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感冒?中醫觀點幫你預防 | 常感冒原因

中醫學上有「六邪」,指的是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各有各的屬性與特性,但其實,六邪並非原本就是致病的原因。

醫師表示,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養生保健中醫養生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感冒?中醫觀點幫你預防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58,3282018/08/01·作者/梁惠明·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哎唷好煩,我怎麼又感冒了,上次感冒好不容易才好,沒過幾天又開始咳嗽流鼻涕了……」診所診間傳來就診病患的抱怨,也是不少人的共同困擾。

許多人都把感冒當成不小心就會得的小病,就算不就醫,不舒服個幾天後,通常就會自己痊癒,但真的是這樣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楊素卿說,「感冒說起來很簡單,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卻會因個人體質、冒犯邪氣的不同,而引發各種感冒反應。

」風邪害你感冒?六邪蠢蠢欲動近日進入夏秋交接的節氣,加上熱帶低壓影響,天氣相當不穩定,有些地方暴雨成災,有的地方潮濕悶熱,許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根據統計,雖然民眾越來越注重養生之道,但台灣每年感冒的人數,不降反升,尤其在季節交替時,感冒人數更是暴增,有患者感覺自己「動不動就感冒」,不勝其擾。

中醫認為,「感冒是感染觸犯到風邪」,中醫學古籍《內經》也記載「風者百病之長,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

」指的是說,風邪會在身體內造成一連串致病反應,是萬病之源。

「不過風邪,並不是只是單純吹到風」,楊素卿說。

中醫學上有「六邪」,指的是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各有各的屬性與特性,但其實,六邪並非原本就是致病的原因。

醫師表示,中醫將四季中所含六種不同特質的氣,稱為「六氣」,只不過,當氣候不正常或變化過於劇烈,使人體無法適應;或是人本身體質虛弱無法應變外界環境變化,六氣就會失衡轉化成六邪,由外而內侵犯人體引發各種病症。

(圖片來源:新自然主義提供)(圖片來源:新自然主義提供)廣告西醫認為,感冒是病毒侵犯人體所造成,像是鼻病毒、腺病毒、黏液病毒、流感病毒等超過2百種病毒,都會出現感冒症狀,咳嗽、流鼻水和鼻塞等症狀,都是人體免疫大軍和病毒作戰的現象,以病程而言,七到十天就能痊癒:但中醫師黃宗翰說,溫度變化過大,的確容易讓身體防禦系統下降而容易感染病毒引發感冒。

為什麼中醫會這麼嚴肅看待小感冒?「外感風邪是感冒最主要原因,不過風邪會引發其他五邪出手,讓感冒病情總是變化多端。

」◎推薦閱讀:(本文還沒結束,後面還有喔)感冒不一定得多喝水 喉嚨痛、鼻塞該補充這兩樣東西中醫角度來看,像風邪這般的「外邪」進攻人體不會主動停止,如果感冒時,風邪帶動寒邪到腸胃系統,就會腸胃不適或是腹瀉;濕邪到鼻腔,就造成鼻竇炎、支氣管炎,駐足肺部會讓喉嚨老是感覺有痰;進攻頭部就造成頭痛,「這是很多人覺得感冒好了,卻還是一直咳嗽痰多,或是精神不好、頭痛鼻塞,感覺元氣大傷不舒服的原因。

」醫師強調,當這些外邪潛伏在體內變成「伏邪」,只等身體狀況低落時,就會繼續作亂肆虐,惡性循環的結果,當然變成動不動就感冒的體質。

「所以小感冒也不要輕忽,該就醫該治療的,不要掉以輕心。

」防風邪第一要務:維持體內溫度穩定廣告治病要求醫,致病原因卻要問自己。

黃宗翰醫師強調,不希望感冒上身,就要盡可能避開會招致風邪的機會,「只要把握維持體內溫度穩定的原則。

」醫師提出,維持體內溫度,最重要的是不要製造忽冷忽冷忽熱的情境:像是長時間對著吹電風扇、從高溫戶外直接進到冷氣房、大汗淋漓時猛灌大量冰水、貪涼躺在地板睡覺、洗完頭不吹乾頭髮……,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力「正氣」下降,讓風邪有機可乘,「當然動不動就感冒了。

」楊素卿醫師說,「平常門診時也會遇到一些病人,強調自己生活很養生啊,壞習慣都會注意不犯,為什麼還是成天感冒?」楊醫師提醒,因為除了外感風邪之外,「內因」也是重點。

外邪+情緒壓力+生活失調 中醫師:不想感冒都難中醫認為,內因多與情緒損傷內臟造成正氣虛耗有關。

根據臨床觀察,現代人「內因型」感冒的比例有日趨上升的跡象。

「動不動就感到煩、氣惱、鬱悶、壓力大,長期處於情緒紛擾狀態,更會影響身體的生理活動和內臟運作,降低身體防禦力和自癒力,可以說是現代人感冒頻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