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卻不理賠?用4招看懂條款不再被揩油 | 保險不理賠項目

一為「可否理賠」,這時先看看發生的事故,是否符合保單條款的承保或保險範圍,並且不是除外責任或不保事項的項目,而且也有可以理賠的 ...首頁理財講堂買保險卻不理賠?用4招看懂條款不再被揩油買保險卻不理賠?用4招看懂條款不再被揩油工商時報數位編輯2020.11.21圖/Freepik分享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hatsApp列印台灣人買保險是全球密度第一高,但不少人發生事故時,才發現不能理賠,大多是因為沒看懂保單條款,到底該如何快速抓到理賠重點?事實上,民眾可以從4大面向下手,一次看懂什麼有賠、什麼不賠。

以人身保險來看,可分為壽險、傷害險、健康險、年金險等4大類,不同險種能夠滿足民眾各式各樣的需求,但重要的是,面對一大本密密麻麻的保單條款時,許多魔鬼藏在條款中,到底要注意哪些細節?對此,金融評議中心建議,民眾買保單時,除了要看商品是否符合需求外,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財務能力,最重要的理賠可以從4大面向下手,簡單看懂什麼有賠、什麼不賠。

一為「可否理賠」,這時先看看發生的事故,是否符合保單條款的承保或保險範圍,並且不是除外責任或不保事項的項目,而且也有可以理賠的保險金給付項目;二為「理賠項目」,保單條款要有可以理賠的保險金給付項目。

三為「理賠金額」,初步可從條款內各保險金的給付項目及相關附表了解;四為「理賠上限」,要看不同商品的設計而定,可以看看保單條款,有關理賠金額上限或倍數或天數的約定。

由於民眾不常與保險接觸,容易衍生理賠糾紛,金管會也曾提過,保戶與保險公司雙方應遵守的權利義務是透過保險契約來約定,在保險事故發生後,理賠也應依雙方簽訂的契約內容為依歸,因此閱讀保險契約是保戶維護自身權益的第一步,也就是說,在投保前,詳實閱讀保單條款的約定,充分了解所買的保險商品,才能買得安心又放心。

(文章來源:好險網、文/紀佳妘)保險理賠工商時報數位編輯熱門文章紓困4.0申領各單位電話、簡報一次看2021.06.13台股2利空狂殺驚洩1事散戶注意下波風向2021.06.13勞工紓困貸款明開跑申貸條件方法一次看2021.06.14端午之後怎麼選股?專家曝首選這類股2021.06.132021報稅新制這群人報稅可望多扣除12萬2021.06.1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