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的新定義 | 疲勞定義

在學術界(甚至一般應用)中,「疲勞」的定義為身體(肌肉)再沒有能力去産生和維持原有力量輸出,亦有部分人認為「疲勞」是主觀情感:當我們「感到疲倦」 ...疲勞的新定義首頁>運動心得>疲勞的新定義在學術界(甚至一般應用)中,「疲勞」的定義為身體(肌肉)再沒有能力去産生和維持原有力量輸出,亦有部分人認為「疲勞」是主觀情感:當我們「感到疲倦」時,我們相信身體已再沒有能力支持下去(Hagberg,1981)。

他們所持的理由是,在進行或完成高強度運動時,經血液供應到肌肉的物質(如氧氣)會因肌肉內的酸鹼失衡及纖維結構改變而不足應付需要,繼而阻礙能量的產生,使肌肉力量遞減。

亦即是說,運動員在達到「絕對疲勞點」時便不能繼續下去。

可是,這「疲勞」的定義及現象在近年已被推翻:「疲勞」不單是身體機能的問題或變化,而大腦發出的信號也是重要因素。

在2000年,學者Noakes指出,迄今仍沒有任何研究能清晰證明骨胳肌在最大工作狀態下會出現無氧、低氧或局部缺血的情況。

相反,有不少研究證明一些耐力運動,以及在炎熱或在高原條件下進行的運動中,因「疲勞」而停止的運動員的骨胳肌中並無呈現無氧、低氧或局部缺血狀態。

第二,在從事較長時間的運動中,運動員的肌肉運動單元的募集動員程度只是在30-50%,說明傳統的外周疲勞理論所假設的「絕對疲勞點」是不存在的*(Noakes,StClairGibson和Lambert(2005))。

*根據傳統的外周疲勞理論,「募集動員」是指當某一組肌肉力量遞減甚至負荷不了時,它會募集更多肌肉運動單元以維持力量輸出。

外周疲勞理論亦解釋,「疲勞」感覺是中樞神經對外周器官(尤其是活性肌肉)的生理和新陳代謝變化的意識知覺:大腦感受到新陳代謝和其它生理變化逐漸損害肌肉的收縮功能的而覺得「疲勞」。

但是,沒有一個研究能清楚地建立某一生理變量與主觀疲勞感覺的直接關係。

相反,一些研究(Barker,DeBruijn,Immelman,etal.,1995;Coetzer,Lockyer,Schorn,etal.,2000)卻證明「疲勞意識」與「運動强度」並無直接關係。

以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患者為例:他們在休息時也會感到疲倦及十分厭惡運動。

但是他們本身的運動能力與症狀的嚴重程度並沒有必然關係。

這說明了「疲勞」一定是與大腦神經衝動的變化有關。

最後,「外周疲勞模型」亦不能解釋不同强度和進行時間的節奏控制(pacing)。

節奏策略(PacingStrategy)「節奏策略」是指大腦憑「記憶」運動時的環境,去調節身體能量輸出,使我們能發揮出最佳表現。

實驗一運動:4公里單車間歇訓練研究人員:Ansleyetal. (2004)2004年,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環境下,對受過高水平訓練的單車運動員進行三組4公里單車間歇訓練,測量他們的功率輸出(力量x速度)、血乳酸、心率及綜合積分肌電圖。

採用間歇訓練,是因爲間歇訓練是最劇烈的身體運動形式之一:運動員反復以幾乎最大努力進行多組運動負荷,而在每組運動負荷之間只有很短的恢復期。

研究人員發現,在每次測驗的最後階段,每位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輸出(功率輸出)皆會上升而不是下降,說明大腦(中樞神經)自己是有一套「節奏策略」,控制身體機能活動。

StClairGibson,etal.(2006)具體解釋了運動過程中節奏策略的中樞管理模型:大腦控制中心在運動前根據終點確認先前類似距離或持續時間的運動經歷,整合內部(新陳代謝)和外部(環境)的狀況後的而建立一套算法模型(algorithm)。

在運動過程中,新陳代謝接受器、疼痛接受器、熱感覺接受器、心血管壓力接受器和力量接受器會發出訊息到大腦的「距離預期節奏中心」。

如果大腦認為現在的節奏太快,將會對運動員生理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時,便會傳出神經指令,調整「節奏策略」,減少功率輸出和新陳代謝速率。

反之,如果節奏太慢,中樞系統將會加快功率輸出和新陳代謝速率。

這種外周生理系統和大腦算法中心的信息處理的作用,在于維持機體的動態平衡狀態(homeostasis)。

比方說,一個運動員將進行400米短跑比賽。

比賽前,大腦已憑記憶及經驗設定了「比賽節奏」,為身體在某段「時間」的力量輸出定下指標。

但為何運動員往往會在接近二百米處感到「辛苦」或「疲勞」?因為在比賽時大腦不斷為當時身體狀態及外在環境進行評估,而在大約二百米處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