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 | 疲勞定義

疲勞感時間長短是重要診斷依據以身體疾病來說,感染症可算是最常見的 ...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一直受到爭議,基本上,病患須符合兩項標準才 ...Skiptomaincontent搜尋本站:重要訊息最新消息持續教育會務活動行事曆交通指引聯絡我們活動花絮首頁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12)疲勞、打鼾由Admin在2009,十月21-12:05發表發表於民眾健康新知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 作者:陳亮恭(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疲勞、打鼾是民眾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困擾,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小心它可能是身心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

疲勞是民眾就醫很常見的問題,對於臨床醫師來說,雖然疲勞感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症狀,但是經過檢查之後,有些病人的確可以診斷出身體或精神心理的疾病;很多民眾也以為打鼾是疲勞引起的,其實不然,雖然單純打鼾並不致於影響健康,但是,假如打鼾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那就不一樣了。

疲勞、打鼾是否會影響健康?我們將深入探討,並且告訴大家如何自我照護。

疲勞以一般常見的病因來分析,疲勞的病患中約有20%到40%可以發現是身體疾病(但疲勞感不完全來自這個疾病)50%到65%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而完全找不到病因的約只占10%到30%。

疲勞感時間長短是重要診斷依據以身體疾病來說,感染症可算是最常見的原因,一般來說多為病毒感染,不少慢性倦怠的患者偶爾可檢驗出EB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證據,至於EB病毒和流感病毒所扮演的角色,目前並不是相當清楚,特別是長期疲勞的患者,有可能是先罹患憂鬱症後,出現病毒感染,因此,很難將疲勞完全歸因於哪一個單純的因素。

此外,代謝性的疾病也很常引起疲勞,例如甲狀腺疾病和電解質失衡;另外就是藥物副作用與藥物交互作用,所有的藥物中最常造成疲勞感的是鎮靜劑、抗組織胺類、乙型交感神經拮抗劑、利尿劑、和精神科藥物等等。

精神心理方面,最常見的診斷為憂鬱症、焦慮症或身心症,一般來說,疲勞感若在1個月內消失,通常有70%的案例為身體疾病;反之,疲勞感維持4個月仍然存在,約有76%的個案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因此疲勞感的時間長短是臨床上一個很重要的診斷依據。

 【案例】23歲的小芬原本在英國唸大學,生活適應、功課都很理想,但在一場感冒之後,她開始有疲勞的感覺,起先不以為意,但是慢慢的除了疲勞之外,她還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渾身痠痛、失眠、頭痛、以及腸胃不適的現象,功課也一蹶不振,讓小芬更感挫折。

雖然她持續就醫,也找不到明確的病因,英國的醫師最後開立一份「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書,並建議小芬休學,還安慰她因為這個病症而必須休學的人大有人在。

小芬因此休學回台休養,後來逐漸康復,在隔年回到英國繼續完成學業。

慢性疲勞症候群—壓力、焦慮、憂鬱、沮喪一般人有莫名疲勞感時,常會以為是肝臟、腎臟功能不佳或甲狀腺疾病、心臟、貧血或內分泌失調等。

事實上,疲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有時疲勞感的原因很單純,可能就是身體真的疲勞了,只要適當的休息與調養,都會在短時間內恢復。

但是有些病患有長期疲勞的問題,卻無法找出真正的原因,因此,醫學界在1988年,將這些症狀定義為「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作為診斷名稱,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所苦、卻又找不出病因的疾病,目前「慢性疲勞症候群」尚無特殊診斷測試方法,且因許多疾病都會有疲勞無力的症狀,故在診斷前應細心排除已知可治療的狀況。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原因仍在探討中,大多數患者與壓力、焦慮、憂鬱及沮喪等情緒有關,「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嚴重度表現每人不同,且在同一個病患身上隨時間之不同亦有變化。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一直受到爭議,基本上,病患須符合兩項標準才可被診斷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1.以臨床診斷方式排除已知醫學問題後,仍持續6個月以上有嚴重慢性疲勞症狀時,且有4項或4項以上的下列症狀同時出現:短暫記憶或集中力受損、喉嚨痛、淋巴結腫脹、肌肉疼痛、無紅腫性多處關節疼痛。

2.新出現或嚴重的頭痛、睡眠後仍無法恢復精神,且這些症狀連續維持6個月以上或持續再發。

有報告指出病毒感染為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可能因子之一,然而,有許多人仍舊無法找出任何患有此症的線索,他們只是發現自己漸漸(有時為突然性)感到非常疲憊且無法應付這種狀況。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確實成因目前尚不清楚,然而大部分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最初通常都以病毒感染開始,故有些研究者懷疑它可能是由於病毒所造成。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曾在輕微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