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詐病』--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 | 人為疾患

人為疾患』的診斷聽來太學術化,其中較嚴重,需要反覆就醫的類型叫做『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命名來自18世紀,有位 ...實證外科跳到主文由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觀點切入整形外科、美容手術。

研發以醫學資訊(Medicalinformatics)、文獻資料庫、文獻計量(Bibliometrics)、資訊擷取(Informationretrieval,IR)、文字探勘(Textmining)、資料探勘(Datamining)技術整合來提昇醫療照護與手術支援。

如果您對這些議題有興趣,請加入【劉醫師談整形】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psdrliu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Sep10Mon201206:39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詐病』--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yndrome)昨天小志志醫師發表一篇精采的病患心理學文章『你一定要醒過來』,講病患因為特別的利益,例如工作、保險、或小朋友不想上學等,而裝病或假裝失能的『詐病』情況(Malingering)。

文章的場景因為在急診室,又牽涉愛情,所以特別戲劇化。

我處理『詐病』病患的第一次經驗也是在急診,學長甚至給了神奇的點滴一千毫升,事情發生在宗教醫院一位宗教信仰虔誠的信徒上,印象很深刻,細節就不方便分享了。

整形外科會遇到兩種相關的情況,可是病患不知道自己在裝,也沒有明顯的外在特別利益誘因,所以教科書跟老師都提醒我們在臨床上要注意這個『詐病』以外的可能性。

在精神病學的診斷上,這種情況是因為病人內在的認同問題,潛意識上使自己保留在生病或者住院的角色,一直表現疾病的症狀、甚至有隱密的自殘行為,連病患意識上也不自知。

 因為皮膚上的慢性傷口,是最容易長期維持的醫療狀況,所以可能經過一般科診治後,轉到整形外科醫師歷經多次治療甚至手術,問題還是一再發生。

我們很容易在文獻上查到相似報導,最近的報導在2011年,發表在英國整形外科期刊的病例,四十三歲的男性,原來在右臉頰發生輕微的燙傷,經過三年多的正規治療,逐步擴大成整個右臉十五公分大,期刊上刊登了駭人照片,需要植皮的困難傷口。

不幸地,即使在一般病房住院,植皮手術還是失敗,因為病患還有其他的怪異行為,醫護人員才懷疑精神方面的異常,所以後來轉入有專人照顧的燒燙傷病房,經過多科會診,才下了比『詐病』更複雜的『人為疾患』(Factitiousdisorder)診斷。

『人為疾患』的診斷聽來太學術化,其中較嚴重,需要反覆就醫的類型叫做『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yndrome)。

命名來自18世紀,有位作家魯道夫(RudolphEricRaspe)因為急需錢,所以杜撰了一本遊記,名為「拜倫孟喬森歷險記」,故事內容誇張,但全是作者一人卻是憑想像創作出來。

『孟喬森症候群』病患在意識上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態,也對反覆復發的戲劇化症狀表示費解,請醫護人員要幫助他找出原因。

臨床上,即使住院動用到病房二十四小時監測,還是可能多次住院,多科會診,綜合其他相關行為才能下診斷。

請注意除了要和有外在目的的『詐病』情況區別之外,還要考慮(醫學上叫鑑別診斷)其他身心症,例如身體運動或感覺異常的轉化症(Conversionsyndrome)等。

整形外科醫師要提防的第二種『人為疾患』是『代理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yndromebyProxy)。

我們有時要處理疑似受虐兒的情況,要考慮到來自父母的精神疾患。

『代理孟喬森症候群』更戲劇化,也就是由兒童的照顧者,杜撰或隱匿地促成兒童的病症,讓孩子接受種種檢查,反覆進行侵入式檢查也不手軟,不願意出院,甚至過度祈求開刀解決問題。

這類父母可能醫學知識豐富,甚至本身就是醫護人員,製造的病情栩栩如生,看來符合醫學常識與推理,但仔細推敲又沒有簡單的疾病過程可解釋他們誇張病史。

電影玻璃屋第二集(TheGlassHouse:TheGoodMother)便以這個症候群為主題,台灣也有過小兒科邱南昌醫師發表『精神性虐童/逼女兒裝病割盲腸』的案例,請有興趣的民眾自行參考。

參考資料:『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yndrome)的維基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M%C3%BCnchausen_syndrome另一個完整的免費網路百科全書定義,附YouTube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