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兒的行為問題及其處理對策〈六〉 | 自 閉 症 摳 手

一些看似自傷行為﹙如撞牆、敲頭、拍打耳朵、咬手指、手背﹚,其實是自我刺激的行為。

仔細觀察這些行為大都發生在無聊的時候。

研究顯示:這些兒童腦部 ...文化百科文明探索人生感悟文學世界史海鉤沉人物春秋教育園地預言與傳奇世界教育動態教育政策招生政策學費政策比較教育考試情報獎助學金家庭教育胎教資訊育兒資訊教養方法教養心得親子互動課業輔導少兒心理教育名言走進校園學校巡禮校園安全校園活動品德教育校園榮譽榜特殊教育資優教育身心障礙教師園地教學方法班級管理教輔經驗教學心得教材教案師生之間親師之間教師感言學生園地學涯規劃學子心聲讀書心得作文選登童詩創作網路安全學習園地中文學習英語學習音樂教育美術學習數學學習走進自然學習方法故事點播繪本故事啟思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趣味綜合活動繞口令謎語智能開發遊戲童謠動畫欣賞童趣欣賞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教育園地教師園地特殊教育身心障礙正文自閉兒的行為問題及其處理對策〈六〉自閉兒異常行為的處理對策(四):自我刺激的行為黃金源(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自我刺激的行為︰(一)、行為型態:指自閉兒在生活空檔時,表現某種重覆的相同的動作,以滿足感官或心裡的需求。

例如晃頭、搖動或旋轉身體、不停跳躍或繞圈子跑、扭轉手指、喊叫、不停地出怪聲、吐舌頭、作氣喘狀、磨牙、撕紙條、甩紙帶、在沙坑玩沙子、轉動鍋蓋、以頭撞椅背、唱歌、重複而大聲的延宕式鸚鵡語言等。

這些行為通常不具社會意義,甚至干擾人際關係、妨害學習。

(二)、原因1、自我刺激的行為,可能來自生理的需求(感覺變異所造成)。

有位自閉症博士自述,他小時候常喜歡躺在沙發墊下自我刺激。

這種被壓的需求,促成他發明「抱抱機」來治療自閉症兒童。

上述出怪聲、喊叫、磨牙、氣喘、玩鍋蓋、重複鸚鵡語言等,可能出自於聽覺刺激的需求。

晃頭、搖動或旋轉身體、不停跳躍或繞圈子跑、爬上爬下等行為可能是運動覺的需求。

看沙子從指縫掉下、看電風扇轉動、在眼前扭動手指等是視覺性的自我刺激刺激。

2、一些看似自傷行為﹙如撞牆、敲頭、拍打耳朵、咬手指、手背﹚,其實是自我刺激的行為。

仔細觀察這些行為大都發生在無聊的時候。

研究顯示:這些兒童腦部會產生過多的因多芬﹙腦內瑪啡﹚,這種物質會阻斷痛覺,而產生類似自傷的自我刺激行為。

3、有些自我刺激的行為(如摸臉頰、咬指甲、搓身體或鼻子、揉眼睛)來自焦慮不安。

因焦慮引起的自我刺激行為大都具有強迫性、重複性。

4、大多數的自我刺激的行為,也可能是來自心理的需求。

大多數的自閉兒屬於智障兒童,所以他們會用重複的刻板行為來排除紛至沓來的刺激,他們常常堅持特定形式的生活常規,使生活容易掌控。

相反地,若自閉兒的生活太單調時,他也會用種種方式作自我刺激。

縱觀人類的行為,不論殘障與否,有一共通性,即閒暇無聊時,便會找一些事或東西自我刺激。

自閉兒亦不例外。

研究顯示:教導自閉兒更多的遊戲或口語能力後這些自我刺激的行為會顯著降低。

不過殘障兒童與一般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不同,例如一般兒童在無聊時在書桌或書本上亂畫、踢打小朋友、搶別人東西、在教室走來走去、玩鉛筆、丟紙條、吃東西、扭動身體。

然而,殘障兒童如自閉兒、智障兒或肢障兒,由於智能的或肢體的限制,只能表現某種重覆的動作或聲音,以滿足感官需求,例如晃頭、搖動身體、扭轉手指、喊叫、出怪聲、作氣喘狀、磨牙、撕紙條、甩紙帶、唱歌、延宕式的鸚鵡語言等。

(三)、處理策略:1、針對因無聊而起的自我刺激行為,可以用建設性的活動、干擾性較少的活動、合適的活動等替代之。

(1)、以建設性的行為替代之:自我刺激的行為通常是非建設性的,它的主要作用,在填滿時間的空檔。

因此,自我刺激的行為很容易被其他的行為替代。

若用建設性的行為替代自我刺激的行為,則一方面消除自我刺激的行為,另一方面又可幫助自閉兒成長。

例如自閉兒玩弄十個手指的行為,可以用玩油泥的活動替代,如此,一方面消除了玩手指的行為,又可增進自閉兒手指的力量及靈巧性。

(2)、以干擾較少的行為替代之:有些自我刺激的行為會干擾上課秩序,例如,有些自閉兒會不停胡言亂語、喊叫、唱歌來自我刺激,此時可用隨身聽的音樂替代它。

筆者觀察一位自閉兒童不斷重複少數相同的語言〈此為延宕式鸚鵡語言〉,若能多教導他新的生活上實用的語言,則此延宕式鸚鵡語言才有機會消除。<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