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肝吸蟲@ summer087 Blog :: 隨意窩Xuite日誌 | 中華肝吸蟲感染症

感染肝吸蟲症時的症狀可分為急性或慢性。

急性症狀鮮少出現,會有右上腹部的疼痛、發燒、黃疸等症狀,因此常常被誤診斷成肝膿瘍症。

慢性 ...summer087Blog看著世界轉動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905181955中華肝吸蟲?生物教學一、型態簡介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sinensis),長約一至二公分,寬0.3至0.5公分,在人體主要引起慢性病變,臨床上常無明顯症狀。

中華肝吸蟲體型狹長而扁平,外觀狀似向日葵的種子,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沿著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四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較口吸盤小的腹吸盤。

此外中華肝吸蟲雌雄同體,呈珊瑚狀分支的睾丸是此寄生蟲最重要的辨識項目之一,分佈在口吸盤的另一端,並占蟲體後端約四分之一,因此分類上屬於後睾科,亦有生物學家據此鼓勵將學名改為Opisthorchissinensis目前兩種學名同指一個物種;卵巢則位於中、後端三分之一交界處,子宮盤旋於中段,占全長約二分之一,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

成蟲可產下長軸26至30微米、短軸15至17微米、芝麻形狀的卵,一端具有卵蓋(operculum),且周圍卵殼稍微增厚,看似有“腰身”或是“肩膀”狀。

二、生活史    中華肝吸蟲的第一中間宿主是淡水螺類,蟲卵必須在滿洲泥螺等淡水螺中孵化,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形成尾動幼蟲(cercaria)後離開螺體,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包含魚種頗多且多為食用魚類,例如草魚、鰱魚、吳郭魚等。

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成囊狀幼蟲(metacercaria),以囊狀幼蟲形態寄生在魚肉內,當人類食用含有此幼蟲的未完全煮熟魚類或生魚片就很容易被感染。

此囊狀幼蟲進入腸道,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並逐漸發育成蟲,約七至十小時內即經由總膽管移行至肝內的小膽管內,四週後即發育成熟開始產卵,每隻成蟲每日排卵平均三四千個,頗為驚人。

中華肝吸蟲的壽命可長達一、二十年,這段感染期間幾無異狀,肝功能檢查除了極少數人鹼性磷酸脢稍會上升,不過多是正常。

但蟲體在膽道系統內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發生膽道結石、膽囊炎的比例相對增加,亦會造成膽管內皮細胞的變性,是生成膽管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於在其生活史中牽涉到畜養的魚類,是相當重要的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因。

 三、感染    由上述此蟲的生活史可知,其感染途徑最主要就是生食淡水魚。

客家人的飲食習慣更較其它地區的人,更嗜食淡水魚生魚片、生魚粥等等。

因此在台灣有較高感染率的地區,主要是客家人聚集地區,與淡水魚的產區。

如南投縣日月潭、國姓鄉、高雄縣美濃鎮、旗山鎮、屏東縣竹圍、頭崙、新田等三村及苗栗縣獅潭鄉、苗栗鎮等地區,其感染率過去曾有報告在10至59%之間,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四、症狀感染肝吸蟲症時的症狀可分為急性或慢性。

急性症狀鮮少出現,會有右上腹部的疼痛、發燒、黃疸等症狀,因此常常被誤診斷成肝膿瘍症。

慢性的肝吸蟲症時,就沒有明顯的症狀,而常被當做慢性的肝疾病如肝硬化症等處理。

肝吸蟲症也被認為可能與膽管細胞癌和膽結石的發生有些關係。

如果讀者有吃過淡水魚的生魚片的記憶時,應該記住要注意是否感染了肝吸蟲症。

    中華肝吸蟲感染的診斷並不困難,只要在膽汁或糞便中找到蟲卵即可確定,但因其蟲卵太小常被忽略掉。

血清免疫反應檢查常被作為流行病學工具,但準確度較差些。

中華肝吸蟲的治療以驅蟲藥為主,效果不錯。

倘有併發結石等症狀,有時需外科手術處理。

而預防之道無它,在於加強衛生教育,改變過去不適當的飲食習慣,注意衛生避免生食淡水魚類,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8%82%9D%E5%90%B8%E8%9F%B2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3004627  http://www.mmh.org.tw/gi/patient_corner/health/parasite.htm  /Xuite日誌/回應(1)/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PoweredbyXuitesummermeteor'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關鍵字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我的相簿summermeteor's新文章108年科普閱讀工作坊恆定性概念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