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依賴型人格嗎?五個檢測指標,三步驟擺脫. 『優勢練習 ... | 改善依賴型人格

依賴型人格的反面其實是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為什麼重要? ... 的人來服用這本書比較有效益,能和自己實際碰到的狀況做比對,找出改善的問題點和提升的方法。

GetstartedOpeninappMing-ChiehKu79FollowersAboutFollowSigninGetstartedFollow79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你有依賴型人格嗎?五個檢測指標,三步驟擺脫Ming-ChiehKuNov26,2019·4minread『優勢練習:打破底層思維的進階指南』讀後心得每次去大陸出差或是旅行,我都一定會去一個地方:書店,因為想知道對岸最近再關注什麼議題、想知道他們的想法與論點(當然是無關於政治方面的)、想看在台灣沒有的好書,這次在北京機場隨手抓了這本『優勢練習:打破底層思維的進階指南』,標題吸引了我將它帶回,因為想知道他們所說的“底層思維”是什麼。

書中總共有八個章節,裡面提到很重要也很容易不知不覺被環境養成的底層思維之一:依賴型人格。

你有依賴型人格嗎?用下面五個特徵檢測看看:1.請求強迫症遇到任何事情,總是習慣聽取別人的建議,從請求中獲得安全感與支持2.目標依賴大學畢業後,或是工作幾年後,從來沒有給自己明確的定位方向:“我要做什麼?”你可能有一個答案,但並不確定,因此總是依賴別人指出方向,自己不知不覺中喪失主見3.牆頭草,兩邊倒不是沒有想法,但總是缺乏安全感,所以觀點和立場經常因為別人意見而左右搖擺4.懦弱地討好有些事情原本不想做,但最後總是順從他人思維,放棄了自己的原則5.肯定飢渴在做出一些事情或是決定之後,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給予的稱讚,並認同你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受到否定與批評便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以上五個你中了幾個呢?我發現在對事情沒有很透徹了解的時候,很容易會中第一個“請求強迫症”,因為每當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用問的”總是最快最輕鬆,不管是問朋友、問網路,被動的接受訊息和知識,沒有花時間去思考這些東西是否正確,很容易下意識的,把別人的想法當成自己的想法。

依賴型人格的反面其實是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為什麼重要?在過多資訊需要消化、真假訊息需要判斷的現在,獨立思考能避免在任何情況下被惡意煽動,同時保護自己,網路世代每個人的所見所聞看似很平面化,卻又到處充滿片面想法,面對這些如何回應並展開自我思考才是關鍵。

是否具備獨立思維,就從區分真假開始:第一步,要有質疑的能力Photobyniklas_hamannonUnsplash這個能力其實每個人與身俱來都有,百萬年前人類如果沒有質疑的天性走出森林、改造環境,也許早像恐龍一樣滅亡。

當面對一個結論的時候,習慣地想“這是真的嗎?”就是基本的質疑能力,有了質疑,才會針對質疑的點,去找尋更多信息,進一步的求證。

質疑也不是胡亂的猜想,而是針對所看到的問題,去發覺問題背後其他相關聯的各種可能,通常問題的表面背後,可能有另一個決定性的原因存在。

第二步,要有重新判斷的能力這步決定你的質疑是否具有價值,需要深入的分析與思考,過程可以透過回答以下六個問題來完成:1.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2.與問題有所牽連的都有哪些方面?3.哪些點是很明顯卻被忽視的?4.從A到B的推演步驟是什麼?5.切入點是否存在問題?6.我能得出多少種結論?第三步,要有自立求真的能力(尋找的能力)PhotobyPeteWrightonUnsplash透過上面的六個問題判斷之後,可能會形成一個或是多個模糊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可能還很片面或是不完整,我們可以更近一步地去尋找正確的答案,而尋找其實就是求真的過程。

透過尋找,我們會接觸到更多元、更海量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你拓展思路和眼界,讓思考不再過度侷限,具備多角度性。

在這步會遇到的困難是“經驗和權威”,在尋找的過程中,當資深前輩或是長者告知這個方法無效,他們早已試過,或是完全不支持這樣的構想,可能就會迫使中斷或是停止,我自己其實也常常碰到這樣的情形,幾次下來,發現最好的溝通辦法就是清楚地說明能夠支撐自己想法的論點和原因,同時,將他們有疑慮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這樣不僅可以藉由有經驗的人幫你檢視構想,也可以補足自己沒有看到的盲點,進而達成構想溝通。

最後,擷取書中的好句子分享給你:今天依賴別人做的事情,明天就要試著自己去解決,你要知道,別人替你做出的決定並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

只能把別人的建議當成一種補助手段,不能隨意附和,不合適的建議就要果斷棄之不用,但要把捨棄的理由告訴別人。

此篇分享的是書中的第三章節,內容包含部份摘錄,有幫助到你的話,幫我拍1~10下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