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1 例-MedSci.cn | 外陰基底細胞癌

诊断:多发性浅表性基底细胞癌。

确诊后在局部麻醉下予扩大手术切除治疗,切除范围为距离病变1. 0 cm,目前随访中,尚无复发。

肿瘤科订阅MedSci主页/所有栏目/肿瘤科外阴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1例2019-03-21江阳余音吕静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外阴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xin.C  /关注互相关注患者女,77岁。

右侧阴唇褐色斑3年,左侧阴唇褐色斑伴疼痛糜烂1月。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阴唇出现一黄豆大小褐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后皮损缓慢增大呈花生米大小,近1月余出现疼痛糜烂,少许黄色渗出,外用百多邦及红霉素软膏可缓解(糜烂及疼痛可好转,但褐色斑不消退);1月前左侧阴唇出现类似皮损,伴疼痛糜烂,外用百多邦后好转不明显,反复糜烂渗出。

门诊诊断为“汗孔角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

右侧阴唇褐色斑3年,左侧阴唇褐色斑伴疼痛糜烂1月。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阴唇出现一黄豆大小褐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后皮损缓慢增大呈花生米大小,近1月余出现疼痛糜烂,少许黄色渗出,外用百多邦及红霉素软膏可缓解(糜烂及疼痛可好转,但褐色斑不消退);1月前左侧阴唇出现类似皮损,伴疼痛糜烂,外用百多邦后好转不明显,反复糜烂渗出。

门诊诊断为“汗孔角化症”予手术活检。

既往史无特殊,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情况:双侧大阴唇分别见一约0.8cm×1.9cm及0.7cm×1.4cm褐色斑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边缘呈线状隆起,上覆灰白色组织,其间有不规则浅表糜烂面,少许黄色渗出,触痛(+)(图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梅毒血清学试验及HIV抗体检查正常。

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突不规则向真皮内延长,形成嗜碱性细胞团块,其边缘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团块周边见裂隙形成;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团块周边纤维组织显著增生(图2~3)。

诊断:多发性浅表性基底细胞癌。

确诊后在局部麻醉下予扩大手术切除治疗,切除范围为距离病变1.0cm,目前随访中,尚无复发。

2讨论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又称为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常发生在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组织学上主要包括6种亚型:结节囊肿型、硬斑病样型、角化型、色素型、浅表型和腺样型等。

浅表型BCC临床少见,仅占9%~11%,日光暴露、高龄是重要的发病原因,是环境、基因型、表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亦有报道可能与患者基因特征有关。

皮损好发于躯干或四肢等非暴露部位,呈轻度浸润的红色鳞屑性斑片,缓慢增大,境界较清,边缘常呈细线珍珠状,有时表面可有鳞屑,可形成浅糜烂、结痂。

部分病例由于发生炎症或反复搔抓与某些慢性皮肤炎症病变鉴别困难,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黑素瘤等,发生于生殖器的更易误诊为鲍温病、汗孔角化症。

组织学上,该肿瘤由基底样细胞构成,胞核大、胞浆少;肿瘤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收缩间隙;浅表型BCC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瘤体浅表,从表皮下缘呈芽蕾状或不规则形进入真皮浅层,瘤体周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本例患者皮损只发生于外阴,且为多发性的,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多发性浅表性基底细胞癌。

陈自学等[6]报道在418例BCC中国患者中,仅11例为多发,占2.6%。

回顾性研究表明,1985-2017年32年间,多发性BCC的国内文献报道38篇,共52例按每8年划分为4个阶段,呈现近期报道例数上升趋势,为此,还需要加强多发性BCC的防治研究。

早期基底细胞癌用肉眼判断比较困难,且大部分患者一开始并不愿接受病理活检等有创检查,使许多BCC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确诊。

近几年皮肤CT及皮肤镜对基底细胞癌的早期筛查和确诊后外科手术切除范围的判定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的提高BCC的诊断率。

张舒等总结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点,指出所有多发性BCC中,最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依次为:蓝灰色卵圆巢,多发性蓝灰色点及小球,不典型血管,无结构区,在一半以上的皮损中均会出现。

该患者因以外阴褐色斑3年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因其多发性且呈现为隆起性边缘被误诊为“汗孔角化症”,而汗孔角化症皮肤镜下有“领圈样外观”的特征性表现,若此病例能早期予皮肤镜检查,即可规避误诊的风险。

多位学者用皮肤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