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要吃退燒藥嗎?中醫看發燒,「發汗」是關鍵 | 發燒覺得熱

熱性發燒,患者通常覺得很熱、冒汗、喉嚨痛、出現黃痰,這時要想辦法洩熱,可以減少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室溫以攝氏26度左右最好,多喝溫水增加排尿與 ...首頁 / 養生養生發燒要吃退燒藥嗎?中醫看發燒,「發汗」是關鍵【專家觀點】圖/Shutterstockaslysun 賴睿昕 2020-01-16分享傳送A+小孩又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一次退燒藥嗎?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若孩子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燒壞了腦子」,直覺地餵食退燒藥,發燒總是讓家屬非常的緊張,老一輩常說「發燒會把小孩腦子燒壞」,那是因為小孩罹患腦炎、腦膜炎等疾病,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也就是說,只有腦部嚴重感染病症才會損害神經組織,一般感冒發燒並不會讓腦部受損,反而濫用退燒藥恐破壞孩子的自體免疫力。

一般的發燒,其實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濫用藥物快速退燒,反而會加速損害免疫力。

中醫觀點認為發燒是一種保護機制,也是一種免疫反應,每用一次退燒藥退燒,無疑是一場對自體免疫的挑戰,因此除了腦炎、腦膜炎或其他40℃以上惡性高熱症,通常不建議利用西藥或點滴快速退燒。

多數因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外感風邪性發燒,許多家長習慣到藥妝店或藥局購買退燒的成藥,成分多為阿斯匹靈類,幫助快速退燒,但幼兒的發育狀況不如成人,若劑量不對或是藥物種類錯誤,都有可能會導致雷諾氏症、過敏、昏眩和肝腎功能損傷。

❝而中醫在治療疾病的方式常常使用「汗、吐、下」三法,幫助體內病毒和細菌的排除,而身體自然而然的退燒,可以有效避免體溫反覆性升高。

❞不過嘔吐退燒的方式看起來較難受,通常不被一般民眾採用,目前臨床較少用。

而發汗與瀉下退燒法則較常被中醫師採用,中醫對於發燒的處置通常以患者感覺舒適為主。

在中醫的觀點裡,人之所以會發燒,就是因為身上的陽氣與外界寒氣互相抗爭,才會產生熱。

發到熱宣洩掉,燒當然也就退了。

因此退燒的重點不在於吃退燒藥或使用冰枕立刻降溫,而是該用什麼方法讓人體自然洩熱,「內有所需,必外有所求,身體自然會告訴你有哪些需要。

」圖/ShutterstockJes2u.photo。

發燒是好事情,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大量退燒藥反而會降低免疫力,使病毒更不易被殺死;而病症嚴重的患者,最怕的就是沒燒,代表身體正邪抗爭的能力已經沒有了,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而發燒要不要用西藥退燒,賴醫師很自豪地表示,我的小孩從出生的現在只有用過一次退燒藥,還是被阿嬤偷餵的,在發燒的處理上除了量體溫外,還得細心觀察患者的反應與活動力。

如果孩子發燒了仍然活蹦亂跳,就不用太擔心;處置方式則以孩子「覺得舒服」為主。

寒性發燒需注重保暖;熱性發燒需增加排尿與排汗而發燒也有寒熱,一般感冒發燒,如果是單純的熱象,患者會躁動不安、身上溫度很高、感覺熱、口乾舌燥、無法排尿、便祕等;寒象則是患者體溫雖高,但是卻畏寒發抖,這就是中醫傷寒與溫病的不同。

熱性發燒,患者通常覺得很熱、冒汗、喉嚨痛、出現黃痰,這時要想辦法洩熱,可以減少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室溫以攝氏26度左右最好,多喝溫水增加排尿與排汗,藉著排出水分帶走體內熱度。

中醫常使用桑菊飲、銀翹散來治療,這類型的發燒使用西醫的退燒藥效果也很好。

而寒氣閉於內引起的發燒患者卻是感覺畏寒,在中醫來看就是屬於傷寒,這時則要注重保暖,多穿衣服、蓋棉被、喝熱水、吃熱稀飯維持體力,千萬不要使用冰枕、散熱貼片等物理退燒作法,以免讓患者的能量消耗更快。

在中藥的方劑使用常常使用傷寒論的方劑包含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等,在這類型的患者使用西醫的退燒藥,常常會造成反覆低燒的情形,患者會燒了又退,退了又燒,而中醫的傷寒方可以有效的避免這樣的情況產生。

慢性病患者、長輩發燒別掉以輕心而何種發燒要後送至醫院呢?通常一般發燒很少超過41℃,而細胞可以承受的溫度,大約到42℃。

除非是中樞神經的感染,例如腦膜炎、腦炎等,少數狀況可能溫度會燒得更高,但不會如一般擔心的「燒壞腦子」。

但是有心肺疾病的人、或是糖尿病以及年紀大的老人要特別小心。

因為發高燒等於讓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變高,心跳加快、血液循環速度也加快,可能會加重心肺臟的負擔,甚至造成心衰竭或肺部受損。

圖/ShutterstockBEAUTYSTUDIO。

除了溫度,還要特別注意其他徵候與症狀。

特別是老人家或免疫力弱的人,發燒時建議也要量血壓,以及注意心跳跟呼吸等生命徵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