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沒有完全好!為什麼動不動就感冒?名中醫破除10大感冒迷思 ... | 常感冒原因

莊董的生活情報讚跳到主文無論你在哪?歡迎來到莊董的生活情報讚ヽ(✿゚▽゚)ノ這裡收藏展覽活動推薦,親子景點,花季旅遊情報..生活實用資訊▸關於我Email▸[email protected]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11Jul28Sun201919:42感冒沒有完全好!為什麼動不動就感冒?名中醫破除10大感冒迷思..感冒是萬病之源?「感冒不用看醫生,七到十天內自然會好?」「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上次感冒後,我鼻子變得好敏感,動不動就打噴嚏。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關於感冒,有許多不明白的模糊地帶? 到底感冒對我們身體產生了哪些影響?...  有人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有時我會聽聽中醫怎麼說! 分享: 名中醫破除10大感冒迷思...文末影片 : 感冒、流感大不同 ? 以及如何  "一分鐘搶救感冒頭痛!輕微感冒頭痛的中醫保健穴位療法"...(以下文:楊素卿,黃宗瀚/本篇由博客來授權刊載)如果你從某次感冒後身體就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像是反覆感冒、感冒不容易好、小毛病不斷、身體虛弱、久病不癒、小病變大病……等等,依照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感冒沒有治好,或者感冒治錯成為「壞病」,讓外邪伏藏在體內變成「伏邪」,繼續在體內破壞的結果。

因此中醫認為,感冒絕對是萬病之源,不能等閒視之!   ✔感冒不根治,小心留下後遺症!為什麼中醫會這麼嚴肅看待小感冒呢?那是因為感冒除了影響呼吸系統、腸胃系統外,一旦讓它潛伏在人體中,它就會趁機對我們的五臟六腑、經絡系統、皮肉筋骨伸出魔爪。

例如感冒一開始受到外邪入侵,常見皮膚、口鼻失守,這時會出現發冷、發熱、流鼻水等現象。

接著外邪向經絡前進,阻擋了氣血的運行,造成全身痠痛,並長驅直入至肺臟,引發咳嗽、痰多、慢性支氣管炎,甚至氣喘。

另外,當肺功能亮起紅燈,脾和腎也會遭受波及,這時候,就可能出現消化功能不良、缺乏食慾、四肢倦懶、全身疲累等症狀。

此外,體內水分代謝也會發生障礙,若水患發生在心,就會引起胸悶、心悸、心血管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等;若發生在腸胃,則引起噁心、腹瀉等不適;若發生在經絡或筋骨,可能出現肩頸痠痛、腰痛,甚至關節痠痛、肌肉無力;若發生在皮膚,或許導致搔癢、濕疹。

大多數人經過服藥、休息後,表面上不舒服的症狀解除了,以為感冒好了,但事實上,身體的防禦系統已遭風邪破壞。

如果感冒沒有運用適當中藥,以及刮痧、按摩、藥膳等外治法來趕走風邪,它就會持續駐留體內,一逮到機會便伺機而動、大肆破壞,有時就算只是一次小感冒,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引起重大疾病,甚至奪走生命!❝別輕乎感冒,感冒不根治,小心留下後遺症!❞ ✔破除10大感冒迷思Q1:感冒不用看醫生,等它自然好就好? A:錯。

中醫認為感冒不能輕忽,因為它可能會併發很多意想不到的後遺症。

 站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單純的感冒的確是小病,但是,小病不治療很有可能會演變為較嚴重的病情,甚至引起大病。

在臨床門診上,我就經常碰到這樣的案例,患者初期的感冒症狀例如鼻塞、流鼻水、喉嚨痛都好了,但是咳嗽卻長達二個多月還不好,而且本來只是有痰,最後咳到痰中帶血絲、胸口疼痛,拖到情況變嚴重了,才肯就醫。

 我們常說「預防」,很多人以為中醫說的「治未病」是單指「未病防變」,就是還沒發病之前好好調養,讓身體不生病。

實際上中醫認為,「預防」除了該防止疾病的「發生」,同時也該防止疾病的「發展」,這就是所謂「既病防變」。

換句話說,就是生病了要治療,以免小病不治釀大病。

Q2:感冒應該看西醫好得快,中醫只能調理身體? A:錯。

中醫治療感冒有極佳的療效,處方適當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各種不適。

 實際上,只要透過詳細地「望(用眼睛看)、聞(用鼻子聞)、問(用嘴巴問)、切(用手摸、敲或按)」四診,中醫師就可以知曉患者的病情、症狀,針對每一個感冒患者,開出個別適當的處方用藥,百分之百量身訂作、對症下藥,治療的效果一樣很不錯,在短時間內改善諸多感冒不適不是問題,而且還可以避免嗜睡、口乾、腸胃不適等西藥的副作用。

另外,如果能再配合食療或刮痧等非藥物療法,來提升身體的抵抗力,感冒症狀就能夠更快解除! Q3:感冒就應該要多喝水? A:錯。

要不要多喝水因人而異,喉嚨乾、喉嚨痛、糞便乾硬的人才需要多喝水。

 感冒時到底要不要多喝水,應該要看個人的狀況。

如果出現體熱、喉嚨痛、喉嚨乾、大便乾硬、口渴等症狀,代表身體缺水,這時候應該要多喝水。

但若症狀是痰很多、大便很稀,這代表體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