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紅字別輕忽!長期疲勞、肌肉痠痛,竟是「骨髓纖維化」 | 骨髓增殖性疾病

什麼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呢?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欣辰解釋,血中幹細胞變異,使骨髓製造過多的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造成真性 ...健檢紅字別輕忽!長期疲勞、肌肉痠痛,竟是「骨髓纖維化」撰文:林芷揚日期:2018年06月12日分類:各式病症圖檔來源:達志AAA一名年約65歲的男子,五、六年來做健檢都沒有異常,只有紅血球指數有升高趨勢,但因沒有任何症狀,始終不以為意。

直到最近出現輕微發燒、虛弱、肌肉痠痛等症狀就醫,才發現脾臟腫大,進一步診斷發現是「骨髓纖維化」。

許多民眾每年都會安排全身健康檢查,其中血液檢查是最基本的檢驗項目。

血液反映全身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狀態,了解血液中各種成分的表現,有助於早期找出病灶。

 血液檢查糾病灶數值異常別輕忽 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舉例,當血色素過低時,就會出現貧血,而有疲倦、喘、虛弱等現象;若血色素過高,血液變得濃稠,會出現頭暈、耳鳴、甚至有中風的表現等 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石宇軒表示,雖然大部分血液數值的異常,可能只是輕微的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發炎、感染或感冒,但仍然要小心。

有些貧血或白血球組成異常,可能是嚴重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或血癌的警訊,不能輕忽。

 疲勞腹部不適恐是骨髓纖維化 什麼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呢?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欣辰解釋,血中幹細胞變異,使骨髓製造過多的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造成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等病症。

 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吃東西時容易有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發燒(體溫超過攝氏37.8度)、體重減輕等。

 脾腫大引發症狀長期不適快就醫 林欣辰醫師指出,其實大部分的患者並非一開始就是骨髓纖維化,而是原發性紅血球增多症,或者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的患者,累積十年後而出現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患者的骨髓無法正常運作,需藉由脾臟來負責造血功能,進而引起脾臟腫大,壓迫到其他器官。

因此患者會感到腹部不適、左側肋骨下疼痛等症狀,進而影響食慾、睡眠。

 骨髓纖維化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多數患者誤以為上述症狀是身體老化引起,因而延誤就醫。

林欣辰醫師呼籲,當症狀長期未改善時,可以儘早到血液腫瘤科進行詳細檢查,別因輕忽症狀而錯過治療的時間。

 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不想讓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心臟健檢該怎麼做?名醫詳細說明這四種癌症可利用篩檢工具早期發現陳佩琪、邰肇玫現身力挺!乳癌、子宮頸癌要篩檢貴不等於好!該怎麼做健檢?全台排最久的健檢掌門人這麼說「我該配什麼健檢套餐?」台大名醫這樣建議熱門文章不想讓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心臟健檢該怎麼做?名醫詳細說明撰文:林思宇日期:2018年06月11日分類:各式病症圖檔來源:達志AAA寒舍創辦人蔡辰洋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引發社會關注。

「來得快去的也快」是心臟病令人頭痛的特色,到底該如何提前知道進行預防,民眾該不該做心臟健檢?中華民國心臟科醫學會理事長林俊立直說「當然是要!」在台灣猝死多數是急性心肌梗塞,這個看起來捉摸不定,宛如隨閻王心情選擇的疾病,其實沒那麼隨機,回溯猝死、心血管疾病死亡個案都有原因,而心臟健檢主要是提前發現這些會引起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並且提早控制,讓小病不會成為要命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有多可怕?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

但可怕的是,如果把心臟病、腦中風及糖尿病等泛稱心臟血管疾病一起統計,死亡人數超過癌症。

 心血管疾病也會找上年輕人建議健檢年齡下修至40歲 以往心血管疾病都是發生在50歲以上的中年人較多,但林俊立說,由於台灣年輕人抽菸比例太高,像他門診曾經遇過39歲男性上班族,工作忙碌又熬夜加班,靠著抽菸來紓壓,直到心肌梗塞發作,才感覺到可怕。

不少年輕人的血壓、血脂過高,卻不願意按照醫囑服藥控制,當危險因子控制不好時,心血管疾病也會找上門。

  有鑑於此,林俊立建議男性40歲以上、女性停經之後就可以做心臟方面的健檢,這年齡層的人通常因為工作忙碌忽略檢查,更要注意。

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經濟許可,35歲就可以做。

 健檢項目百百種必做「血液」、「心電圖」 所有健檢項目中,最基礎的一定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抽血檢查,也有身高與體重的測量,同時也可以從問卷中知道是否有抽菸、飲酒與運動等習慣以及睡眠狀況等。

林俊立說,從各項危險因子就可以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