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上皮樣肉瘤 | 外陰上皮樣肉瘤

A+醫學百科外陰上皮樣肉瘤條目介紹什麼是外陰上皮樣肉瘤,外陰上皮樣肉瘤有什麼症状,外陰上皮樣肉瘤吃什麼好,如何治療外陰上皮樣肉瘤等。

外陰上皮樣肉瘤 ...外陰上皮樣肉瘤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外陰上皮樣肉瘤外陰上皮樣肉瘤是一種罕見的陰阜、陰蒂軟組織惡性腫瘤,發病年齡較其他外陰惡性腫瘤患者年齡為輕。

近年來,年輕患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目錄1外陰上皮樣肉瘤的病因2外陰上皮樣肉瘤的症状3外陰上皮樣肉瘤的診斷3.1外陰上皮樣肉瘤的檢查化驗3.2外陰上皮樣肉瘤的鑒別診斷4外陰上皮樣肉瘤的併發症5外陰上皮樣肉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5.1外陰上皮樣肉瘤的西醫治療6外陰上皮樣肉瘤的護理7外陰上皮樣肉瘤吃什麼好?8參看外陰上皮樣肉瘤的病因(一)發病原因外陰上皮樣肉瘤的組織學來源不明,由於鏡下以類似上皮樣細胞為主,故Enzinger等(1970)正式命名為上皮樣肉瘤。

外陰皮膚或粘膜鱗形上皮內不典型增生由基底層開始,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時向上擴展,占的層次增加,另外,還根據細胞排列的異常情況,通過病理細胞學所發現細胞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所佔的範圍,又將其分成I、Ⅱ、Ⅲ級(即輕、中、重度)。

輕度:上皮下1/3層內的細胞顯示核增大,核質比例略增加,核型呈圓形或不規則圓形,核染色稍加深,細胞邊界清楚。

核分裂少數,細胞數有增加,極性保存。

上皮中上2/3層內細胞成熟如常。

中度:上皮下2/3層內的細胞顯示核明顯增大,核質比例增大,核型不規則,核染色加深,細胞邊界尚清楚。

核分裂象較多,細胞數明顯增多,極性尚存。

上皮上1/3層細胞成熟。

重度:上皮下2/3層以上的範圍內細胞核異常增大,核質比例明顯增大,核型不規則或出現異型,核染色深,細胞邊界不清楚。

核分裂增多或可找到不正常核分裂象,細胞數極度增多,極性無。

上皮淺表數層細胞形態成熟。

(二)發病機制組織病理學改變:腫瘤多位於真皮、皮下及深層組織,呈不規則結節狀,可見1個或多個堅硬的結節狀物無包膜,切面有光澤,可呈魚肉樣,淡紅色、灰白色或暗黃色。

中央常發生壞死,周邊有上皮樣細胞呈柵欄狀排列,並混有多少不等的梭形細胞,兩型細胞均可有異型改變。

結節周邊為硬化的膠原纖維,也穿梭於瘤細胞之間。

越近結節中央瘤細胞越呈上皮樣,有一定排列,而越近周邊部,瘤細胞呈梭形。

瘤細胞胞漿大,嗜酸性。

核圓形、卵圓形、空泡狀、核仁明顯、分裂象多。

瘤細胞可出現鈣化、骨化、黏液變、囊性變、裂隙狀。

電鏡下瘤細胞周圍無基膜,胞漿內粗面內質網、高爾基器豐富,中間絲豐富並有肌纖維母細胞樣的縱形排列。

有指狀細胞突起並形成橋粒樣連接。

外陰上皮樣肉瘤的症状症状:1.外陰瘙癢,大約60%的病人有此不適;2.偶然發現外陰結節。

好發於大陰唇、陰蒂、和尿道周圍。

起初時腫塊很小,位於皮下,可無任何症状。

以後腫塊逐漸增大,侵犯皮膚形成潰瘍,當合併感染時可出現疼痛出血。

體征:外陰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或結節,顏色可為灰色,紅色,褐色,棕色或白色,可為單個或多個,融合或分散。

位於淺表的腫瘤,早期就引起皮膚潰瘍。

深在者往往沿深筋膜生長,硬韌。

結節狀區域不易活動,有時有疼痛或壓痛。

診斷:需結合臨床、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加以診斷。

因本瘤生長緩慢,無特殊不適,臨床中容易發生誤診,應先排除轉移可能,同時藉助於光鏡、電鏡和各項免疫組化指標檢測或特殊染色,上皮樣肉瘤大部分瘤細胞角蛋白及EMA染色陽性。

必要時檢測細胞遺傳學異常。

外陰上皮樣肉瘤的診斷外陰上皮樣肉瘤的檢查化驗免疫檢查:免疫組化呈雙向表達,即上皮和間葉兩種抗體均陽性。

Vimentin、cytokeratin、EMA均瀰漫陽性。

Cytokeratin各型中,可見CK7、CK8、CKl3、CKl6、CKl8和CKl9等陽性。

大部分細胞CD34和β-catenin陽性表達,偶爾可表現為desmin、HMB45等陽性,而S-100、CD31大多為陰性。

病理活檢:可用1%甲苯胺藍染色,乾燥後再以1%醋酸液脫色,如出現深藍區,提示有角化不全或潰瘍,在深染區取材可提高診斷率。

必須行多點活檢,以除外浸潤癌。

陰道鏡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