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清一身輕 | 小腸蠕動

小時進入小腸吸收營養,正常下約4~6小時到達大腸,而便秘的人因為大腸蠕動減 ...健檢專案健康促進最新消息線上預約報告查詢客服中心啟新電子週報      腸道清一身輕 便秘不能算是一種疾病,卻是現代人頭痛的健康問題,國內有超過三成的民眾深受便秘之苦,但這些便秘族竟然有一半把它當成小毛病,而不以為然。

事實上,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是體內亂源的開始,輕者腹脹、腹痛,重者引發癌症、中風及心肌梗塞,千萬不能因小失大。

「腸道清,一身輕」,排便順利可是健康大事哦!便秘是身的一面鏡子 健康的晴雨錶 排便是由多種肌肉、神經參與的複雜生理活動,吃進的食物先在胃中消化,約2~4小時進入小腸吸收營養,正常下約4~6小時到達大腸,而便秘的人因為大腸蠕動減慢,水分被吸收,要長達18~24小時才轉成便便形式。

便秘者讓應該排出體外的廢物,長時間停留在大腸內產生毒素,種下了多種健康危機。

怎樣才算是便秘 有些人一天沒上大號就擔心便秘,有些人則一肚子大便也沒感覺。

其實,健康人的排便是有規律性的(1~2天),排便時輕鬆不費力。

醫學上認為如果排便出現下列情形,就可以稱得上是便秘--□平日排便的頻率消失,間隔時間加長。

□一週排便的次數於於3次。

□糞便乾燥、堅硬、量少。

□排便困難,需用力排便或是用手幫助排便。

□感覺直腸脹或排便解不乾淨。

為什麼會發生便秘? 便秘的成因很多,主要是大腸蠕動減慢,大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使大部分水份被大腸吸收,進而引起大便乾硬,導致便秘。

造成大腸蠕動減緩原因來自--飲食中的纖維質攝取不足或飲食不足、太精緻化。

喝的水不夠多。

經常勞累、緊張、壓力或憂愁、用腦過度。

缺乏運動或是久坐的工作型態或是長期臥床。

經常憋大便,延誤上廁所的時機。

旅行、出差,生活規律改變而引起一時性便秘。

經常吃瀉藥、灌腸,造成結腸無法正常收縮。

藥物導致的副作用,例如止痛劑、鎮靜劑、利尿劑、心臟藥、麻醉藥等。

因疼痛而不敢排便,例如痔瘡、腫瘤、肛裂等。

 此外,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年齡增長使腸道老化及孕期都會引起便秘。

短暫的便秘是警訊,長期的便秘向疾病挑釁 便秘可以說是身體的一面鏡子,反應出身體的多方面毛病,不要小看便秘是小症狀,隱藏其背後卻可能是重大的疾病,不可掉以輕心。

便秘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人體腸道內的細菌能將未消化的物質分解成毒素,這些毒素如果因為便秘而未能及時排出體外,將在腸道內再度被吸收,就會造成萬病之源。

輕者併發腹痛、腹脹、頭痛、肩酸、食慾不振、口臭、頭昏眼花、失眠、焦躁、口乾舌燥、疲勞、性慾降低等症狀,引發直腸炎、肛裂、痔瘡、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肛門括約肌鬆弛及青春痘、皮膚粗糙,重者引發大腸癌、肝病變、乳癌、失智症等多種疾病,並且便秘的用力排便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出血、中風、猝死等致命性疾病。

哪些情況的便秘應儘快就醫 偶爾發生便秘是正常的,一旦持續超過三週,最好及早就醫。

若便秘伴有下列情況,建議就醫診斷與治療--大便形狀不規則。

糞便中帶血或黏液。

腹瀉與便秘交替進行。

因便秘而導致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若不使用軟便劑、甘油通腸就無法排便。

不管下了多少功夫,便秘情形都沒有改善。

便秘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體重異常減輕。

曾經罹患腹部腫瘤或曾做過腹部手術的人出現便秘,應就醫診斷。

 便秘並非單一病,而是涉及內科、外科、婦科、直腸科及腫瘤科等,若是因某種疾病而發生便秘時,應對症下藥來解決便秘,較為安全可靠。

運動與生活習慣作對了 告別便秘 遠離便秘,重點在預防,習慣性便秘者除了注意飲食之外,還需積極做運動與生活,建議調節下列的日常生活起居及運動。

培養早起解大便的習慣,沒有便意也要上廁所。

想上廁所時勿拖延或忍住,應馬上去廁所排便。

排便時,避免閱讀書報來打發時間,應專心排便。

排便時可將身體向前傾,可增加腹壓以促進排便。

睡眠充分,不熬夜,應早睡早起。

多運動,因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改善便秘。

每日按摩腹部,讓腸胃得到適度的刺激。

熱水坐浴以刺激肛門周圍血液循環。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