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黃疸別輕忽--認識肝內膽汁滯留症 | 新生兒肝炎治療

大多在嬰兒期發病,出生後表現持續性黃疸及肝脾腫大症狀,一般而言肝臟切片的病理變化較輕微,隨著肝臟成熟黃疸可能消退,屬於「會好的新生兒肝炎」。

嬰兒黃疸別輕忽--認識肝內膽汁滯留症小兒科  陳延珊主治醫師(大同院區)  施相宏主任(小港院區)(100年11月)「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禮物」,越來越多媽媽們願意親自哺喂,許多家長卻以為喝母乳的新生兒出現黃疸都是正常的,不必特別到醫院檢查。

然而,嬰兒出生後超過兩個星期仍有黃疸現象,要趕快核對健康手冊中嬰兒大便卡顏色是否異常,有任何疑問都應該立刻到新生兒科或是兒童肝膽腸胃科就診,因為部份嬰兒的黃疸是因為膽道閉鎖或是肝內膽汁滯留症所引致,必須及早診斷並加以治療。

膽酸是正常膽汁排泄與流動的必要成份,其缺乏將造成嬰兒膽汁滯留與黃疸,然而GGT卻無法溶出,因此抽血的GGT值為正常。

這樣的疾病是由於遺傳基因缺陷,除了極少數是因為身體細胞無法製造膽酸,多數病患是因為控制膽酸和膽汁排泄的基因出了問題,由於具有家族性遺傳以及惡化為肝衰竭、肝硬化之傾向,我們將此類疾病通稱為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PFIC,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

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之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目前已列入衛生署認定之罕見疾病。

目前,遺傳學家已經找出以下三種類型的基因突變,其中第一與第二型在發病初期的GGT值為正常或偏低。

第一型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是由FIC1基因的突變所造成。

此基因主要表現於肝細胞、膽道細胞與腸細胞膜,為P型三磷酸腺苷酶(P-typeATPase),負責將胺磷脂(aminophospholipid)自細胞外膜轉移至內膜,研究顯示,FIC1的缺乏雖然和膽酸排泄無關,卻也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泄。

大多在嬰兒期發病,出生後表現持續性黃疸及肝脾腫大症狀,一般而言肝臟切片的病理變化較輕微,隨著肝臟成熟黃疸可能消退,屬於「會好的新生兒肝炎」。

但是仍建議定期追蹤肝臟纖維化的狀況,小心肝硬化的可能性;同時可能出現腹瀉,體重輕、身高較矮,必須注意鈣質吸收不良以及骨質疏鬆等合併症。

第二型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則是與BSEP基因之缺陷相關。

如同前述,BSEP蛋白(bilesaltexportpump)負責肝細胞的膽酸運輸與排泄,一旦基因受損即會造成膽酸堆積、黃疸及肝細胞的損傷。

病人在嬰兒期以持續性黃疸表現,然而肝臟切片的病理變化較為嚴重,病程和膽道閉鎖類似,會進展到肝衰竭與肝硬化,屬於「不會好的新生兒肝炎」,國內已有成功肝臟移植的案例。

第三型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是因MDR3基因突變造成。

此基因影響肝細胞小管膜上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之分泌,此一成分可保護膽道細胞不受疏水性膽酸(壞的膽酸)所傷害,缺乏時則會造成膽管損傷,進而導致肝硬化。

其發病的時間可能稍晚,從出生後幾個月到幾歲不等,因此嬰幼兒時期的黃疸與肝硬化必須排除此一疾病。

與前述兩類病患不同的是,第三型患童抽血的GGT值會超過100,但是病程屬於「不會好的新生兒肝炎」,只能以基因分析作為最後診斷的參考。

目前本院與台大醫院進行合作,臨床上遇到GGT值小於100的膽汁滯留症或是「不會好的新生兒肝炎」,可以轉介本院進行後續之診斷與追蹤。

嬰兒黃疸可能是小問題,卻也可能暗藏肝膽疾病的風險,在喜悅迎接新生命的同時,千萬不可輕忽!【回本期目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