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rattus)和褐鼠(Rattus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

感染的大鼠透過糞便排出未成熟的幼蟲(第一期幼蟲),蝸牛和蛞蝓吃了含有幼蟲的大鼠糞便而感染,幼蟲在蝸牛和蛞蝓體內發育,但不會變為成蟲(第三期幼蟲),當大鼠吃了感染的蝸牛、蛞蝓或受其黏液污染的食物時,寄生蟲可於鼠體內發育為成蟲,雌雄交配產卵,進入下一個生活史循環。

人類不是廣東住血線蟲適合的終宿主(鼠類才是),其幼蟲誤入人體後,無法於人體發育為成蟲,僅可發育至第五期幼蟲(又稱為幼成蟲),蟲體移行至腦膜處死亡,而造成腦膜炎相關症狀。

疾病資訊疾病介紹治療照護防疫檢體送驗事項相關法規病人之治療照護專案進口寄生蟲藥物領用標準流程更多...:::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