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性低血壓」只是症狀揪出6大類病因、對症治療更重要 ... | 低血壓形成原因

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為「直立性低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但常為一般人所忽略 ... 一般而言,老年人較易有姿勢性低血壓現象,主要因為年長者主動脈弓及頸動脈竇形成粥樣狀 ... 另外,肌肉強度變差,也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我同意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登入/加入會員收藏成功已複製連結播出時間:CH56每天上午10點、六日晚間7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醫療「姿勢性低血壓」只是症狀揪出6大類病因、對症治療更重要!王家瑜整理2019/11/2011:15字體放大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為「直立性低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但常為一般人所忽略。

事實上,姿勢性低血壓是一個相當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問題,任何週邊或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甚至年齡、藥物的問題都可能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頭痛、暈眩、疲勞…建議就醫檢查正常年輕人由蹲姿突然站立時,血壓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老年人較易有姿勢性低血壓現象,主要因為年長者主動脈弓及頸動脈竇形成粥樣狀硬化及纖維化,造成動脈管壁彈性變差,降低感壓接受器的反應。

另外,肌肉強度變差,也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量血壓要斤斤計較!正確量測5步驟,少做一步就差很多 姿勢性低血壓常見的症狀為頭痛、暈眩、疲勞、意志集中力差、灰視及暈厥。

另外一些由於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造成的姿勢性低血壓,其症狀常併便祕、尿失禁、錐體外系統症狀、鼻塞等。

延伸閱讀:突然天旋地轉!頭暈、腦袋昏沉該看哪一科? 示意圖/TVBS 臨床上診斷姿勢性低血壓主要是由平躺至站立時,收縮壓下降25毫米汞柱以上,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

一般而言,收縮壓須低於100毫米汞柱才會出現症狀,因此對於姿勢性低血壓的診斷一定要隨時警惕小心,以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冬天養生首選「泡湯」?3種人越泡身體越差 造成姿勢型低血壓的6大類原因姿勢性低血壓是病人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徵狀,對於姿勢性低血壓病因的探討是十分重要的,其病因如下: 1.調節機轉不全:包括年老、常期臥床或站立、暴露於過熱或潮濕的環境、過度運動、排尿性暈厥、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懷孕、神經性厭食症、休克、發燒、敗血症及高空飛行。

 2.循環血量減少:主要為出血、脫水、尿崩症、燒傷、血液透析、嚴重靜脈屈張、腹內腫塊引起靜脈回流阻塞。

 3.心臟本身疾病:心臟傳導阻斷、嚴重心搏過慢、心肌梗塞、瓣膜狹窄(主動脈瓣及僧帽瓣)、二尖瓣脫垂。

 4.內分泌疾病:愛迪生疾病、腦下垂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康氏症候群、糖尿病、嗜鉻細胞瘤。

 5.藥物:包括酒精、抗憂鬱藥物、降血壓藥物、抗巴金森症藥物、胰島素、瀉劑、鴉片類藥物、鎮定劑。

 6.神經系統方面:主要包括影響週邊感壓反射弧的傳入、傳出路徑及中樞腦幹、脊髓的功能。

一般而言,神經性的姿勢性低血壓最主要應注意其內在潛伏的病兆,如糖尿病自主神經失調,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支氣管惡性腫瘤,脊髓癆會造成週邊神經受損而造成低血壓的現象。

另外,小腦後窩腫瘤、脊髓腔腫瘤亦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延伸閱讀:突然昏倒可能不是太累!恐是致命疾病的求救訊號 改善姿勢性低血壓這7件事很重要1.避免長期臥床、突然站立、暴露於過熱的環境,以及過度劇烈運動。

2.若病人為餐後低血壓者,應避免大吃大喝,宜少量多餐。

3.避免提重物,並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避免便祕。

4.晚上睡覺時頭部些微抬高約30公分,可以改善姿勢性低血壓現象。

5.穿彈性襪增加靜脈血液回流,較嚴重的病人甚至可以穿抗重力衣。

若確定病人無心臟血管疾病,可進食少許食鹽。

 姿勢性低血壓僅是臨床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徵狀,真正潛在造成低血壓的病因才是我們最應該注意的,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功效。

姿勢性低血壓在臨床上是一個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藥物治療對姿勢性低血壓效果不錯,但通常是在一般原則處理無效時,才考慮藥物治療。

 ◎撰文/博仁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賡堯 ◎本文摘自/博仁醫訊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