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型女性如何與反依賴性男性相處? | 反依賴 人格

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一個「靈魂伴侶」並寄生在TA身上,把TA視為自己的全部,他們認為生命中的最大滿足來源於關係,越深刻的情感連結越能 ...最近在後台收到讀者@湯湯的一條留言:依賴型伴侶傾向於屈從,在另一半面前就好像是赤身裸體,傾向於追在對方身後討好,巴不得連自己的內心都要剖開來給對方看。

而反依賴型伴侶恰恰相反,他們處處遮掩,溝通起來就像是戴著面具,讓人感覺總有些遙不可及。

雖說這種一個追一個逃的關係讓雙方都很心累,但依賴型遇上反依賴型似乎也是命中注定。

依賴是可以流動的,一個人可以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依賴類型,但如果長期處於依賴型或者反依賴型的極端,那親密關係就出了問題:依賴型的覺得反依賴型的太不在乎自己,反依賴型的又覺得依賴型的太粘人,一個在後面追,一個在前面逃,完全沒了邊界,雙方的需求都沒法被滿足。

要想解決這種極端情況,我們就得從依賴型和反依賴型的形成講起。

...1.依賴型&反依賴型這一說法的由來最早是沒有反依賴型這一概念的,只有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personalitydisorder)。

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一個「靈魂伴侶」並寄生在TA身上,把TA視為自己的全部,他們認為生命中的最大滿足來源於關係,越深刻的情感連結越能讓他們感受到意義和存在。

反依賴跟依賴相反,他們逃避關係,嚮往獨立空間。

但反依賴並不是一種人格障礙,它只是一種狀態,而非病態。

有心理學家就曾提出親密關係必經的4個階段:共存-反依賴-懷疑-共生,他認為反依賴是親密關係深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步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依賴-反依賴是兩個極端,我們每個人對於關係的依賴程度都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流動。

美國心理學家朗古蘭德曾寫過一本書叫做《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裡面就提到了3種依賴模式:適度依賴、過度依賴和障礙性疏離。

過度依賴和障礙性疏離就是那兩個極端,而適度依賴就是依賴和獨立這兩個矛盾中間的平衡態。

我們以一些行為舉例:過分依賴行為反依賴行為粘人保持一定距離行為多軟弱、玻璃心內心堅韌、剛硬以伴侶為中心以自己為中心對人痴迷多沉溺於事物容易被他人侵犯,邊界感差身穿鎧甲,刀槍不入自尊感低自尊感膨脹,甚至可能引發自戀負能量爆炸會儘可能表現出「我很好」不安全感很高安全感高喜歡忘我地追逐逃避各種親密討好型人格控制欲很強通過以上行為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描述跟依戀模式有很大關聯。

實際上,每種依賴類型的形成,都源於從早期童年發展出的依戀類型。

適度依賴,其實對應的就是安全型依戀,雙方都能找到在融合的同時保持一定獨立。

而過度依賴對應的則是焦慮型依戀,往往其中有一方會表現出痴戀。

反依賴對應的是迴避型依戀,他們認為「只靠自己」的關係是最舒適的,習慣於迴避身體和情緒上的親密。

湯湯男友是反依賴型,而湯湯傾向於依賴型,這樣的戀愛模式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彼此的需要都不能被對方滿足。

湯湯的問題是:如何能讓反依賴型男友偶爾客串依賴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找到反依賴型形成的心理根源,並對其加以干預。

反依賴型的中心問題其實反依賴型的人心裡明明白白:沒有他人的幫助自己是不完整的,是缺失的。

但他們是天生的表演藝術家,擅長將「我需要別人的幫助」這種心理隱藏起來,給外人展示出一種「我不需要別人」的假象。

為了維持這樣的形象,他們無可避免地騙別人,甚至騙自己,他們每時每刻都在通過迴避的方式對抗童年所受到的拒絕、遺棄、情感虐待。

當他們持續掙扎於這種高度警戒的狀態時,腎上腺素便會縈繞全身,激活對抗、逃避或者冷淡的回應。

這是三歲前在跟父母相處的過程中留下的後遺症,人們不斷重複這種對抗、逃避或者冷漠,其實是想要藉此修復自己的童年創傷,這就是弗洛伊德理論中的「強迫性重複」。

反依賴型的人小時候跟父母的關係通常是孤立、疏遠、被動、消極、被忽視——這正是迴避型依戀形成的原因。

他們很難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因為父母小時候就總給他們製造一種「什麼都沒發生」的假象,他們的情緒需求被忽略,自然也很難察覺、認知他人的情緒。

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他們似乎要「擺脫」童年的被忽視,他們學會表現出一種膚淺的善意,就像述情障礙患者那樣,他們會把自己包裝成通情達理的形象——其實他們根本無法深層感受別人的情緒。

既然無法在關係上獲得滿足,他們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冰冷的事物,他們瘋狂地學習、工作,立志成為一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