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 狂犬病

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

沒有接受疫苗 ...狂犬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9月28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9年9月28日)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這篇條目,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狂犬病一隻正處於狂犬病末期的狗(麻痺階段)。

症狀發熱、恐水症、意識混亂、流涎、幻覺、睡眠障礙、癱瘓、昏迷[1][2]類型Centralnervoussystemviraldisease[*],Lyssavirusinfection[*],病毒感染,Rhabdoviridaeinfectiousdisease[*]肇因狂犬病病毒、澳洲蝙蝠麗沙病毒(英語:Australianbatlyssavirus)[3]預防狂犬病疫苗、動物防疫、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英語:rabiesimmunoglobulin)[1]預後末期幾乎註定死亡[1]死亡數17,400(2015年)[4]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語:Infectiousdisease(medicalspecialty))ICD-9-CM071DiseasesDB11148MedlinePlus001334eMedicine220967PatientUK(英語:PatientUK)狂犬病Orphanet770[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1]。

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腦-脊髓)被病毒破壞,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和體液中,絕大部份透過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被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狂犬病亦可以以麻痺方式出現,令患者顯得沉默內向。

亦有未經確認的實例表明病毒可經飛沫由黏膜或呼吸道傳染,在探索有狂犬病蝙蝠的洞穴時被含有蝙蝠糞便的飛沫感染。

最終死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的器官衰竭、呼吸衰竭。

但是只要及時的接種疫苗,一般都能誘發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消滅病毒。

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1],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英語:unconsciousness)[1]。

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一至三個月,但因人而異的程度相當大:長可長至一年,短可短到一週內[1],一旦症狀出現,狂犬病的致命率幾乎百分之百。

狂犬病症狀出現所花的時間主要受病毒侵犯至中樞神經系統的時間所影響[5]。

狂犬病通常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都可能感染[1],染病動物的唾液在與其他動物或人類的黏膜接觸時也具有傳染力。

哺乳動物中,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都可能染病,如人、貓、狗、雪貂、鼬獾、貉、浣熊、臭鼬、狐狸、狼、熊、蝙蝠還有馬[6]。

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案例都是被染病犬隻咬傷(>99%)[1][7],尤其在非洲國家及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

在美國等發達的國家,因為犬隻普遍接受疫苗及流浪動物控管,因此蝙蝠則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狗造成的案例<5%)。

齧齒目動物如松鼠、花栗鼠及天竺鼠等極少感染狂犬病(除海狸外),故被齧齒動物如鼠咬傷後應尋求專業建議,經評估後決定是否要注射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病毒會經由周圍神經系統侵犯腦部。

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1],但是此時已經百分百致死率並幾乎不可治癒。

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計劃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1]。

對於感染狂犬病高風險者,一般建議在暴露於危險前施打疫苗。

高風險者包括工作需要與蝙蝠接觸者與長期在狂犬病盛行的國家工作者[1]。

針對已經暴露狂犬病的患者,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抗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