病病毒實驗研究或臨床檢驗之實驗室生物安全規定2013年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階段性報告(精簡版)因應2013年狂犬病疫情防疫工作紀實相關法規更多...治療照護疑似狂犬病或麗沙病毒感染動物抓咬傷臨床處置指引病人及接觸者處理病人之治療照護狂犬病傷口處理臨床處置指引(themedicalofWisconsin第4.0版)HPAguidelinesonmanagingrabiespost-exposureprophylaxisJanuary2013更多...疫苗與HRIG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儲備醫院疑似狂犬病暴露後免疫球蛋白與疫苗接種對象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紀錄卡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衛教資訊人用暴露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使用表RabiesVaccine:WHOpositionpaper2018UseofaReduced(4-Dose)VaccineScheduleforPostexposureProphylaxistoPreventHumanRabies更多...狂犬病Q&A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更多...研究出版圖書疫情報導更多...:::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8. 狂犬病防治-Q&A /疾病管制署資訊專區

A: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神經性疾病,通常在哺乳動物間傳播,人類因為接觸染病動物唾液而感染。

Q: 狂犬病的流行概況為何? A:全球每年約有55,000人死於狂犬病, ...:::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2年衛生福利部新聞7月新聞狂犬病防治-Q&A/疾病管制署資訊專區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建檔日期:102-07-29更新時間:102-07-29Q:什麼是狂犬病?A: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神經性疾病,通常在哺乳動物間傳播,人類因為接觸染病動物唾液而感染。

Q:狂犬病的流行概況為何?A:全球每年約有55,000人死於狂犬病,亞洲及非洲占大多數。

亞洲國家中以印度、中國大陸及印尼病例數最多,印度每年死亡人數約20,000人,中國大陸每年死亡約2,000人。

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本土人類病例,2002年、2012年、2013年各發生1例分別自中國大陸或菲律賓之境外感染病例。

1961年後未再出現動物的病例,但2013年於南投縣、雲林縣、臺東縣、台中市、臺南市及屏東縣部分鄉鎮發現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毒之情形。

Q:狂犬病的傳播途徑?A: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而感染。

Q:請問狂犬病會人傳人嗎?A: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

但曾發生因接受狂犬病感染患者捐贈器官導致受贈者感染狂犬病的案例。

Q:那些動物會傳播狂犬病病毒?A:各種哺乳動物(如狗、貓、蝙蝠等)均可感染並傳播狂犬病。

Q:狂犬病病毒如何侵犯人體?A:被抓咬傷後,病毒會存在傷口周圍。

在三到八週內,由神經散播至腦部而發病。

Q:狂犬病的潛伏期有多長?死亡率有多高?A:潛伏期約1-3個月,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等因素而定。

一旦發病,致死率接近100%。

Q:狂犬病有什麼症狀?A:狂犬病初期症狀有發熱、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異常亢奮或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因喝水或看到水引起之喉部痙攣),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患者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Q:我要出國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區長期居留,應如何預防得到狂犬病?A: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並小心防範被貓、狗、猴子、蝙蝠等哺乳動物抓咬傷,即使是家中飼養寵物也可能被野生動物抓咬傷,亦不可輕忽。

另可考慮於出發前至少一個月,至國際旅遊門診自費接種暴露前預防3劑狂犬病疫苗。

寵物每年應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種。

Q:如果在國內被動物抓咬傷,我該怎麼辦?(2013/7/28更新)A:一、符合本署狂犬病疫苗之建議接種對象:(一)如於南投縣魚池鄉、水里鄉、鹿谷鄉、國姓鄉及仁愛鄉、雲林縣古坑鄉、臺東縣東河鄉、臺中市新社鄉、臺南市南化區、高雄市田寮區及其他山地鄉等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遭受野生哺乳類動物、流浪犬貓抓咬傷,請立即就醫並接種疫苗(二)於南投縣魚池鄉、水里鄉、鹿谷鄉、國姓鄉及仁愛鄉、雲林縣古坑鄉、臺東縣東河鄉、臺中市新社鄉、臺南市南化區、高雄市田寮區及其他山地鄉等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如有家犬或家貓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飼主應立即向當地鄉鎮公所及衛生單位通報。

經主管機關評估確有風險後,建議飼主接受狂犬病暴露後疫苗接種。

(三)於全國其他地區遭受野生哺乳類動物(不含流浪犬貓)抓咬傷,建議立即就醫並接種疫苗。

(四)狂犬病疫苗儲備醫院二、於國內其他地區遭受無症狀家犬/貓或流浪犬/貓抓咬傷,感染狂犬病的風險極低,建議不須接種疫苗。

Q:我在國外遭受動物咬傷後,但未能完成所有疫苗接種流程,要如何在回國後再成接種?A:持國外遭動物咬傷就醫之診斷證明書、狂犬病疫苗接種紀錄及護照,至國際預防接種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提供再預防接種之需。

Q:哪些情況可考慮施打狂犬病抓咬傷前之預防接種?A:狂犬病疫苗跟一般疫苗不一樣,不見得要事先打,被抓咬傷後立即施打,仍有保護效力。

狂犬病高危險群,應施打抓咬傷前之預防接種:如從事獸醫、狂犬病相關研究人員、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及捕狗人員等工作者或需長期滯留在國外狂犬病流行地區者,特別是要去偏遠和缺乏醫療設施的鄉村地方。

由於抓咬傷前預防接種需注射3劑疫苗後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出國民眾必需在1個月前事先安排及規劃。

每1劑所需費用約新臺幣2,000元,但會依各醫院掛號費不等而有差異。

Q:我已接受完整的「抓咬傷前預防接種(3劑)」,在疫區



9. 狂犬病

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

沒有接受疫苗 ...狂犬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9月28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9年9月28日)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這篇條目,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狂犬病一隻正處於狂犬病末期的狗(麻痺階段)。

症狀發熱、恐水症、意識混亂、流涎、幻覺、睡眠障礙、癱瘓、昏迷[1][2]類型Centralnervoussystemviraldisease[*],Lyssavirusinfection[*],病毒感染,Rhabdoviridaeinfectiousdisease[*]肇因狂犬病病毒、澳洲蝙蝠麗沙病毒(英語:Australianbatlyssavirus)[3]預防狂犬病疫苗、動物防疫、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英語:rabiesimmunoglobulin)[1]預後末期幾乎註定死亡[1]死亡數17,400(2015年)[4]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語:Infectiousdisease(medicalspecialty))ICD-9-CM071DiseasesDB11148MedlinePlus001334eMedicine220967PatientUK(英語:PatientUK)狂犬病Orphanet770[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1]。

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腦-脊髓)被病毒破壞,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和體液中,絕大部份透過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被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狂犬病亦可以以麻痺方式出現,令患者顯得沉默內向。

亦有未經確認的實例表明病毒可經飛沫由黏膜或呼吸道傳染,在探索有狂犬病蝙蝠的洞穴時被含有蝙蝠糞便的飛沫感染。

最終死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的器官衰竭、呼吸衰竭。

但是只要及時的接種疫苗,一般都能誘發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消滅病毒。

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1],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英語:unconsciousness)[1]。

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一至三個月,但因人而異的程度相當大:長可長至一年,短可短到一週內[1],一旦症狀出現,狂犬病的致命率幾乎百分之百。

狂犬病症狀出現所花的時間主要受病毒侵犯至中樞神經系統的時間所影響[5]。

狂犬病通常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都可能感染[1],染病動物的唾液在與其他動物或人類的黏膜接觸時也具有傳染力。

哺乳動物中,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都可能染病,如人、貓、狗、雪貂、鼬獾、貉、浣熊、臭鼬、狐狸、狼、熊、蝙蝠還有馬[6]。

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案例都是被染病犬隻咬傷(>99%)[1][7],尤其在非洲國家及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

在美國等發達的國家,因為犬隻普遍接受疫苗及流浪動物控管,因此蝙蝠則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狗造成的案例<5%)。

齧齒目動物如松鼠、花栗鼠及天竺鼠等極少感染狂犬病(除海狸外),故被齧齒動物如鼠咬傷後應尋求專業建議,經評估後決定是否要注射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病毒會經由周圍神經系統侵犯腦部。

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1],但是此時已經百分百致死率並幾乎不可治癒。

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計劃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1]。

對於感染狂犬病高風險者,一般建議在暴露於危險前施打疫苗。

高風險者包括工作需要與蝙蝠接觸者與長期在狂犬病盛行的國家工作者[1]。

針對已經暴露狂犬病的患者,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抗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