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傷害行為的分析與防治@ 漂泊:: 痞客邦:: | 自我傷害

台北市教育局吳英璋局長自我傷害行為現象一、自我傷害行為的定義: 在心理病理學的研究上,自殺被歸於「做出不利自己行為」的一類,而做出任何不利自己的 ...關閉廣告漂泊跳到主文一個像這樣的女子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l29Sun200723:32自我傷害行為的分析與防治台北市教育局吳英璋局長自我傷害行為現象一、自我傷害行為的定義:在心理病理學的研究上,自殺被歸於「做出不利自己行為」的一類,而做出任何不利自己的行為,皆屬於自我傷害行為。

(Berman,1975;Berman&Jobes,1991;Davis&Sandoval,1991;Pfeffer,1986)亦即本研究所稱之自我傷害行為不僅僅是自殺行為,尚包括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後者包含做出傷害性行為而該個體並沒有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意願之情況(他可能因如此做而造成意外,但在進行這項行為之前,他的意識裡並沒有出現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的念頭)。

如:重覆地拔自己的頭髮、以頭撞牆、咬傷自己、割傷自己等。

除此之外,容易發生意外,經常有憂鬱無助的情緒、喜歡(或易於)做出違規行為,以及容易生病等,都可能是屬於「自我傷害」的。

也就是說,有自我傷害行為傾向的學生大致可分成下面幾類:1.直接做出傷害自己行為的學生。

如前段所述及的有意識或下意識地傷害自己的學生。

2.容易發生意外的學生:這些孩子在潛意識中可能傾向傷害自己,但不為其意識所接受,而轉化表現在「出意外」的行為中。

3.有憂鬱和無助情緒的孩子:由於在自殺個案的研究中,發現有60%~70%的個案有此傾向,因此常出現憂鬱無助情緒的孩子可能有自我傷害的傾向在。

4.喜歡或容易做出違規行為(即攻擊性強的孩子):依精神分析理論所說明的,攻擊別人,大致上是「死亡的本能」在操作行為的表現。

基本上,這些行為是不利於自己的,因我們攻擊他人,也等於在令自己處於不利的狀態。

5.比較容易生病的學生:在生物心理社會免疫學(Biopsycho-socialimmunology)中的研究指出,人的免疫力常受社會文化活動的影響,若一個人常處於不利自己的環境下,會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與較大壓力,長期下來將使免疫力下降,而容易生病。

所以常生病的孩子需要注意他是否令自己限於不利的情境中。

6.因此,廣義的自我傷害行為,應包括下列五種:1.有情緒困擾:如憂鬱、無助、傷心、憤怒、憤恨等。

2.有生理疾病:容易生病或請病假次數過多。

3.採取攻擊行為:出現暴力行為或違紀、曠課次數較為多。

4.容易發生意外如:易發生運動傷害、交通事故傷害等。

5.曾企圖自殘或自殺。

二、自我傷害行為是一種因應行為這五類自我傷害行為有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溝通行為」,一種人對環境的因應方式(Tabachnick&Farberow,1961)。

就如同一般對「適應性方式」的分析一樣,當某個人採用某種適應方式時,我們要瞭解他是否知道該方式對別人會產生何種效果與對自己會產生何種效果、他是否清楚或熟悉該方式、以及他是否知道與該方式相關連的其他適應方式;對採用「自我傷害」方式的人,我們也需要作相類似的瞭解。

個體所處的環境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人際社會環境,因此「溝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適應方式。

溝通的分析除了前述的適應方式內涵分析之外,還要再加上溝通的內容、溝通的對象、溝通的目的、以及溝通的特殊性(針對某一特殊對象,作某些特殊內容的溝通,這種固持、不可取代的程度稱之為特殊性)分析。

但是,決定個人的企圖或行動的因素,並不只是個人意識中的覺知內容,所以倆氏將非個人所能覺知的「意識外或無意識」的分析亦包含在內。

這種主張,於六十年代精神分析論普遍被接受的情況下,自然是很普遍的;目前,這類動力性(dynamic)的觀念有相當大的比例被認知上之「自動化(automatic)思考(Beck,1976)」概念所取代了。

決定個人之企圖與行動的另一項心理因素是「性格」。

在動力性理論中,「性格」主要指的是「自我功能(egofunction)」或「自我結構(egoorganization)」。

簡單地說,在由自我(ego)、本我(id)以及超我(super-ego)所組成的「我」之中,必然是有衝突的(conflict)(Maddi,1968),「自我」需要同時處理這項內在衝突以及面對外界(outerworld)。

因此,自我的功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