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體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

先小介紹人格解離(取自wiki) 全名是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 通常患者會感到 ...Premium加入成為作者登入登入幫助中心GuenterChao|趙辰懷+追蹤2020-01-25|閱讀時間‧約8分鐘2收藏分享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分享至憂鬱症人格解離精神疾病家庭關係圖文創作農曆新年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GuenterChao|趙辰懷+追蹤專職Soho,擅長藝術行政、網站設計、視覺設計、動畫製作、社會研究...等;寫寫東西什麼的就是我的興趣之一。

另外撿了一隻極通人性的土狗叫Money。

贊助作者編輯精選專題GuenterChao|趙辰懷+追蹤贊助2收藏分享1留言分享21留言收藏



2. 人格解體障礙

人格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DPD)的特徵是多次感覺身體和精神分離或脫離(人格解體)。

這種疾病有時被描述為以旁觀者的 ...疾病百科熱點科普疫情謠言防癌抗癌最新文章急救常识搜索首頁疾病百科人格解體障礙: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人格解體障礙: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By醫學網·2020-01-0200:00人格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DPD)的特徵是多次感覺身體和精神分離或脫離(人格解體)。

這種疾病有時被描述為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或者像活在夢中一樣。

然而,患者不會與實際脫離;他們意識到事情並非如他們所看到的那樣。

人格解體可以持續幾分鐘到(罕見情況下)多年,可能是物質濫用、特定人格障礙、癲癇和其他腦部疾病等造成的症狀。

人格解體障礙是一組被稱為分離性障礙的病症之一。

分離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涉及記憶、意識、認知、身份和/或知覺的中斷或受損。

當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功能受損時,可能會出現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會干擾人的一般功能,包括社交和工作活動以及人際關係。

如果出現人格解體障礙的症狀,醫生會首先了解患者的所有病史並對其進行體檢以開展評估。

雖然沒有專門診斷分離性障礙的實驗室檢查,但醫生會使用影像學檢查和血液檢查等多種診斷性測試,排除身體疾病或藥物副作用。

如果沒有發現身體疾病,患者可能會被轉介給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以及經過專門培訓以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的醫護專業人員。

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使用專門設計的訪談和評估工具來評估分離性障礙。

許多患者可完全從人格解體障礙中恢復。

與這種疾病相關的症狀通常會自行消失或在對引發症狀的壓力或創傷進行治療後消失。

然而,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多次出現人格解體。

大多數尋求治療的人格解體障礙患者擔心的是抑鬱或焦慮等症狀,而不是疾病本身。

多數情況下,症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通常僅在疾病持續或復發時或者症狀令患者特別痛苦時,才需要治療。

如果需要進行治療,那麼治療的目標是解決與疾病發作相關的所有壓力。

最佳治療方法取決於個體及其症狀的嚴重程度。

心理治療或談話治療通常是治療人格解體障礙的首選。

人格解體障礙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針對精神障礙和情緒障礙,運用心理技巧幫助人們更好地識別和表達他們對可能導致人格解體的心理衝突的想法和感受。

認知療法是一種側重於改變功能失調思維模式的特定心理療法。

藥物治療:藥物通常不用於治療分離性障礙。

然而,如果分離性障礙患者還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則其可服用抗抑鬱藥或抗焦慮藥。

抗精神病藥物有時也用於治療與人格解體相關的思維紊亂和知覺紊亂。

家庭治療:有助於讓家庭瞭解該疾病及其病因,並幫助家庭成員識別復發症狀。

創造性療法(藝術療法、音樂療法):允許患者以安全和創造性的方式探察和表達他或她的想法和感受。

臨床催眠:是一種運用放鬆、集中精力和集中注意力來改變意識或知覺狀態的治療技術,使人們能夠探查潛意識裡隱藏的想法、感受和記憶。

關於人格解體障礙的病因知之甚少,但可能與生物、心理和環境因素有關。

與其他分離性障礙一樣,人格解體障礙通常由這些人經歷過或目睹過的戰爭、虐待、事故、災難或極端暴力等巨大壓力或創傷事件引發。

人格解體障礙有多常見?在精神疾病中,人格解體是較罕見的症狀,有時在經歷人身侵犯、意外事故或嚴重疾病等危險情況後發生。

人格解體單獨出現是非常罕見的。

人格解體障礙的主要症狀是身體感知扭曲。

一些人覺得他或她是機器人或活在夢中。

有些人會擔心自己發瘋、沮喪、焦慮或恐慌。

對於一些人來說,症狀較輕微,持續時間很短。

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症狀長期存在(持續存在),持續多年或反覆發作,導致日常功能出現問題,甚至會致殘。

儘管可能無法預防人格解體障礙,但出現症狀後立即接受治療可能會很有幫助。

此外,經歷創傷事件或情緒痛苦後進行快速干預也有助於降低發生分離性障礙的風險。

分享至: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如何治療人格解體障礙?2020-02-07



3. 人格解體障礙?

... 想著一個東西,想著想著,就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說出來都覺得有點好笑,但感受不只這樣,我還清楚地知道稱自己為「我」 - 人格解體障礙.註冊/登入所有看板即時熱門看板好物研究室女匿名人格解體障礙?心情2019年2月8日06:16只是突然想記錄一下也許有人會跟我一樣?或是有人能解答哈從小時候我就偶爾會有一種情況想著一個東西,想著想著就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說出來都覺得有點好笑,但感受不只這樣我還清楚地知道稱自己為「我」但是就是不知道「什麼是人類?」「我在幹嘛?生活?」「這是什麼?手?手指?」「為什麼人類要過生活要工作?」諸如此類等等很奇妙的問題一湧而上看起來可能好笑但我更大的感覺是恐懼跟無助一種自己為什麼會存在在這裡的感覺一種頓時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生物的感覺真的很可怕每次一發作的時候,手就會不自覺攥緊好像想握住什麼自己存在著的證明小時候可能只會閃過一秒這種念頭現在可能會有20秒要平復自己的思想而且是想任何東西到入神都會讓我這樣之前有一次是看著筷子😂有時候是看著手真的很奇妙,但也讓我很不安隨便爬了一下,看到維基上寫的「人格解體障礙」滿貼近我的狀況的上面雖然寫是正常的我也沒有時常發生,或是影響生活或工作之類的那麼嚴重但那種感受真的很不好受很無助很奇怪真的好像自己不屬於這宇宙一樣(不浮誇該說這是病嗎?我真的不知道就算就診了好像也沒有醫治的辦法?也不知道有沒有就診的必要性跟迫切性如果這真是一種病的話也許我不去就診會對我的人生影響更小吧ps.只是抒發人格解體障礙13・回應4文章資訊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當你血液裡充滿著藥心情5・回應3算厭世文吧心情10・回應5憂鬱症的心情心情5・回應1覺得自己心理很不成熟心情1・回應6思覺失調心情9・回應20不要以為你很懂心理疾病心情50・回應12共4則回應W我ㄉ卡撐香香DERB1・2019年2月8日12:240我以前常常這樣想了很多卻沒有答案索性不想了女東海大學B2・2019年3月9日23:192我也有這種感覺,比較像是失去真實感,身體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但是大腦好像無法感知當下行為的感受男國立勤益科技大學B3・2020年11月18日01:090我現在也是這樣..看外面的世界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女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B4・1月10日05:400B2因為那個是「現實解體(derealization)」樓主的是「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這兩個都是心理學症狀。

人格解體是個人自我認知機制的一種異常狀況。

任何人承受較大壓力或疲憊時,人格解體都有可能短暫地發生。

現實解體中文沒有維基,引用英文的:Derealizationisasubjectiveexperienceofunrealityoftheoutsideworld,whiledepersonalizationissenseofunrealityinone'spersonalself,althoughmostauthorscurrentlydonotregardderealization(surroundings)anddepersonalization(self)asseparateconstructs.而樓主po的那個是精神疾病,更為嚴重,是「人格解體/現實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disorder,DPDR)」,為慢性人格解體,更多是指那些有嚴重的心理創傷或長期焦慮的人遇到的情況。

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或反覆的「自我感喪失」或/和「現實感喪失」。

診斷標準包括持續或反覆的感到自己從心理過程、身體中分離出來,或感到環境陌生不真實。

服務條款常見問題品牌識別徵才商業合作



4.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从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了解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

honeypotlink默沙东诊疗手册PleaseconfirmthatyouarenotlocatedinsidetheRussianFederation我是专业医学人士我不是专业医学人士要离开本网站吗?您选择的链接将带您前往第三方网站。

我们无法控制任何第三方网站的内容或对其负责。

继续取消首页医学主题常见健康主题儿童的健康问题免疫性疾病口腔和牙齿疾病基本知识女性健康问题心脏和血管疾病感染损伤及中毒消化道功能障碍激素和代谢性障碍特殊话题男性健康问题癌症皮肤病眼疾精神健康障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耳鼻喉疾病肝脏及胆囊疾病肺及气道疾病肾脏及尿路疾病脑、脊髓及神经障碍药品营养障碍血液紊乱骨、关节及肌肉疾病资源视频附图图片测验自评估工具浏览所有资源症状全身腹部和消化系统出血脑和神经系统胸部和呼吸系统耳鼻喉眼生殖器和泌尿系统所有症状>急症心脏停搏噎住所有急症>资源缩写词音频常见的医疗检查附图急救图片信息图医学术语单页健康手册测验自评估工具表格视频重量和测量关于《默沙东诊疗手册》简介发展史编者和编辑过程出版和制作人员编委会编委会特选章节审稿人内容提供者全球医学知识常见问题联系我们家庭版/精神健康障碍/分离性障碍/.../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在该主题中病因症状诊断预后治疗本章节的其他主题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障碍概述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分离性遗忘症分离性神游症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附加内容测试您的知识精神疾病的治疗精神疾病治疗基本上可以分为躯体治疗和精神治疗。

下列哪项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实例? 电休克治疗 催眠疗法 经颅磁刺激 舍曲林更多内容视频最新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作者:DavidSpiegel,MD,Stanford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最后一次全面审校3月2019|内容末次修改日期3月2019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感到与自己的身体或精神活动发生脱离(人格解体),和/或感到与自己的周围环境发生脱离(现实感丧失)。

此障碍通常由巨大压力(特别是儿童期的精神虐待或忽视)或其他重大精神压力(如亲历或目睹躯体虐待)诱发。

与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脱离感可间断性出现,也可持续出现。

当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医生根据症状诊断本病。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常常有帮助。

(另请参见分离性障碍概述。

)暂时的人格解体和/或现实感丧失很常见。

约有半数的人在某个时刻曾出现过与自己(人格解体)或周围环境(现实解体)的脱离感。

这种感觉常发生在经历危及生命的事件后服用某些药物后(如大麻、致幻剂、氯胺酮或迷幻药)过度疲劳后被剥夺睡眠或感知觉刺激后(如在重症监护室内住院时)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作为一个症状发生于许多其他精神疾病中,比如发生在癫痫等躯体障碍中。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在以下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障碍: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自发产生(也即,并非由药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导致),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症状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使患者难以正常生活或工作。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发生于大约2%的人群,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同。

该障碍可始于儿童早期或中期。

它极少始于40岁以后。

病因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常常发生于经历过重度创伤的人,包括:儿童期受过精神虐待或忽视受过躯体虐待目睹过家暴父母患有重度障碍或精神病经历过亲人的意外死亡症状可由重度精神压力(例如,因为情感关系方面、经济方面或工作方面出现问题)、抑郁、焦虑或使用非法或娱乐性药物诱发。

然而,有25%到50%的案例,应激相对较小或无法找到应激因素。

症状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的症状可逐渐或突然开始。

症状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数月、数年。

每次发作可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两者均存在。

症状往往时重时轻。

但当病情严重时,症状可保持相同的严重程度数年乃至数十年。

人格解体症状包括感觉与自己的身体、精神、感受和/或感知觉发生脱离患者可能会说感觉自己不真实或像个机器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情感或躯体上冷淡麻痹。

他们可能会将自己形容成一个自己生活的旁观者或“行尸走肉”。

现实解体症状包括感觉与周围环境发生脱离(人、物体或一切东西),看起来并不



5. 人格解體神經症

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

病因和發病機理. 人格解體可見于腦器質性疾病,如額葉癲癇,服用致幻劑的人,精神分裂 ...人格解體神經症人體解體神經症,又稱人格解體障礙。

為10組基本神經症中的1組,其它9組為:焦慮狀態,癔病,恐怖狀態,強迫性障礙,神經症性抑鬱,神經衰弱,疑病症,其他神經症性障礙,未分型。

病理人格解體神經症是以持續或反復出現對自身或環境感到疏遠或陌生的不愉快體驗為特征的神經症性障礙。

這種異常體驗可出現于正常人疲乏時,吸毒和酗酒者,但歷時短暫;也可見于腦器質性損害,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作為其臨床表現的一部分。

隻有這類異常體驗單獨出現,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惱,或主動要求治療時,才屬于神經症。

流行病學本病作為神經症,在國內、國外均較少見,有關本病的流行學資料有待補充。

年齡多見于青少年期;40歲以後起病者甚少見到。

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

病因和發病機理人格解體可見于腦器質性疾病,如額葉癲癇,服用致幻劑的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表明這類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人格解體作為一種原發性精神障礙,其原因尚不清楚。

一股認為與精神應激因素有關,如戰爭、集中營等可導致精神緊張,較易出現這類症狀。

有人認為這類症狀是由于精神整合功能削弱之後,患者對自身和環境中的客體感覺模糊和不實在所致。

人格解體神經症的特征大多數人格解體神經症患者是突然患上人格解體神經症的,發病年齡大多在15至30歲之間,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將表現出慢性症狀。

有趣的是,在諸多宗教神秘體驗中人格解體症狀還被視為一種高境界的標志,氣功的高級狀態也頗具人格解體的特征。

達茄斯與毛蒂在他們的經典論文中總結了人格解體神經症的顯著特點:我們考察常人在平常生活環境中的行為:他接受外界刺激信息,合理編排他的記憶,回憶所記的內容,組織,各種觀點,進行推理、判斷,執行各類行動。

這些過程有苦有甜,可常人對這一切非常明了、充實。

假設一個人經歷同樣的狀態,但不能覺知這些狀態是否與自己有關,他將感到:"他的生命似乎由另一個人在表演。

"他同樣可以有視、聽、嗅、觸、味等多種感黨,但這些感覺似乎與自己無關。

他同樣能夠回憶過去,但回憶的內容卻奇怪而陌生,沒有一絲熟悉感。

他還能進行思考、行動以及感受各種情緒,但他會感到這不是自己的所作所為。

盡管他的生活依舊如常,可與生活有關的所有事物都似乎被改變了,他不再知道自己,他會對自己還活著感到驚奇,他生活在他的經驗之外。

具體分析這一段關于人格解體神經症的描述是十分精到的,為了更好地了解此症,下面我們進行具體分析。

1.對現實知覺的改變對現實知覺的改變是人格解體神經症的中心症狀,主要是對身體的自我及心理的自我,還有周圍的世界的知覺發生了變化。

讓內的一位病人報告了他對周圍世界的陌生感,他說:"事物變得與往常不一樣,甚至連我房內的裝飾,我也感到陌生起來。

我似乎是第一次見到這些東西。

走到街上,街道也變得陌生了,我覺得自己似乎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

忽然,周圍的一切變得古怪起來,現實似乎被扭曲了。

"這種扭曲有時表現為周圍事物變大、變小,有時則表現為搖晃,猶如暈船時的感覺。

患者在此過程中會體驗到焦慮感與茫然感。

2.人格解體的焦慮感如果一個人忽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就像成了天外來客,必然會產生一種不適應感以及疑慮感。

由于對現實的知覺發生了改變,人格解體神經症患者對他周圍的世界產生了陌生感,所以大多數患者除了對症狀的直接焦慮外,還會產生對病症急性發作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伴隨著嚴重的焦慮情緒。

種種的焦慮感導致患者採取多種自救措施,有些患者到處求醫,有些患者幹些粗野的事,想以此帶來的劇烈的身體感覺來打破人格解體的牢籠。

克利夏伯的一個病人說:我似乎是在做夢,這種做夢的感覺令我十分恐懼。

我要用手幾百次地撫摸周圍的物體,以征明自己並未與熟悉的事物分離。

我還大聲向自己呼喊,要把自己從夢中喊醒,可我越是努力,事情就越糟。

我甚至覺得連自己的呼喊聲也變得陌生了,撫摸周圍事物對我毫無助益。

3.保護性洞見人格解體表面上令人十分震驚,但患者不論是否是在發病期,他都能保持對自我意識狀態的洞見,即患者始終有知力,不像精神



6. 現實解體綜合征(別名:人格解體...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症狀 可表現為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或二者兼而有之。

1.人格解體 患者訴述他的情感或內心體驗變得疏遠,陌生,不是他自己的, ...健康猴健康問答健康經驗疾病百科飲食百科疾病查詢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別名:人格解體障礙)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症狀可表現為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或二者兼而有之。

1.人格解體患者訴述他的情感或內心體驗變得疏遠,陌生,不是他自己的,或已經喪失了,有的患者覺得他的情感和動作好像是別人的,或覺得他像在演戲;有的患者體驗到他的感覺已脫離了他的精神活動或軀體,好像是一位旁觀者;有的患者體驗到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像處於夢境之中;還有的患者訴述體驗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感覺喪失了對自己精神或軀體的支配,患者知道這類體驗是異常的,但持續或出現,無法消除,感到十分痛苦。

2.現實解體患者訴述周圍環境或特定物體看起來很陌生,變了形,很平淡,毫無生氣,枯燥無味,或者覺得周圍像一個舞台每個人都在這個舞台上演戲;可伴有時間或空間知覺的改變,患者的上述體驗如果呈發作性,可伴有頭昏,焦慮和恐懼,擔心自己會失去理智,或害怕這種現象再次出現。

3.上述兩種臨床表現同時出現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為兩種異常的內心體驗,有多種表現形式,臨床醫師熟悉各種典型或不典型的臨床表現,對認識本病頗為重要,由於這類症狀常伴有知覺改變,患者訴述往往不具體,或用詞較為含糊,可引起誤診,這類患者現實檢驗能力並未受損,自知力存在,常感到痛苦,而迫切要求治療。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病因病因:人格解體可見於腦器質性疾病,如顳葉癲癇,服用致幻劑的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障礙等疾病,表明這類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人格解體作為一種原發性精神障礙,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精神應激因素有關,如戰爭,集中營等可導致精神緊張,較易出現這類症狀,Janet(1903)則認為這類症狀是由於精神整合功能削弱之後,患者對自身和環境中的客體感覺模糊和不實在所致。

發病機制由於精神病學在整個醫學中發展較晚,也由於本專業自身基礎理論的複雜性,有相當多的常見精神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包括本病至今尚未闡明。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診斷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需要鑒別的是可出現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症狀的其他軀體或精神疾病。

1.腦器質性疾病癲癇,腦腫瘤等腦病均可出現本病的症狀,通過病史和體格檢查,可發現腦器質性疾病作為其原發疾病。

2.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也可出現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症狀,但都有其原發性精神疾病的症狀,可以鑒別。

3.其他神經症性障礙包括焦慮障礙,疑病症,強迫症,恐懼症等,人格解體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症狀,且往往不佔突出位置,診斷應根據各項診斷標準作出。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治療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西醫治療(一)治療本病的治療有一定困難。

支持性心理治療是必要的;向患者解釋這類疾病屬功能性障礙,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加強自我鍛煉,增強體質,有助於促進疾病緩解,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

森田療法和催眠療法也可試用。

藥物治療除針對焦慮、抑鬱,選用苯二氮卓類或三環類藥物外,氯氮平對有些病例有效,可以試用。

胰島素昏迷治療、電抽搐治療、持續麻醉療法、乙醚吸入誘導興奮產生精神發洩作用等治療方法,曾經用於治療本病,均無明顯效果,不宜採用。

(二)預後常突然起病,病程大多持續,遷延難愈,各種治療均見效甚微。

部分病例為間歇性發作病程。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中醫治療 暫無可參考資料。

下壹篇: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上壹篇:熱帶性口炎性腹瀉(別名:熱帶脂肪瀉)推薦



7. 警惕「非真實感」——人格解體障礙全解析

人格解體作為一個症狀,在許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見到,尤其常見於抑鬱症、癔病、疑病症等。

有一位抑鬱症病人準確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後出現的 ...正在驗證您的訪問請求系統偵測到您的電腦網路發出了異常流量,您需經驗證才能訪問我們的網站。

驗證過程將自動完成,您只需等待數秒…



8. 人格解體障礙

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是精神障礙之一,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或反覆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現實 ...人格解體障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此條目介紹的是精神障礙診斷。

關於心理學症狀,請見「人格解體」。

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類型解離性障礙,人格解體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精神病學ICD-10F48.1ICD-9-CM300.6MeSHD003861[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是精神障礙之一,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或反覆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現實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診斷標準包括持續或反覆的感到自己從心理過程、身體中分離出來,反覆感到環境陌生不真實。

目錄1醫學分類2症狀與診斷3流行病學4其他相關5資料引用6外部連結醫學分類[編輯]在DSM中,這一精神障礙被分類為解離症;在ICD中,它被稱作人格解體-失實綜合症,並被分類為單獨一種神經質障礙[1],對於該症的通常描述包括:「感到自己從物質軀體、心理活動中脫離;感到自己並未占有身體的全部;失去對自己語言、動作的控制感;覺得和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斷開;有一種「自動化感」——經歷著生活改變,但卻沒有任何體驗或參與感,仿佛生活是在電影裡的場景;失去對身份的確定感;感到和自己的身體失去連接;覺得自己的反應不是自己故意做出的;很難把自己和現實、環境關聯起來;就像是做夢一樣,有靈魂出竅體驗。

」症狀與診斷[編輯]人格解體障礙的核心症狀是主觀上有「自己的感受不真實」的感覺[2]。

患者在感受到人格解體同時還會幾乎無法控制地、急切地想要考問或思考「真實」與「存在」的本質以及其他深層次哲學問題。

[3]正經歷人格解體的人會感到他們與自己心理活動、肉體分離,感受到的感觀、感覺、情緒和行為都不是屬於自己的。

同樣,感覺自己破碎開來(就像這個症狀的名字說得那樣)。

同時感覺周圍的環境陌生,不真實。

人格解體會帶來很高的焦慮水平,而這樣的焦慮又會加強人格解體的感受。

偶然瞬間的人格解體是正常的;[4]持續或反覆的人格解體則是問題。

人格解體障礙的診斷標準包括(但不限於)持續或反覆地感到自己被從思維過程、軀體、環境分開。

只有當解離持續並影響了患者的社會、工作這些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功能時,人格解體障礙才能確診。

通過研究給出該障礙的一個精確定義被證明是很困難的,因為人格解體本質上具有主觀性。

[5]人格解體障礙被認為主要是由生活中嚴重的災難事件導致的,包括童年性、身體、心理傷害;事故、戰爭、酷刑、恐嚇襲擊和嚴重的吸毒經歷。

現在並不清楚基因因素是否對此有影響;然而在人格解體障礙患者體內確實存在許多神經化學物質以及激素改變。

[6]雖然該障礙是一種對於現實體驗的改變,但它卻和思覺失調無關。

人格解體障礙的患者能夠保持對內在體驗和外在世界客觀事實的區分力。

無論是間歇還是持續的人格解體,發作時患者都能夠區分現實和幻覺,它們對現實的知曉力始終保持不變。

[7]雖然人格解體障礙曾經被認為在人類中非常罕見,但現在認為人類一生中有1%-2%的機率罹患人格解體障礙。

儘管人格解體障礙出現機率很小,但不同程度的人格解體卻是大部分人都會經常遇到的。

[8]人格解體障礙和早期感知與注意力過程破壞相關。

[9]流行病學[編輯]男女均診斷出相同的人格解體障礙。

[10]其他相關[編輯]科塔爾症候群資料引用[編輯]^存档副本.[2013-01-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4). ^RadovicF.FeelingsofUnreality:AConceptualandPhenomenologicalAnalysisoftheLanguageofDepersonalization.Philosophy,Psychiatry,&Psychology.2002:9:271–279. ^Sierra,Mauricio;Medford,Nick;Wyatt,Geddes;David,AnthonyS.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andanxiety:A



9. 人格解體

人格解體的典型症狀是自我感消失、對現實環境感到陌生即失去對現實環境的認知感。

患病率[編輯]. 人格解體感是第三多見的精神科 ...人格解體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心理學症狀。

關於精神障礙診斷,請見「人格解體障礙」。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或Depersonalisation)是個人自我認知機制的一種異常狀況。

它使人覺得在觀察自己的行為(雖然他並不能控制局面)。

[1]出現人格解體者的痛苦感也發生改變,感到世界變得不那麼真切、變得模糊、如同在夢中一般、缺少意義,這會干擾感觀,因此許多患者感到他們生活在夢中,感到自己不真實。

慢性人格解體是指人格解體障礙,在DSM中被分類為解離症。

雖然任何人承受較大壓力或疲憊時,人格解體都會短暫地發生。

但慢性人格解體則更多是指那些有嚴重的心理創傷或長期焦慮的人遇到的情況。

人格解體障礙是包含解離性身份障礙、未定義解離症(DD-NOS)在內的所有單純解離類精神病中最為嚴重的病症。

它同時也是一個在其他一些非解離性精神障礙中常常存在的症狀,如焦慮症、抑鬱症、躁鬱症、強迫症、偏頭痛和失眠症都可能導致這一症狀。

但人格解體、失真感有時也是被追求的,如對於使用軟性毒品的人。

目錄1描述2患病率3藥理學和致病因4治療5研究6參見7引用描述[編輯]疾病患者感到他們的軀體、內心活動與他們分離,覺得自己的感受、感覺、情感和行為並不屬於自己,而更像是外部他人的經歷。

[2]患者常常陳述他們覺得所有事物都顯得不真實、朦朧。

同樣,對於自我的認知感也隨之消失(「人格解體」因此得名)。

人格解體可能導致極高的焦慮程度,而焦慮又將再次加重病情。

[3]人格解體的典型症狀是自我感消失、對現實環境感到陌生即失去對現實環境的認知感。

患病率[編輯]人格解體感是第三多見的精神科症狀,僅次於焦慮感和壓抑感。

[4]人格解體是一些焦慮問題的症狀之一,比如恐慌症。

[5]它也常常伴隨失眠(常常是人們面對倒時差、偏頭痛、癲癇(特別是顳葉癲癇)、強迫症、壓力、焦慮時發生)[6]。

Interoceptiveexposure是一個非藥物的可以被用來促使出現人格解體症狀的手段。

[7]一個針對本科生的調查顯示,在離解體驗量表的人格分裂/失真感分量表上打分較高的個體更加明顯的皮質醇反應。

在吸收分項量表(用於測量一個人的專心程度的量表)上打分較高的個體顯示出較輕的皮質醇反應。

[8]藥理學和致病因[編輯]人格解體有時也是某種被追求的體驗,比如對於使用軟性毒品的人而言。

它是一些解離藥與致幻劑產生的效果,同時也常是咖啡因、酒精、大麻和米諾環素產生的副作用。

[9][10][11][12][13]人格解體也是很多毒品的經典的戒斷症狀。

[14][15][16][17]由於長期使用苯二氮䓬而導致的苯二氮䓬依賴可以促使某些人產生人格解體症狀和感知混亂;而即使那些每天使用穩定劑量苯二氮䓬的人也可能會有這種苯二氮䓬戒斷綜合症出現。

[18][19]LieutenantColonelDaveGrossman在他的《殺人之時》(OnKilling:ThePsychologicalCostofLearningtoKillinWarandSociety)一書中指出,軍事訓練會導致士兵出現人工的人格解體,因此抑制了同情心,使得他們更易於在戰場上殺死其他人類。

[20]治療[編輯]人格解體障礙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治療主要是針對潛在致病因素的(無論是器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原因)。

如果人格解體障礙是神經元疾病的結果,那麼首要方案就是診斷並治療這種神經元疾病。

人格解體障礙可能是諸如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多發性硬化症、萊姆病等其他的影響腦功能的神經元疾病的症狀。

而對於伴有偏頭痛的患者,三環類抗抑鬱藥物也常常使用。

研究[編輯]在倫敦精神病學院的人格解體研究中心(TheDepersonalisationResearchUnitattheInstituteofPsychiatry)是世界在人格解體障礙研究方面的領導者。

[21]那裡的研究者使用縮寫「DPAFU」(DepersonalisationandFeelingsofUnreality)



10. 人格解體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一種知覺障礙,特徵為自我關注增強,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實、遙遠或虛假的;這種改變發生時,感覺正常而且情感 ...人格解體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人格解體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一種知覺障礙,特徵為自我關注增強,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實、遙遠或虛假的;這種改變發生時,感覺正常而且情感表達能力完整。

在各種複雜而痛苦的主觀體驗中,多難以用文字表達,比較突出的有軀體改變的體驗、強迫性自我審視、缺乏情感反應、時間體驗紊亂,以及身份異化感或自動感。

在人格內部,表現為心理失調、情緒紊亂或企圖自殺;在社會中,則表現為反社會行為。

也表現為一種奇怪的複合體驗障礙,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發生了改變,具有一種陌生感和不真實感。

如感到環境發生改變、不真實,似若做夢(現實解體);覺得體驗能力喪失,似乎不能哭、不能愛和恨(情感解體);覺得身體某部變大、變小、分離、嵌合、空虛(軀體解體)。

自知力一般能保留,否則為人格解體妄想。

人格解體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發生,也可伴發於疲乏或強烈的情感反應,或成為思維反芻、強迫性焦慮、抑鬱症、分裂症、某些人格障礙和腦功能障礙的組成症状。

多見於抑鬱症、焦虛性障礙。

也見於精神分裂症或顳葉癲癇。

值得注意的是人格解體只有當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時才能被確定為一種神經症。

 常見病症人格解體作為一個症状,在許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見到,尤其常見於抑鬱症、癔病、疑病症等。

有一位抑鬱症病人準確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後出現的人格解體症状:"自從發病以來,我不但情緒不高,有自卑、自責的念頭及對前途感到無望,還有一個症状也讓我難以忍受,就是自己與別人及外界事物間總有一種難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夢裡,與人交往時也有一種似真若夢的感覺,我真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活著。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許多人有過這種經歷,尤其是那些愛幻想的詩人、小說家,更是常常"如墮五里霧中",而且,有許多人還將這種經歷記錄下來,成為傳世佳作。

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保羅.薩特曾寫過一篇小說,名叫《噁心》,其中詳細而逼真地描寫了"我"的人格丟失的感覺。

書中的"我"已喪失了獨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替身"所替代了,連呼吸、寫字等一舉一動都不再屬於自己,而是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

顯然,在薩特的筆下,這種人格解體(薩特稱為"非存在")是一種痛苦的心理經歷。

前面已經說過,正常人群中,也有許多人有這種人格解體的體驗,但一般不會到醫院去就診,只有當事人覺得這種"似真若夢"的感覺妨礙了自己的生活時,才會求助於醫生。

參考《默克家庭診療手冊》-人格解體健康問答網關於人格解體的相關提問人格解体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人格解体?人格解体可以引发什么并发症?出自A+醫學百科「人格解體」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4%BA%BA%E6%A0%BC%E8%A7%A3%E4%BD%93轉載請保留此連結關於「人格解體」的留言:訂閱討論RSS目前暫無留言添加留言更多醫學百科條目3個分類:疾病|心理學|精神科個人工具登入/建立新賬號名字空間頁面討論檢視閱讀简体中文編輯修改修訂歷史動作搜索 導航首頁大醫精誠人體穴位圖中藥圖典醫學電子書藥品百科中醫百科疾病診斷急救常識疾病查詢中藥百科中醫方劑大全怎樣看化驗單醫事漫談醫學下載醫學視頻功能菜單志願者招募中關於廣告網站事務最近更改工具箱鏈入頁面鏈出更改所有特殊頁面可列印版此頁由雨於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18:28的最後更改。

在A+醫學百科用戶行医的工作基礎上。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關於A+醫學百科免責聲明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