絛蟲病 | 絛蟲病

絛蟲病,病證名。

... 腸絛蟲病系由寄生在腸道內幼絛蟲所引起的疾病。

... 豬肉絛蟲病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豬囊蟲的豬肉而患病,人為其終宿主,並且還可由於 ...絛蟲病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絛蟲病絛蟲病,病證名。

又名寸白蟲病、白蟲病、脾蟲病。

《諸病源候論》卷十八:「寸白者,九蟲內之一蟲也。

長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以桑枝貫牛肉炙食,並生栗所成。

」多因食生肉或未熟豬牛肉所致。

症見腹痛、腹脹、泄瀉或瀉出白色節片等。

治療以驅蟲至頭節排出為止。

可選用檳榔、南瓜子、仙鶴草根、石榴皮等。

  目錄1概述2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診斷5辨證論治6預防及調攝7結語8文獻摘要9現代研究10絛蟲病診斷要點11參看12健康問答網關於絛蟲病的相關提問概述腸絛蟲病系由寄生在腸道內幼絛蟲所引起的疾病。

我國所見主要是牛肉絛蟲病與豬肉絛蟲病。

牛肉絛蟲病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囊蟲的牛肉進入人體後,在小腸中受膽汁的作用,蟲頭伸出,吸附在腸粘膜上而成為人的終宿主。

豬肉絛蟲病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豬囊蟲的豬肉而患病,人為其終宿主,並且還可由於吞食其蟲卵成為其中間宿主而患囊蟲病。

診斷以糞檢見有排出絛蟲節片為主要依據。

豬囊蟲病可引起腦病、癲癇、眼病、皮下組織與肌肉疾病,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

本病預防以普查普治、衛生宣教,肉類檢查等為主。

治療以驅蟲藥為主。

囊蟲病患者以徹底驅蟲與手術治療相結合。

中醫學對絛蟲在古代即有較深入研究與描述,對其形態、傳染方式與驅蟲法均有詳細記載。

《金匱要略》稱為「寸白蟲」,《諸病源候論》謂其「連綿成串,幾長數尺」,並認識到「若多食牛肉則生寸白」。

在治療方面,二千年以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有驅蟲藥記載,至宋代藥物應用品種則更多而更有效。

絛蟲病是由豬絛蟲或牛絛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古代醫籍將絛蟲稱為白蟲或寸白蟲。

絛蟲病在我國分布較廣。

飲食習慣是決定腸絛蟲病多寡及其種類不同的關鍵因素,喜食生肉的地區感染率高。

中醫對絛蟲的形態、感染途徑很早即有明確的認識,並尋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療藥物。

在感染途徑方面,早在《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篇即指出:「食生肉,飽飲乳,變成白蟲。

」《諸病源候論.寸白蟲候》說:「以桑枝貫牛肉炙食」噲引起本病。

而對於絛蟲形態的描述,《諸病源候論.寸白蟲候》說:「寸白者,九蟲內之一蟲也。

長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仇蟲候》說:「白蟲相生,子孫轉大,長至四五尺」。

在治療上,早在《千金要方.九蟲》里,就採用檳榔、石榴根皮等有效的藥物治療絛蟲病。

  病因病機絛蟲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囊蟲進入體內吸附在腸壁上,頸節逐漸分裂,形成體節,約經2-3個月而發育為成蟲。

成蟲蟲體脫節,從肛門排出體外,故可在內褲或被服上發現白色的蟲體節片,節片隨大便排出則可見糞便中有蟲體節片。

絛蟲所致的病變,主要是吸食人體水谷精微以及擾亂脾胃運化,從而引起腹脹、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

  臨床表現絛蟲病初期,成蟲居於腸中,影響腸道氣機,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甚或噁心、嘔吐。

常在內褲、被褥或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或伴肛門瘙癢。

病久則脾胃功能受損,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加之絛蟲吸食營養物質,以致人體化源不足,氣血不充,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礎上常伴見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症状。

  診斷1.糞便中或內褲、被褥上發現白色節片為絛蟲病重要的臨床特徵。

2.初期腸道氣機受阻引起的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症状,及病久伴見的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症状。

  辨證論治症状:上腹部或全腹隱隱作痛,腹脹,或有腹瀉,肛門作癢,久則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大便內或襯褲上有時發現白色節片,舌質淡,苔薄白,脈濡或細。

治法:驅除絛蟲,調理脾胃。

方藥:中藥有良好的驅絛效果,可選用下列方藥中的一種應用。

①檳榔60-120g,切碎,文火煎2小時,於清晨空腹頓服。

服後4小時無大便排出者,可服用芒硝10G。<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