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180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6種不吃藥的方法,他只做2項血壓從180 ...

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6種不吃藥的方法,他只做2項血壓從180降到130. 曾金月報導; 2020/01/10 15:07. 字體放大. 王先生今年37歲,在公司年初的健康檢查中意外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我同意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登入/加入會員收藏成功已複製連結播出時間:CH56每天上午10點、六日晚間7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醫療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6種不吃藥的方法,他只做2項血壓從180降到130曾金月報導2020/01/1015:07字體放大王先生今年37歲,在公司年初的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的收縮壓高達180mmHg!但工作繁忙,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後。

直到年中,接連不斷的心悸與頭痛讓他實在受不了,才被家人帶來心臟科看診。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聽說高血壓藥物一吃就會越吃越重,而且要吃一輩子,才不敢來看醫生的。

延伸閱讀:「血壓失控」小心要洗腎!高血壓出現2狀況要格外注意 示意圖/TVBS 除了藥物之外,有什麼可以幫助王先生呢?診察中發現他的體重過重,每天外食,也沒有運動習慣。

經過營養師的諮詢做飲食調整、規律每週4天的慢跑、以及單一藥物的輔助下,目前收縮壓已經穩定控制在130mmHg左右。

王先生感覺整個人舒服多了,對藥物也不再排斥,他最近開始了游泳的計畫,也許可以把剩下這顆藥減掉。

延伸閱讀:忘記吃藥,可以補吃嗎?藥師教你1個原則判斷 6種非藥物的習慣調整有機會停藥高血壓的治療分為兩大方向,雖然藥物治療很重要,但配合非藥物的生活習慣調整,不但可以讓血壓控制得更好,甚至有機會減藥或停藥。

 關於非藥物治療,我國在2015年的高血壓治療指引提出了完整的建議,即為S-ABCDE原則:低鹽(Sodium)、減酒(Alcohol)、減重(Bodyweight)、戒菸(Cigarette)、飲食調整(DASHdiet)、運動(Exercise)。

 一、低鹽不少比例的高血壓患者對於食物中的鹽分相當敏感,前一晚吃了麻辣鍋,隔天早上的血壓就爆表,這是因為鹽分會將多餘的水分鎖在身體中,導致血壓升高。

目前建議每日攝取的鹽分不要超過10克,這相當於一到二茶匙的鹽量。

延伸閱讀:高血壓難降、常忘記吃藥?微創新療法=2顆藥,讓他血壓180變正常 然而,有些日常的食物中即使不額外加鹽,他們本身也含有相當的鹽分,例如麵線、泡麵、餅乾、麵包等等。

所以實際能嚴格限制鹽分的患者真的少之又少,但我們還是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鹽分攝取,不然血壓會控制不下來。

 二、減酒酒精看似有利尿作用,喝完酒後臉紅通通的也好像循環不錯的樣子,但其實過量飲酒是跟高血壓有關係的。

目前建議每日酒精攝取男性不要超過30克,大約是兩罐台灣啤酒的量,而女性勿超過20克,大約就只有一罐半。

過量飲酒的患者如果能夠將酒精攝取量減少至建議範圍內,對血壓的控制也會有幫助。

 三、減重維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改善呼吸、保護關節、改善血糖與膽固醇、更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病的機會。

要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2.5到25之間,太胖太瘦都不好。

大致上來說,每減少1公斤,大約可降下1毫釐汞柱的血壓,想像看看,一位過胖的患者如果減了超過10公斤,他的血壓就有機會回復正常了,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減重對許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可向營養師諮詢飲食習慣,請減重門診的醫師建議適當的運動方式,只要能持之以恆,一定能有所成效! 四、戒菸我必須坦白,戒菸整體來說對於血壓的控制效果不明顯,這可能因為戒菸相關的體重上升稀釋了他的效果。

但是,香菸對於健康的危害實在太大了,尤其高血壓的患者本來就有比一般人高的心血管疾病機會,加上香菸的推波助瀾,更增加了這些風險,所以戒菸是必須的,只要能控制住體重的上升,相信對健康會有相當大的幫忙。

 五、飲食目前認為適當的飲食應該包括足量的蔬菜水果、低脂以及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煮飯如果需要用油,建議優先考慮橄欖油或是葵花油這些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

如果能夠將飲食的習慣改過來,平均可以降下10毫釐汞柱的血壓,絕對



2. 淺談高血壓

某日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時發現血壓180/105 mmHg (毫米水銀柱),休息10分鐘後血壓仍居高不下,為176/100 mmHg。

經由家庭醫學科醫師問診,他表示幾個月前別 ...SkiptoContent首頁»淺談高血壓淺談高血壓常見慢性疾病[View]作者: 黃慧雅醫師        A先生,65歲,平時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也沒有長期服用藥物。

某日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時發現血壓180/105mmHg(毫米水銀柱),休息10分鐘後血壓仍居高不下,為176/100mmHg。

經由家庭醫學科醫師問診,他表示幾個月前別的醫師曾開立降血壓藥物給他,他吃了兩個月後,因為血壓回到正常範圍,所以他就停藥了,後來身體也沒有任何不舒服。

雖然醫師曾告訴他高血壓藥物不能停,但是他擔心藥物會傷害腎臟,而且聽鄰居說高血壓藥吃久了就必須一直吃,所以他就不敢再吃藥了。

       在門診常遇到像A先生這樣的情形,對高血壓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導致服藥不規則,長期血壓控制不良,甚至造成嚴重的併發症。

   何謂高血壓?        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所造成的壓力。

當心臟收縮將血液送到全身血管時,測得血管壁承受的壓力,稱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全身血液回流到心臟時,測得血管壁承受的壓力,稱為舒張壓。

18歲以上的成人正常血壓值為收縮壓低於120mmHg且舒張壓低於80mmHg。

當收縮壓介於120~139mmHg或舒張壓介於80~89mmHg,稱為「高血壓前期」。

當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稱為「高血壓」。

        高血壓並非由一次測量的血壓值就可以診斷,而且血壓的數值也非固定不變。

測量血壓前應先休息至少5分鐘,前30分鐘避免激烈運動、抽菸或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測量時採舒服的坐姿,避免衣服袖子太緊及太厚,將測量的手臂放於桌面上,上臂與心臟同高度。

同一側手臂需測量2次,若數值相差5mmHg以上,應再測量幾次,以較相近的2次數值取其平均值。

左右手都必須測量,取較高的一側為準。

每週至少測量3次,若血壓都持續偏高,達到上述的數值,才是「高血壓」。

有些人在家裡量血壓都正常,但是一到醫院,很容易緊張,血壓就偏高,這種情形很常見,稱為「白袍性高血壓」,所以醫師會請病患在家裡每天測量血壓並紀錄,下次就診再拿紀錄給醫師評估,如此可以更清楚觀察平日血壓的情形。

若家裡與醫院量的血壓差距較大時,應該將家裡的血壓計拿到醫院一起測量,並且操作給醫師看,看量血壓的方法有無錯誤。

        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時,才發現有高血壓;有些人則是因為血壓太高,出現頭暈不舒服,就醫後才知道有高血壓,但是這些症狀並不具有特異性;甚至有的人是因為出現併發症住院,例如:腦出血,才驚覺有高血壓。

就因為如此,有人稱高血壓為「沉默的殺手」。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中,96~99%是找不到血壓升高的病因,稱為「原發性高血壓」或「本態性高血壓」,這些人大多有家族高血壓病史,或是後天環境的因素,如:肥胖、攝取過多鈉離子(吃太鹹)、抽菸、喝酒過量、缺乏運動、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壓力大)。

只有少數患者是「續發性高血壓」,可以找到高血壓的病因,例如:使用某些藥物造成、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主動脈縮窄等,將病因去除後,血壓就會回復正常。

  高血壓的治療        非藥物治療部分,包括維持正常體重、控制飲食、控制飲酒量、多運動、放鬆心情。

體重的控制的部份,一般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評量,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正常介於18.5~23.9,大於24就是「過重」,大於27就是「肥胖」。

同時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

飲食的部分,需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低脂乳品、與堅果,避免高熱量食物。

鹽分的攝取應控制每天不超過6克食鹽,要避免醃製的食品或罐頭等。

飲酒量方面,男性要少於每天30cc酒精,女性要少於每天15cc酒精。

運動方面,宜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剛開始運動時,時間及運動強度宜循序漸進,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另外,由於高血壓和抽菸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應該積極戒菸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血压180,不想吃药,能通过运动降血压吗?医生说清楚

如果一个人发现高血压,但同时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脑血管病,那么即使血压高于140/90,也不建议靠运动来降压,而是要尽快启动降压 ...健康界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文章总阅读健康领域优质创作者查看TA的文章>评论血压180,不想吃药,能通过运动降血压吗?医生说清楚2020-09-0411:10来源:健康界原标题:血压180,不想吃药,能通过运动降血压吗?医生说清楚今天来了以为39岁朋友,一位餐馆老板,最近总是头晕,一测血压180/120,可是他不愿意吃药,于是找人联系到我,问能不能靠运动降压。

我回答,运动当然有利于控制血压,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能通过运动来把血压降到正常。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适合运动血压水平决定,多高血压能运动:尤其是二级以上的高血压,也就是高于160/100以上的血压,不建议运动,因为高于160/100的血压,运动是有危险的。

所以对于180/120的血压,更不能靠运动来降压。

必须先通过降压药把血压降到160/100以下,才建议运动。

合并这些疾病,不建议运动降压:如果一个人发现高血压,但同时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脑血管病,那么即使血压高于140/90,也不建议靠运动来降压,而是要尽快启动降压药降压当然如果合并一些不稳定的疾病,比如心绞痛、心衰等等情况,也不建议运动。

展开全文第二、要会科学运动运动有很多种,如果高血压需要运动,那么也建议有氧运动,也就是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车、跳操、跳舞等等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3-5次,心率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170次减去自己的年龄这个水平。

这样的运动是有利于控制血压的。

当然除了上述血压标准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能有不舒服,如果运动的时候有不舒服,也不能运动。

第三、控制血压,要全面的健康生活,而不仅仅是运动运动是必要的,但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是全面的,包括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远离烟酒,减少熬夜、减少压力。

因为这些健康生活综合起来,都有利于血压控制,而不是单单靠运动。

当然,对于180的血压,我们必须先通过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同时配合上述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要运动,也建议血压降到160/100以下才运动,而且建议坚持有氧运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推荐阅读推荐狐观医改医生生命科学谢谢高血压患者救助糖尿病针灸科心脏病风湿病科就医帮心血管科免费获取今日搜狐热点6秒后进入搜狐首页今日推荐进入搜狐首页意见反馈



4. 每天7、8顆藥血壓還是飆到180 腎臟導管讓他恢復健康

馬偕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應湘說,其實在臨床觀察上,大約有1成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很難治療,就是不管換什麼藥都降不下來,撇除沒有按時吃藥的 ...Skiptocontent63歲的黃先生常常覺得頭暈,後來檢查才發現自己是高血壓,雖然有吃藥控制,血壓還是持續飆高到180mmHg,他想到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為心肌梗塞差點死掉,就感覺自己好像也塞住了,但醫師告訴他還算暢通,建議他如果想控制得更好,可以用腎臟導管手術做治療。

家族病史要注意黃先生說,在爸爸因爲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之前,家人們都只注意治療爸爸的青光眼,沒有注意到其實是高血壓的問題。

結果某天突然心肌梗塞、而且一次三條血管幾乎塞滿,狀況非常危急,而且年紀大了、不適合開刀,醫師緊急設法搶通了一條小血管,才將命保住,「真的是嚇死我了,覺得自己好像也渾身不對勁。

」緊張的黃先生也發現自己爬樓梯耐力變差、爬1樓就要休息一下,才能繼續爬2樓,走路也好像比較會喘,很擔心自己也心肌梗塞,趕快去檢查,「結果醫師說我血管還算暢通,不需要支架,但還是一定得把血壓控制下來,但一直吃藥,血壓還是起起伏伏,不知道該怎麼辦。

馬偕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應湘說,其實在臨床觀察上,大約有1成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很難治療,就是不管換什麼藥都降不下來,撇除沒有按時吃藥的人,還是有一半是這種難治的族群;「這種跟他的個人體質、家族遺傳跟病史有關,如果65歲以前就發作,其實就可以算是有家族病史。

」腎臟跟高血壓的關係而這類人裡面,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交感神經比較敏感造成,如果腎臟的交感神經被觸動,會啟動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讓血管收縮、增加身體對水分的吸收、減少排尿,進而讓血壓上升。

照理來說,腎臟會有自然的調節系統,不會讓血壓一直上升,但可能因為生活習慣、體質、或是身體其他疾病,造成調節不良,就可能引發高血壓。

而這時候,可以考慮採取高血壓導管治療,從鼠蹊部的血管放入導管,延伸到腎臟的交感神經,將神經阻斷,李應湘說,大約有7~8成的患者血壓都可以下降10mmHg以上,等於減少了25%的中風風險、心衰竭風險,也減少13%的致死率風險。

高血壓導管的適應對象門診血壓大於150/90mmHg。

24小時平均動態血壓(ABPM)1大於135/85mmHg。

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達最高劑量,血壓仍控制不良。

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或器官受損,或是曾發作心血管疾病者。

無法按時服藥的人。

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的人。

因為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產生的繼發性高血壓,在治療3個月以上仍沒有足夠控制的人。

不過目前治療還需要花費15萬元左右,價錢還是偏高,所以李應湘也建議要跟醫師多討論,畢竟高血壓的治療不是只有一種方式,必須多管齊下,包含生活習慣也需要改變,或許有些人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就不用吃藥,但有些人還是必須透過藥物來輔助,只是藥物的數量、劑量可以減少。

「但手術等於是給你終身保障,多一條選擇,也是多一個力量。

」延伸閱讀最常見的次發性高血壓原因,竟然來自腎臟的這些毛病!血壓沒有年齡對照表!醫師:不管幾歲,標準就是120/80mmHg血壓老是測不準?測量血壓7個錯誤你犯了嗎?66%「年輕」高血壓患者不知得病!控制率僅年長者一半圖、文/盧映慈1分鐘看懂!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有何差異2020-03-21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0-03-23「心包油」讓心血管死亡率上升!心臟科名醫曝控制這項是關鍵2021-01-02《紐約時報》評台灣防疫:鎖國非長久之計,好運能維持多久?2021-01-03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圖解健康動起來HehoTopicsHehoYoga瑜珈Heho專家說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