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症 | 產後抑鬱症

^ 移至: 产后抑郁症. 中華精神病雜誌. [2015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 ...產後憂鬱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PostpartumDepression類型產褥期疾病[*],mental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childbirth,orthepuerperium[*],endogenousdepression[*],情感障礙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精神病學、心理治療、臨床心理學ICD-10F53.0ICD-9-CM648.4DiseasesDB10921MedlinePlus007215eMedicinemed/3408[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產後憂鬱症(英語:postpartumdepression,PPD)也叫產後憂鬱症,是和嬰兒出生有關的情感障礙,早期認為只發生在婦女,後來發現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會有此症狀[1][2]。

症狀包括極度憂傷、疲勞、焦慮、痛哭、易怒,以及睡眠及飲食模式的變化[1]。

多半是會在嬰兒出生後一周到一個月開始出現[1]。

產後憂鬱症可能會對嬰兒的發育有負面影響[3][4]。

產後憂鬱症的確切原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是因為生理、情緒、基因及社會因素所造成[1][5],也可能受到像是體內激素的變化、睡眠不足等因素的影響[1][6]。

風險因子包括以前曾出現產後憂鬱症、躁鬱症、家族中有重性憂鬱疾患的病史、心理壓力(英語:psychologicalstress)、妊娠併發症、缺乏支持,以及物質使用疾患[1]。

診斷會以個人的症狀為基礎[4]。

大部份的女性在分娩之後會有一段擔心或是不快樂的階段,若其症狀嚴重,時間持續超過二週,需確認是否為產後憂鬱症[1]。

在上述的風險中,提供心理及社會的支持對預防產後憂鬱症有幫助[7],其中可能包括來自親友的支持,包括食物、家務,照顧和陪伴[8]。

產後憂鬱症的治療包括有諮商或是藥物[4]。

有效的諮商方式包括有人際取向心理治療(IPT)、認知行為療法(CBT)及心理動力療法(英語:psychodynamictherapy)[4]。

初步證據支持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治療產後憂鬱症[4]。

產婦分娩後,約有15%會有產後憂鬱症[9][10]。

在新生兒出生後,男性有產後憂鬱症的比例約從8%到10%不等[11]。

產後精神病(英語:Postpartumpsychosis)(Postpartumpsychosis)是更嚴重的產後心理症狀,每一千名分娩的產婦中,約有一到二名會有此症狀[12]。

產後憂鬱症是一歲以下嬰兒被殺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國每十萬名嬰兒出生,其中會有8名有此情形[13]。

Pitt.B在1968年發表於《BritishJournalofPsychotherapy》上的文章《"Atypical"DepressionFollowingChildbirth》中,首次提出產後憂鬱症的概念[14]。

目錄1症狀2診斷標準3治療4參考文獻5參看6外部連結症狀[編輯]憂鬱患者會長時間感到情緒低落、愁苦及悲慘,早上或入夜時分情況會較為嚴重。

脾氣暴躁患者可能會對別人的兒女或自己的嬰兒感到暴躁,而發洩對象通常是自己的伴侶。

疲憊一般產後的女性亦會感到疲憊,但產後憂鬱的患者會疲憊至認為自己患病。

失眠患者一般難以入睡。

食慾不振患者通常沒有心情進食,但有時會透過暴食來宣洩壓力,不過過後又會因肥胖而感到內疚和不安。

失去興趣患者對以往的享受覺得不再吸引,以往的興趣亦變得無聊,特別是對性生活失去興趣,進一步影響雙方的關係。

不能應付生活患者會覺得不夠時間用,事情亦做得不好,但失去動力改善有關情況。

內疚患者會因為自己患病而增加家庭壓力感到內疚,亦會因用負面角度觀看事物而自責。

焦慮患者會經常因為害怕不懂照顧嬰兒而感到焦慮,同時又擔心嬰兒的健康。

診斷標準[編輯]目前無特異的實驗室指標和統一的診斷標準。

湯月芬[15]認為應採用兩步篩查法,第一步為量表評估,多依據各種自評量表如EPDS(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SLC-90,SDS(憂鬱自評量表)等,如EPDS≥13分來判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