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明明切除了為何還是得腸癌?因忽略一個後續關鍵 | 大腸瘜肉手術
研究表明,80%-95%的大腸癌是腸息肉慢慢演變而來,及時切除息肉能有效 ... 大腸息肉的發病原因不是很明確,手術只是去除了息肉,並未去除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癌症/大腸直腸癌息肉明明切除了為何還是得腸癌?因忽略一個後續關鍵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9-05-0911:35元氣網陝西白水消化病研究所郭建華博士醫師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聯合報系資料照研究表明,80%-95%的大腸癌是腸息肉慢慢演變而來,及時切除息肉能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
可是,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明明切除了息肉,卻還是得了大腸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家住鄭州的李女士,38歲,公司白領。
六年前出現便血,開始很緊張,擔心患了直腸癌。
到醫院做了結腸鏡檢查後發現有2枚乙狀結腸息肉,其中較大的一顆2cmx3cm。
後經切除活檢為良性的腺瘤樣息肉。
當時醫生叮囑要定期複查結腸鏡,然而,李女士術後再未出現便血症狀,於是也將醫生的囑咐忘在了腦後。
沒想到六年後再次出現便血、腹痛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息肉復發且已經癌變,萬幸的是還不算太晚。
其實,這些人都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定期複查!95%的腸癌,都是息肉惹的禍近10年來,雖然癌症的整體發病率有所降低,但結直腸癌發病率卻有升高趨勢。
一般認為,80%-95%的大腸癌是一步步從大腸息肉(腺瘤性)演變而來的,這個過程一般需5-15年,但個體差異不同。
雖然腺瘤的癌變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癌變,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過度緊張。
因為其一般沒有臨床症狀,臨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腸息肉患者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異常,而這些症狀也常常缺乏特異性,因此要確診腸息肉還得依賴結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其實就是腸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
大腸是息肉的好發部位,由於很少引起症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的。
及時發現並切除它,就能有效避免腸癌的發生。
一旦發現腸息肉,建議擇機切除息肉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變成癌,一旦發現有腸息肉,最好儘早切除,以免帶來其他疾病或發生癌變。
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惡變;腺瘤性息肉惡變的機率較炎性息肉高,腺瘤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
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種,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腺瘤性息可能與遺傳、慢性炎症刺激、生活習慣、慢性便秘等因素有關。
由於息肉有癌變可能,一般建議一旦發現腸息肉,都要切除並做病理檢查,遵醫囑進行複查。
1)增生性息肉:最常見的一種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
遠側大腸為多,較小,直徑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較寬,單發或多發。
這類息肉不發生惡變。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腸黏膜長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樣肉芽腫,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及腸結核等病的病變腸道。
3)管狀腺瘤:起源於直腸或結腸的良性息肉被稱為腺瘤,並可進展成為癌變腫瘤。
腺瘤十分常見,尤其是在50歲之後。
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或有分葉,大小不一,直徑多<1cm,80%有蒂。
此類息肉癌變率約1%-5%。
4)絨毛狀腺瘤:較少見,多為單發。
以直腸最常見,其次為乙狀結腸。
此類息肉癌變率較高,較管狀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狀腺瘤:這類癌變率介於管狀腺瘤與絨毛狀腺瘤之間。
6)家族性息肉病:癌變率幾乎100%。
大量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常人的2-3倍。
而沒有經過治療的家族性息肉病患者,10-20年的癌變機率是100%!要檢查大腸癌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
圖/shutterstock腸鏡檢查:是發現息肉和早癌最有效的手段結直腸癌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可以有效預防的癌症,它大多由息肉演化而來,發展遲緩,一般需要5-15年,甚至更長,在此期間,發現並切除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癌症/大腸直腸癌息肉明明切除了為何還是得腸癌?因忽略一個後續關鍵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9-05-0911:35元氣網陝西白水消化病研究所郭建華博士醫師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聯合報系資料照研究表明,80%-95%的大腸癌是腸息肉慢慢演變而來,及時切除息肉能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
可是,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明明切除了息肉,卻還是得了大腸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家住鄭州的李女士,38歲,公司白領。
六年前出現便血,開始很緊張,擔心患了直腸癌。
到醫院做了結腸鏡檢查後發現有2枚乙狀結腸息肉,其中較大的一顆2cmx3cm。
後經切除活檢為良性的腺瘤樣息肉。
當時醫生叮囑要定期複查結腸鏡,然而,李女士術後再未出現便血症狀,於是也將醫生的囑咐忘在了腦後。
沒想到六年後再次出現便血、腹痛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息肉復發且已經癌變,萬幸的是還不算太晚。
其實,這些人都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定期複查!95%的腸癌,都是息肉惹的禍近10年來,雖然癌症的整體發病率有所降低,但結直腸癌發病率卻有升高趨勢。
一般認為,80%-95%的大腸癌是一步步從大腸息肉(腺瘤性)演變而來的,這個過程一般需5-15年,但個體差異不同。
雖然腺瘤的癌變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癌變,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過度緊張。
因為其一般沒有臨床症狀,臨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腸息肉患者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異常,而這些症狀也常常缺乏特異性,因此要確診腸息肉還得依賴結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其實就是腸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
大腸是息肉的好發部位,由於很少引起症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的。
及時發現並切除它,就能有效避免腸癌的發生。
一旦發現腸息肉,建議擇機切除息肉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變成癌,一旦發現有腸息肉,最好儘早切除,以免帶來其他疾病或發生癌變。
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惡變;腺瘤性息肉惡變的機率較炎性息肉高,腺瘤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
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種,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腺瘤性息可能與遺傳、慢性炎症刺激、生活習慣、慢性便秘等因素有關。
由於息肉有癌變可能,一般建議一旦發現腸息肉,都要切除並做病理檢查,遵醫囑進行複查。
1)增生性息肉:最常見的一種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
遠側大腸為多,較小,直徑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較寬,單發或多發。
這類息肉不發生惡變。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腸黏膜長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樣肉芽腫,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及腸結核等病的病變腸道。
3)管狀腺瘤:起源於直腸或結腸的良性息肉被稱為腺瘤,並可進展成為癌變腫瘤。
腺瘤十分常見,尤其是在50歲之後。
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或有分葉,大小不一,直徑多<1cm,80%有蒂。
此類息肉癌變率約1%-5%。
4)絨毛狀腺瘤:較少見,多為單發。
以直腸最常見,其次為乙狀結腸。
此類息肉癌變率較高,較管狀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狀腺瘤:這類癌變率介於管狀腺瘤與絨毛狀腺瘤之間。
6)家族性息肉病:癌變率幾乎100%。
大量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常人的2-3倍。
而沒有經過治療的家族性息肉病患者,10-20年的癌變機率是100%!要檢查大腸癌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
圖/shutterstock腸鏡檢查:是發現息肉和早癌最有效的手段結直腸癌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可以有效預防的癌症,它大多由息肉演化而來,發展遲緩,一般需要5-15年,甚至更長,在此期間,發現並切除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