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嗎?失智基因篩檢到底要不要做? | 失智症遺傳檢測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病症知識未來我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嗎?失智基因篩檢到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未來我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嗎?失智基因篩檢到底要不要做?24659人瀏覽2016/08/02作者資深醫藥記者丁彥伶建議有早發性失智的患者先做血液的基因測試,找出是哪個基因出問題,等到患者的下一代想要了解自己是否也有相同問題時,再來做比對。

 許多人擔心未來自己是否會得失智症,而想要進一步提早知道嗎?但建議您在篩檢前,最好先想一想...... 耕莘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劉議謙說,目前有一些商業機構推行進行失智基因篩檢,他認為這其中充滿了許多問題。

 目前為止,失智症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逆轉,所有的藥物都只能用在確診後治療,沒辦法做預防用藥;而失智症用藥不會讓人變聰明,只能延緩退化,但事實上,即使再延緩病情,也有一定的限度,最後還是會回到失智症的病程中。

他個人認為,提早知道並沒有意義。

 今年才四十多歲的X先生確診為早發性失智症,他有兩個雙十年華的漂亮女兒,需要現在就讓兩個女兒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也是早發性失智的「候選人」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腦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以現代醫療科技的發達程度,我們的科技在十年前就已可以診斷哪些人在未來十年後會不會罹患失智症;包括利用正子掃瞄,診斷腦部和記憶有關的海馬迴有沒有β類澱粉的沈澱,或是從腰椎穿刺,抽取骨髓液,查看是否有τ蛋白異常堆積。

 通常失智症患者,可能在十年前大腦就開始有這些異常的變化,例如類澱粉沈澱。

甄瑞興表示,在這個時候,患者其實還沒有任何失智症症狀發生,可能是公司的主管、公務人員、家庭主婦…….他們擁有自己生活與世界。

那麼,是否真的要在患者還沒有症狀時,就告訴他:「你未來十年後,可能會開始失智。

」 (圖片來源:illustAC) ║提早知道罹患失智症,然後呢?「需要讓失智症患者,提早知道自己未來可能發病嗎?」甄瑞興表示,這個問題多年來在世界各國一直被討論。

前年在波多黎各舉行的失智症研討會中,包括美國、歐洲各國,以及臺灣、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各國的專家都在討論,到底要不要讓患者預知自己在未來的數年到十年後可能發生失智症? 因為失智症不像是癌症,或是其他的疾病,能經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一步免於疾病惡化,現在連過去被稱為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都有藥物可以控制得像慢性病了;還有許多種癌症,都能經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得到治癒的機會。

但是直到今日為止,失智症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現在的藥物只能幫患者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無法治療患者已經形成的失智問題,或是中止失智惡化。

 甄瑞興說,他曾經在演講中問聽眾,在沒有藥物可以治癒的情況下,有人願意提早知道自己將罹患失智症嗎?只有幾位聽眾舉手說希望能及早知道,當他繼續說「如果你知道你曉得十年後自己即將罹病卻沒有藥醫,恐怕會痛苦十年,然後等到十年後發病,再等病情進展,大約八年、十年後忘記一切,總共要痛苦十八到二十年呢?」 大家都鴉雀無聲了,因為與其要痛苦二十年,還不如得病前完全不知道,等到發病後再面對。

 世界各國失智症專家認為,是否讓民眾預知自己會發病,是一個道德問題。

因此目前一致共識,是不主張進行事前檢查。

他們會建議有早發性失智的患者先做血液的基因測試,找出是哪個基因出問題,等到患者的下一代想要了解自己是否也有相同問題時,再來做比對。

 (圖片來源:pixabay) ║基因預測準確度不高即使現在想要預測是否未來會罹患失智症,甄瑞興說,商業用的基因檢測準確度並不高,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國都一樣。

 目前,仁愛醫院和台大醫院及恩主宮醫院等醫院正在進行試驗,看是否可以從抽血來早期發現是否有失智症,但目前的研究結果尚未出爐,現在我們只能在患者開始覺得自己容易忘東忘西時,檢查腦部是否有萎縮才能知道患者是否罹患失智症。

因此,即使想要提早知道自己是否可能罹患失智症,自費的商業基因檢查的準確度也有待商榷。

 ║失智症治療新進展-溶解類澱粉雖然失智症的治療進展不大,不過目前也有一些好消息。

甄瑞興說,現在研究中的藥物中,已經有藥物可以溶解患者腦中沈積的類澱粉,不過目前看起來,藥物清除類澱粉的速度遠不及它沈積累積的速度,所以來不及阻止類澱粉沈澱大腦的發生。

因此,現在也有學者考慮是否可以提早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