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痢疾治療?推薦回答

作者:(清)方耕霞

清代手抄孤本,醫案醫話類著作。《倚雲軒醫案醫話醫論》醫案部分以病症類別為綱,以經驗方劑為目,統案、統論。包括外感寒熱、瘧疾、痢疾、霍亂吐瀉、咳嗽、中風癉、三消、痰飲、肝氣、虛勞、腫脹、噎膈反胃、淋濁、便血、黃疸、驚悸、雜症、婦人。醫話部分詳細分述各類病例,涵蓋了病史、診療經過及作者治療經驗。醫論部分包括外感傷寒、溫病、瘟疫等病的病源、病機論述,並附有治法方藥及分析。方耕霞(1844~1926...

作者:巫君玉,巫熙南,巫浣宜(主編)

由巫君玉、巫熙南、巫浣宜主編的《巫君玉瓣杏醫談(第2版)/明醫館叢刊》集巫君玉先生數十年研習中醫及臨床實踐之心得,內容涉及:學醫讀書之道、「醫者意也」辨、色診瑣談、脈診記識、肺癌診治管見、對「熱入血室」的虛實辨治、外感熱病表證的辨證、脾胃病的診治體會、論麻杏甘膏湯證、定位用藥與截斷法等。巫君玉(1929-1999),江蘇無錫人。12歲從師學習中醫,17歲開始行醫。1954年進入衛生部機關衛生...

作者:王咪咪

與上冊相銜接,全部是由內科雜病醫案組成,包括感冒、咳嗽並呼吸系疾病、中風病、諸痹證、厥證與汗證,並神經精神諸症、痛證及其他內傷雜病、傳染病等,計600余例。在本冊醫案中我們收錄了一例《國醫雜志》二十世紀30年代刊載的章孤鶴先生的《痰證總論》,這雖不是醫案,但是全面介紹了痰症在人體的形成過程,及對痰症的診斷、用藥等一系列治療過程,對全面認識中醫治療痰症做了精彩的總結,相信對讀者是有益的。中風病...

作者:

你經常胃痛嗎? 你經常拉肚子嗎? 你經常排便不順嗎? 腸胃的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 所以健康飲食是顧好腸胃的不二法門 本書精心挑選照顧腸胃的78種食材+15種常見腸胃病症 豐富的186道食譜,道道結合QR code教學影音 讓您輕鬆看、輕鬆學、輕鬆吃…腸胃勇健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養好腸胃的基礎。而「腸胃是百病之源」這句話不無道...

作者:吳大真 劉學春 王光濤 等 主編

當代名醫學驗俱豐,絕技秘法,成竹在胸,故臨證常能力挽沉痾,化險為夷,如李克紹自擬治泄瀉10法;陳—鳴治小兒泄瀉功於精要,精選藥味藥量講究;沙寶瑜淺析丁甘仁治療泄瀉伴慢驚證;范文虎擅治慢性結腸炎┅┅這些絕技妙少,履試履效,深受國內外稱贊。 本書精選近10年國內權威學術期刊中所發表的各家名醫臨床實踐經驗,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為了充分弘揚當代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便於廣大科研工作者、臨...

作者:清·陳祖恭

《溫熱病指南集》是清代陳祖恭(平伯)著,包括《溫熱病大意》《風溫證條例》《濕溫證條例》3篇。《溫熱病大意》以《內經》「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要旨為依據,闡明溫熱病發病與六淫四氣的關系,辨析傷寒與溫熱病之異,提出治療溫熱病當以「辛涼」「泄熱」為基本治療原則,此篇相當於溫病總論。《風溫證條例〉以條文形式辨析風溫證治。《濕溫證條例》論述了濕溫證的發生發展規律和辨證論治,內容以濕溫、署濕等夏秋季節的...

作者:(明)徐師曾

《校注病機賦》分為上、中、下三篇,首列病因,次列病證,並解釋病機,最后部分病證列辨證、鑒別、治法等內容。上篇以(四氣)(六淫)開篇,接着提出了(五科七事)(十劑七方)的概念,繼而又提出診病須四診合參,最后闡發了區分證候真假的重要性,並就此提出了相關正治、反治的方法。中篇首先分析——外科病證的病機,進而提出了一些辨證的觀點,同時針對具體病證加以發揮。下篇先對水腫、痰證、痢疾等內科病證進行辨證,...

作者:左季雲

專述張仲景《金匱要略》,依據鄧雲航、唐容川二氏論辯,改為雜病治療大法。國醫學院采為病理教本,故又名病理學。  中醫書籍,類多眉目不清,披覽維艱。《李可古中醫學堂:雜病治療大法》就仲聖原文,分章標節,提要鉤元,加列題名,用符科學編制。《李可古中醫學堂:雜病治療大法》各章,皆標症狀、脈象、主治,或脈證合參等字,以便覽閱。  《李可古中醫學堂:雜病治療大法》共分二十二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並不增減一...

作者:周鴻飛等

以三焦辨證為主干,釋解溫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溫熱病機、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及吳又可《溫疫論》等諸說,析理至微,病機甚明,而治之有方。《溫病條辨、溫熱論、濕熱病篇、外感溫病篇》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建立了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為清代溫病學說標志性著作。《溫熱論》,清•葉天士述,葉氏門人顧景文記錄整理而成,1卷,創立了溫病衛氣營血辯證體系,為溫病學說的奠...

作者:陳建傑等(主編)

通過對既往中醫藥防治常見傳染病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編寫而成,分別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肺癆、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痢疾、百日咳、猩紅熱等常見傳染病的診斷方法、中醫病因病機、中醫辨證分型、中醫治療及中醫預防措施等方面提出中醫藥臨床實踐具體方法。《常見傳染病中醫藥防治方略》突出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特色,規范了中...

作者:健康醫點靈團隊

速查食療‧居家保健‧最佳助手 居家調理×飲食宜忌×民間祕方, 一本學會提升自癒力的對症養生書   14種現在人的腸胃病症+   14項生活保健須知+   14則中醫病理解說+   498種對症宜吃食物+   498道美味特選食療方+   136種禁吃食物知識大匯總   告訴你最受醫療專家肯定的飲食配方和居家調理祕訣   讓你擁抱遠離病痛,不打針、免吃藥的健康新生活   食材豐富多元好...

作者:(清)孔毓禮

系統需求:1、 計算機硬件配置:CPU:PⅢ1G(或更高) CD-ROM光驅硬盤:占用硬盤空間視用戶購買的圖書實際用量而定2、 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 XP(或以上)繁體中文版3、 瀏覽器標准:Internet Explore 6.0(或以上)繁體中文版 痢疾專著,四卷,清孔毓禮撰,刊於1752年。孔氏認為「瘟疫而外,惟痢疾最險惡,能死人於數日之間」。遂集前人有關...

作者:王鳳岐

養生,就從好好吃頓飯開始吧!   知名中醫食療養生專家教你認識日常食材的養生功效  將中醫的養生智慧帶進廚房、端上餐桌  讓每天的三餐,都成為調理身體的好機會!   .歸納8大類平民食材  米麵主食、酸甜苦辣、五色豆類、調味佐料、  芋頭番薯、雞鴨魚肉、動植物油、各式蛋類  帶你認識三餐食材的中醫典故、民諺俗語和烹調方法  同時深入了解五穀雜糧、奶蛋魚肉的四性五味、食養功效!   .精選70...

作者:亞洲電視

  亞視攝製隊夥同廣東省中醫院醫師,遠赴中國各大省份,探索大自然珍貴中藥材的原生態,歷經艱辛,發掘藥材背後神奇的藥用價值。本書針對季節性高發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病、咳嗽、皮膚過敏、紅眼症、香港腳、痢疾、慢性肝炎等十多種病症,詳析對症藥材的效用,力求把中醫深奧的醫理融入日常生活,教你治病防病之道,並介紹中草藥原生地的風土人情,更附十多款藥膳,助你保健養生。.杜鵑、玫瑰、薰衣草,用作泡茶可令你容...

作者:謝新才等

由謝新才和孫悅所合著的《中藥臨床/中醫心閱》一書為「中醫心閱」叢書之一。為作者20余年思考中醫中藥的心悟之作。本書分上篇中藥總論(含中藥理論、中藥藥性、藥物的相互作用、中藥藥理學4章)、中篇用藥思路(含引經藥和引藥,部位選藥、臟腑選藥、性能選藥、時間選藥和病症選藥,中藥現代化和西藥中藥化3章)以及下篇臨床應用『含感冒、咳嗽、喘證、肺脹、肺癰、肺癆、胸痹(冠心病)、癲狂、癇證、痞滿(胃下垂)、...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