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揪出危險息肉該切嗎? | 大腸瘜肉手術

大腸鏡不單只有檢查的功能,若發現具有癌化危險的息肉,也可以當下 ... 改天接受外科手術,將病灶與其所在的大腸連同周圍淋巴結一起切除。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87期出刊日:2019-07-15返回上一層生活醫館/大腸鏡檢查揪出危險息肉該切嗎?怎麼切?該注意什麼?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加上陸續都有名人罹患大腸癌或因大腸癌離世,使得愈來愈多民眾有所警惕,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不單只有檢查的功能,若發現具有癌化危險的息肉,也可以當下予以切除,避免後患! 諮詢╱邱瀚模(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世賢(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撰稿╱黃靜宜 大腸癌奪走不少名人生命。

資深藝人賀一航於2019年6月3日因大腸癌病逝,享年64歲。

其實他8年前就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他選擇開刀但不做化療,最後因癌症轉移離世。

而他的秀場好友、本土天王藝人豬哥亮也是因為大腸癌(直腸癌)走的,2014年發現時是大腸癌第二期,但當時他堅持不開刀,直到2016年9月再次就醫,病情已有所延誤,最後2017年5月15日在安寧病房安詳離世,享壽70歲。

 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死亡率則是排十大癌症第三。

大腸癌若能早期(零期或第一期)發現,根治機會其實相當高。

醫學已經證實,如果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可以透過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而近年來因無痛麻醉普及,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也愈來愈多。

 不過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也要了解,一旦發現有息肉應如何處理,才能達到「除惡務盡」的效果,讓大腸鏡檢查有其效益。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除,而是需先釐清息肉的類型。

 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通稱為大腸息肉,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polyps),二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polyps),臨床上看到的息肉95%皆屬於這兩種,其餘5%則是良性的發炎性息肉、青年性息肉等等。

 增生性息肉多半不需處理大腸增生性息肉很常見,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半數都有。

好發位置在乙狀結腸或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這種息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所以多半不需處理。

 但有一種息肉外觀上看起來與增生性息肉很相似,稱為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serratedadenoma),惟此種息肉較好發於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與一般增生性息肉有所不同,由於長期仍有癌化風險,仍需要予以切除。

 腺瘤性息肉有癌化風險 通常會切除若是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處理了,因為此類息肉可說是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

比起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又可分為隆起型(0-Ⅰp、0-Ⅰsp、0-Ⅰs)、平坦型(0-Ⅱa)、凹陷型(0-Ⅱc,0-IIa+IIc,0-IIc+IIa)等類型。

 雖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所以原則上都需要處理(切除),至於處理方式,根據息肉類型及息肉大小,又可分為以下幾種狀況。

 以大小來看,一般來說,腺瘤性息肉兩公分以內,大多可在大腸鏡檢查當下予以切除,但也要看所在的醫療院所及醫師的習慣,也許有醫師一公分以上就會安排下次或轉院處理。

不過,由執行大腸鏡檢查的醫師在發現息肉當下處理,有幾個好處,一來病人無須改天再度清腸並接受侵入性高的腸鏡檢查,二來若改天再由其他醫師檢查,有時候下次檢查的醫師不一定能找到前次看到的那顆息肉,如果是不到一公分的腺瘤性息肉,更不容易在充滿皺褶的大腸內找到,所以,改天再做一次大腸鏡並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息肉如果太大(例如超過兩公分),或是有癌化疑慮,通常會安排另外再找一天進行精密內視鏡檢查或是入院治療。

息肉切除有冷、熱之分切除息肉的方式也有多種,對於較小且型態適合的息肉(0.4公分以內),可用切片夾(coldforcepspolypectomy,CFP),直接把息肉摘除;而較大的息肉(0.5公分以上),單用切片夾可能夾不乾淨,此時就會採用其他方式。

其中一種稱為稱為熱切除(hotpolypectomy)。

進行方式是利用一種特製的金屬套環,或稱線圈(snare)把息肉套起來,之後將套環收緊,接上電燒機器,通電後把息肉切除。

息肉切除後視傷口狀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