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重訓沒效果的常見原因 | 足底筋膜炎重訓

以足底筋膜炎為例,建議會執行六到八週的單腳墊腳尖訓練、小腿後側伸展等運動,每週進行三次,每次每個動作3組12下,但我個人的經驗是 ...繁簡繁/簡登入成為作者籃球棒球健康生活網球足球賽車跑步戶外更多運動專題圖輯作者群PODCAST運動市集排球羽球NFL格鬥/摔角自行車鐵人三項高爾夫桌球田徑開箱/收藏綜合運動運彩請繼續往下閱讀收藏留言『為什麼治療一段時間還沒好?』『我看過很多間治療所,都沒解決我的問題』『怎麼會這樣,訓練兩個月了,Inbody肌肉量還是一樣』『我都有照你說的吃啊,但我還是沒有瘦』你也有上述的問題嗎?這篇文章統整了幾個常見原因,有部分是學生、病患的責任,另一部分則是專業人員的責任。

 治療、訓練等的頻率及次數不足這大概是最常見的狀況。

以物理治療來說,有大多數的病患都是慢性的問題,例如長期肌肉緊繃、慢性疼痛,所以『一次的治療很難改變累積數個月、年造成的問題』。

凡是慢性肌肉骨骼問題、運動傷害等,80%的恢復都倚賴有沒有做相關的復健運動、訓練,效果多是倚賴:是否有持續性地執行,除了定期跟治療師預約的療程,但更重要的是:治療師開的自主訓練或課表。

所以常常問到病患回去有沒有做我教的運動,回答可能是:『喔~有啦!有做有做』,但請他示範一次,其實就知道有沒有做了。

效果時常取決於訓練及治療的頻率、次數,是否有持續的執行這就像吃藥一樣,飯後各一次、一天三顆等,那是算好特定的濃度,才可以產生療效,所以可以先確認自己有沒有做到要求的訓練次數、頻率及時間,身體不會騙人,就像是吃進去多少熱量、消耗多少熱量,體重也會反映給你看。

以足底筋膜炎為例,建議會執行六到八週的單腳墊腳尖訓練、小腿後側伸展等運動,每週進行三次,每次每個動作3組12下,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只有兩成的人會確實做到該次數。

 治療性運動、訓練等執行的正確性我自己很傾向學生或病患能做的就自己做,意思是說如果伸展、重訓、滾筒放鬆等,可以自行、安全地執行,在我們一對一的時間,就盡量做平常無法自己做的事,包括新動作、最大重量、放鬆一些自己較難放鬆的部位等。

因此,在做自主訓練或課表時,一定要確保動作的正確性,到底有沒有伸展到、姿勢有沒有對、有沒有練到該練的肌肉這些都很像廢話,但大部分的人就是會做錯,所以要跟專業人員確認是否有做到要求的程度。

錯誤的姿勢及動作可能讓身體承受更大的壓力、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樣以足底筋膜炎為例,單腳墊腳尖運動時,很強調『離心收縮』,因此腳跟在往下時要4-5秒,但很少人會記得或覺得很累就快速做一做,又或者做弓箭步、小腿後側伸展時,膝蓋沒伸直、腳跟沒有朝前,結果並沒有實際伸展到。

 沒有改變原本的生活習慣跟作息現今許多慢性問題都跟生活型態有關,而不好的生活習慣、訓練或運動時錯誤的動作如果沒有調整,你身體所承受的受力會遠遠超過我們能做的恢復。

『每天彎腰駝背坐八小時,每週伸展五分鐘幫助很有限』『每天一包菸的生活二十年了,最近幾天只抽半包,怎麼還是容易喘』生活習慣及作息:身體的壓力 >>>>恢復生活習慣及作息:身體的壓力及恢復較平均喝足夠的水、好的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都是幫助恢復的,這些話一直不斷出現,大家都知道,但能做到的可能真的沒幾個,所以先誠實地面對自己可能有的問題。

有沒有喝2000-3000cc的水有沒有好的睡眠品質,睡眠時間7-9小時有沒有飲食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有沒有規律地運動,一週2-3次有沒有抽菸、喝酒等習慣有沒有長期服用特定藥物有沒有心理問題,感到憂慮、不開心等身體所承受的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身體會產生不適並進而造成損傷當每天身體所承受的壓力大於恢復,日積月累下,有一天身體會跟你抗議沒有找到真正的問題這部分的話就是教練、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的責任,如果都有照設定的療程、訓練去執行,而且沒在『專業人員』自身所設定的時間達成目標或效果,應該需要重新思考、再次評估主要問題的來源,找到主要問題這件事情不容易,但我不是要護航,我認為『盡全力,就是在自己現有能力下做到所有可以做的』。

如果是自己的失誤或判斷錯誤,我期許都能坦然地跟學生或患者說,面對錯誤並從中持續進步,希望能把這個經驗,讓下個人更好的,這部分就是兩邊多溝通、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幫助,就另尋其他人,可能是沒有找到適合的訓練師或治療師。

  『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需要的人』--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Facebook粉絲專頁|IG|Youtube|部落格標籤物理治療重量訓練效果陳曉謙,PT,MSc,CSCS名人堂最新文章預期的復健進度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