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聲?談小兒口吃問題作者:臺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師 ... | 口吃

「口吃」是指在說話時出現了結結巴巴的現象,可能是不斷重複說某些字或音、拉長語音或是字句中斷等,也可能是在說話時會出現不適當的張力和過快/過慢的說話 ... :::無障礙網頁說明台大醫院:::      :::最新消息特別企劃專題報導保健園地台大花絮兒童專欄前期內容   :::兒童專欄王者之聲?談小兒口吃問題您不可不知--兒童安全 防止兒童走失,臺大兒醫協尋機制即日起全面啟動! 「臺大醫院醫心護童健康快樂攏總來」兒童節慶祝系列活動報導   前期兒童專欄            :::王者之聲?談小兒口吃問題內容下載: 什麼是口吃?「口吃」是指在說話時出現了結結巴巴的現象,可能是不斷重複說某些字或音、拉長語音或是字句中斷等,也可能是在說話時會出現不適當的張力和過快/過慢的說話速度,使得整體說話變得不流暢,更嚴重一點,在說話時甚至會伴隨一些不自然的臉部表情或身體動作,例如:聳肩、甩頭、眨眼…等。

造成口吃的原因是什麼,目前仍未有一個明確的理論來解釋口吃的成因,可能的解釋是個人的內在因素和外在環境因素間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結果。

個人內在因素指的是兒童的氣質、人格特質或是語言及說話的能力等,而外在環境因素指的是說話的情境或對象等。

雖然沒有某個特殊的人格特質一定會造成口吃,但研究顯示,有口吃的兒童大部份都有某些特殊的氣質,例如在嬰兒時期分離焦慮較明顯或是難照顧,對於周遭環境過度敏感的嬰孩也被發現比較容易在長大後出現口吃的現象,而樂觀、外向或率真的兒童相對的也比較不容易發生口吃。

外在因素方面,單獨的環境因素並不會造成口吃,但它可能使口吃現象更加明顯,例如:「上台報告」的說話情境不是產生口吃的原因,但這樣相對比較緊張的情境可能會使口吃兒童的口吃現象更加嚴重。

另一個比較可以說明兒童發生口吃的解釋是,兒童本身的能力,包含語言能力、動作技巧、認知發展等與環境需求無法相互配合時,因而出現口吃現象。

例如,兒童目前的口語表達能力只在雙詞結合的階段(即語言發展能力尚未成熟),但因環境的需求(例如,要求兒童在同學面前說故事或上台自我介紹)迫使兒童需要用較長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此時為環境需求高),在兩者無法平衡的狀態下,即可能會出現說話不流暢的現象。

口吃的特徵是什麼?口吃的特徵主要包含重複、延長、停頓、插入、張力及不適當行為。

口吃特徵說明舉例音節重複說話時重複說第一個音節ㄨㄨㄨㄛˇ要吃飯單字重複說話時重複說第一個字我我我要吃飯片語重複說話時重複說某一個詞彙我要我要我要吃飯延長說話時延長語音或單字ㄨ---ㄛˇ要吃飯;我---要吃飯停頓說話時有不適當的停頓/中斷我肚(停頓)子餓要吃飯。

插入說話時插入不相關的字我肚子恩恩餓,恩要吃飯。

首字難發說話第一個字起始有困難我(起始困難)要吃飯。

張力說話時出現不適當的張力身體有些地方出現用力的現象不適當行為說話時伴隨出現不適當的身體動作或臉部表情眨眼、聳肩、甩頭、拍手、跺腳、扭手指…等口吃的發生率口吃最常發生於兒童2-5歲時,研究顯示,有部份幼稚園及學齡的兒童有口吃的問題,但長大後會發展成真正的口吃者占少數。

口吃的發生率大約為總人口數的5%,男生大約是女生的3倍1。

如何區分正常的不流暢與口吃?2-5歲的兒童正值語言發展的關鍵時刻,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開始學習較複雜的語句或是說話速度加快,也會出現說話結巴不流利的現象,這樣的不流暢現象並非真正的口吃,稱為「正常的不流暢」,面對這樣的不流暢並不需要過度的緊張,待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成熟,不流暢的現象自然會消失。

正常的不流暢和真正的口吃在不流暢的特徵及出現的頻率上有一些不同,若能正確區分,則可以用較正確的態度來面對。

 不流暢總種類不流暢特徵及頻率正常的不流暢口吃不流暢的特徵不流暢的特徵以重複為主,包含語音、單字及詞的重複不流暢特徵多,包含有重複、延長、停頓、插入…語音或字重複的頻率只會有1-2次的重複重複次數多於2次拉長語音的長度延長少於1秒延長時間大於1秒,且可能有不當的張力出現不適當的停頓不會出現有伴隨的身體動作或表情不會出現有,且有自覺會出現逃避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語言能力發展成熟,不流暢出現的頻率應該逐漸減少,若字的重複頻率不減反增,則將會是一個警訊,可能會發展為真正的不流暢,即口吃。

我的小孩有口吃該怎麼辦?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說話結巴的現象,有些家長會刻意去矯正,要求孩子重說、說慢一點,甚至處罰孩子、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或阻止孩子繼續說話,這些都是不恰當的舉動,反而可能會讓孩子的不流暢現象更嚴重。

面對孩子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